2010年10月3日

野地旅0152:鯉魚潭[花蓮壽豐]

地點:花蓮縣壽豐鄉池南村鯉魚潭
日期:民國九十八年五月二十三日
性質:地理系考察(台灣地形,帶隊老師:沈淑敏)

---------------------------------------


  *鯉魚潭附近地形圖。

  踩船這種情侶級的活動,出現在台灣的許多地方,若說北部以碧潭為最高級中地,那麼在台灣東部提供這項服務的最高級中地,就非鯉魚潭莫屬囉。明澈的潭水加上徐徐清風,幾隻水鳥從鏡面般的倒影上掠過,一點點波紋和著蒼翠蓊鬱的茂林,山光水色如同仙境一般。地質學者李思根如是說:「在大地的構思上,鯉魚潭是荖溪與白鮑溪愛恨交織的結晶,他倆曾經纏綿,也曾經掠奪,『如今明潭依舊在,遺跡何處尋?』」

  稍微對台灣的地形有些概念的人,應該都知道鯉魚潭是「河川襲奪」所留下來的證據這樣的說法,那整套說法是如何呢?根據已故學者徐鐵良先生所做的研究中推論,此區的襲奪為木瓜溪之支流「古銅文蘭溪」上游的「古荖溪」和「白鮑溪」,之後被花蓮溪之支流「古平和溪」所襲奪,相繼改道,不經木瓜溪而直接匯入花蓮溪,銅文蘭溪則成為一斷頭河(無能河)。

  徐鐵良先生提出河川襲奪的證據如下:(一)荖溪與白鮑溪均有「襲奪彎」,前者於池南附近急遽轉折,後者則在今日白鮑溪與荖溪會流處,河谷成寬廣弧形,穿重光峽谷入花蓮溪。(二)鯉魚潭與荖溪之間相距半公里,其間僅有低緩平地,成一通谷,現雖無河流存在,但地表均由河川沖積層所覆蓋,故可視為古河道。(三)河流在發生襲奪之後,因侵蝕基準面下降,河川下切力增強,在襲奪點附近河岸常會出現顯著的河階峽谷,此區兩襲奪彎均有此種地形。(四)鯉魚潭以下銅文蘭溪長不過一公里多,其河谷卻寬達四百公尺,但其中河水僅為涓涓細流,為一標準的無能河,又因水量大減,河水搬運能力下降,在北邊遂形成沖積扇,因而堵塞了鯉魚潭方向的水流,形成一天然堰塞湖。

  這個說法從徐鐵良自1951年提出後,一直沒受太大的爭議,直到近年來(1997)齊士崢才又提出另一種說法。兩人基本上都同意荖溪、白鮑溪原本都是往北流與銅文蘭溪一同注入木瓜溪,但齊並不認為現狀的形成是因為襲奪。他認為是銅文蘭溪和荖溪、白鮑溪分別發展出沖積扇,其中最北的銅文蘭溪仍注入木瓜溪,但中間的荖溪則因銅文蘭溪沖積扇的堆積增高而轉向南流(形成倒鉤狀流路),白鮑溪依舊往北,荖溪與白鮑溪會合於今日荖溪村一帶,蓄積成為古荖溪潭,隨後因白鮑溪沖積扇的堆高,使得古荖溪潭水漫過重光附近的低矮分水嶺(造成徐鐵良沒解釋的分水嶺頂部平坦地),並逐漸下切,造成古荖溪潭南側決口,成為今日的狀態。

  坐在湖光山色之下,講這些有的沒有的,遙想那個可能還沒有什麼人住在台灣東部的年代(更新世末期),這邊的土地和水發生了什麼變化,好像有點不切實際。一旁的龍舟隊正在「畫龍點睛」,似乎暗示著我們考察隊伍的腳步也要加快了!


  *從池南的湖畔往北看去,山谷即為通往銅文蘭溪的通谷。


  *從池南往南看,右側出山的山谷為荖溪上游,左側凹下的山谷則為荖溪下游,此處剛好位於襲奪彎(或齊士崢所說之倒鉤狀流路)北邊。


  *白鮑溪、荖溪會流後切穿重光一帶舊分水嶺的山谷(遊覽車上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絕推銷、商業行為、情色與謾罵字眼,違者將逕行刪除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