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嘮叨‧碎念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嘮叨‧碎念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9年1月16日

生活札記:2018回顧展

  *2018年的一大進展,是終於開始要練習人像攝影了,感謝不具名學妹的支持。

  寫這篇其實極度心虛,因為野地旅的部分,這一整年來我只寫了去緬甸和美國這兩趟國外之旅,其他台灣的部分,從2017年開始拖稿至今,尚無動靜。連2017年都還沒寫,有什麼資格回顧2018年啊!但事實就是2018年都過完了,還是記錄一下吧,免得再一年過去,真的什麼都不記得了。以下就依照往例,每個月挑選一張最具代表性的照片。

2018年1月2日

生活札記:2017回顧展

  *跨年沒跟伊真在一起,只好放照片閃閃大家。(五週年紀念所拍,於嘉義市森林之歌)

  沒想到一轉眼,2017年就過完了。按照往例,還是要為野地旅寫個全年回顧。不過,從2016年累積到2017年的忙碌,讓野地旅不斷的拖稿拖稿拖稿,到現在預定還有三篇2016年的網誌要補,2017年自然是一篇都還沒寫啊!有「預告」過去一年發生之事的八卦嗎?不管如何,還是用照片來回顧一下,這繽紛而忙碌的年度。

2017年7月7日

生活札記:博士班第一年

  *外拍也是這一年的新嘗試啊,謝謝好朋友強迫給我這個機會。

  博士班這個坑,已經跳入將近一年,做了很多以前沒做過的事情,非常疲倦,但也很有收穫,或許這就是博士班,強迫自己長大,也強迫自己在時間調配、壓力解放等各方面,都要有完善的規劃。值得開心的是,也確實慢慢有感受到自己在成長,當然更有不少地方仍待努力,希望來年能持續進步。

2017年6月8日

生活札記:《看見台灣II》開鏡記者會

  *《看見台灣II》宣傳片,震撼登場。

  五月底,收到齊柏林導演的訊息,邀請參加舉辦於六月八日「世界海洋日」的《看見台灣II》開鏡記者會。東盼西盼,終於盼到《看見台灣》要拍續集了,非常好奇第二集將要談些什麼議題,當然要排除萬難去參加。

2017年1月1日

生活札記:2016回顧展

  *2016年回顧,來看看有什麼精彩的回憶吧。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回顧時間了。2015年是個挑戰自己的年度,那麼2016年就姑且稱為「回歸正軌的一年」吧。這一年,當然還是到處去了很多地方,有很多不同的經驗,也認識了許許多多的新朋友,在自己的生活上,最大的變化則是考了博士班,然後最近一直在崩潰的拚報告、投計畫、寫期刊,連網誌都荒廢了呢,2016年過完了,野地旅至今才寫到7月份,所以這裡的「回顧」很多都變「預告」了,請大家再耐心等待喔。

2016年3月23日

生活札記:美濃地震四個不同尺度的啟示(投稿文章)




除夕時一場「驚天動地」的地震,除了把睡夢中的人們嚇醒以外,更震碎了許多受災戶的生活,可喜的是,臺灣人再度發揮了人飢己飢、人溺己溺的精神,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竭盡所能讓受災戶盡快回歸正常生活。此時,更有一批學有專精的人,發揮專業試圖讓大眾更認識地震災害的各種相關議題,使人們能在下次震災前有更多準備。歷經近一個月的沉澱與資訊更新後,可以大致彙整出四個不同空間尺度的地震啟示,做為未來進行地震防災時的參考。
首先,是全臺灣尺度的啟示「一處地震,全臺警戒」。地震的官方名稱是以其震央位置為準,如這次10526日的「高雄美濃地震」、近年來較大的「南投集集地震」、「高雄甲仙地震」等,但地震受災最嚴重的地方,或是震度最大的地方,卻常不在震央附近(1,文首圖)。以這次美濃地震而言,受災最嚴重的是臺南永康到新化一帶。可能的原因很多,包括了雙主震、盲斷層與地下孕震構造、場址效應、土壤液化、建築耐受力等。但無論如何,整個臺灣島都位於聚合性板塊交界帶上,地震防護意識應該是不分地區的。

2015年12月31日

生活札記:2015年回顧展


  *2015年回顧展,看看各個月份有什麼值得回憶的吧。

  依照往例,每年結束時,都要來個回顧展(2014年回顧展2013年回顧展2012年回顧展)看看今年到底幹了些什麼好事。承繼去年,是個結束以往生活的節點,轉而走向從未遇過的生活經驗,是「面對現實的一年」,今年算是重回了熟悉的生活,但也充滿了對自我的挑戰,姑且就稱為「挑戰自己的一年」吧。

2015年12月12日

生活札記:紀錄片《老鷹想飛》觀後心得


  *集思創意顧問公司負責人、台灣阿布電影公司董事長萬冠麗,以及《看見台灣》導演齊柏林包場的《老鷹想飛》特映會會後致詞實況照片。

  今天(12/11)很榮幸受到齊柏林導演的邀請,前往觀賞由梁皆得導演拍攝的紀錄片《老鷹想飛》的特映會現場,其實老早就想進場支持《老鷹想飛》了,無奈我的行動力遠遠不如齊導,至今還沒有明確的動作,因此一受邀,二話不說就決定前往了。同行的還有現在在教科書公司擔任企劃的語玥,希望能激盪出一些不一樣的教育花火。以下是一些觀影心得,可能會有小小的爆雷,希望大家不介意。

2015年10月14日

公告:徒步環島將啟程

  下巴即將於10月15日(四)啟程出發環島,當天上午由台師大本部校門口出發,預計於11月底返回起點,並設有幾天的緩衝期。因此,部落格文章將會暫停更新至12月初,請各位讀者見諒。徒步環島相關過程及所見,都將不定時張貼於粉絲專頁上,請各位讀者繼續給予鼓勵和支持。


2015年9月2日

生活札記:我的迷彩時代


  *我的迷彩時代中,拿相機的時間不少,卻沒留下什麼影像,就像這樣走過。

  從民國103年的10月1日起,終於到了我履行國民義務的時刻,也就是服兵役。儘管先前也曾嘗試申請替代役,更曾經認真考慮過,是否要直接以我的專長申請教育替代役,畢竟,碩士學歷加上教師證在手,只要我想,替代役名額一定是我的。但這個世界就是如此的奇妙,居然就這樣放棄了替代役資格,毅然決然的把自己生涯中的11個月,給了中華民國國軍。

2014年12月26日

生活札記:2014年回顧展


  *2014年的年度回顧展,來看看各個月份有哪些值得懷念的回憶!

  不知不覺,2014年已經接近尾聲,按照過去兩年的往例,要來簡單紀錄一下這一年之中,每個月最值得回憶的片段(2013年回顧展2012年回顧)。在尋找記憶的過程中,許多往事都浮上了心頭,還記得去年說過,2013年是個充滿意外且非常特別的一年,而今年若要給個評語,那或許可說是「面對現實的一年」。在這一年中,我離開了已經待了八年的師大地理系,從碩士班畢業,緊接而來的,是為期約一年的兵役,因此我的生活在這一年中有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儘管如此,愛玩的我依舊不變,每個月份還是要找出值得和大家分享的回憶。不過很抱歉的是,我現在野地旅系列才剛寫完五月份,所以下半年的紀錄,請大家再耐心等待囉!

2014年8月29日

生活札記:神社社格與類神社設施介紹


  *桃園神社(野地旅0525桃園神社)一隅。

  探究神社時,除了對於建築物的認識之外,還可以進一步了解神社的社格,以便得知該神社興建的經費來源、地位等各類資料,透過對社格的了解,也可以反向回推在日本時代該地在區域中所佔之地位,通常越重要的行政區所在地,會有社格較高的神社興建。

2014年4月8日

生活札記:太陽花公民運動的記憶保存


  *立法院的主席台,在這次公民運動變成這個模樣(照片由陳炯翊提供)。

  最近臺灣最重要的社會、政治與經濟議題,大概非這場運動(也有人稱為學生運動、公民運動或社會革命)莫屬。起因在於總統馬英九所領導的執政黨,於立法院的委員會中透過張慶忠召委,宣布了「30秒送院會」的決議,眼見現行體制無法阻擋,因此有了林飛帆、陳為廷等人為首的群眾,衝入了立法院並佔領院會議場,震驚社會。從三月十八日至今已經三週了,世界歷史上從未有一個國家的國會議場,被自己國民佔據這麼長的時間。

2014年1月1日

生活札記:2013年回顧展


  *2013年已經結束,一起來回顧一下值得紀念的片段。

  今天是2014年的第一天,很幸運,這兩天在陰鬱的台北,我們得以享用了個有太陽的冬日,終於掃除近月之長的陰冷霪雨,也讓我終於有動力來回顧這精采的一年。爬梳了一下自己這一年的行程,發現是個行動非常不均勻的年份。有幾個月,生活非常精彩,但也有幾個月好像一直困守研究室,不過,總結整理一下,還是能找處一些值得紀念的事情。

2013年9月24日

生活札記:齊柏林作品《看見台灣》電影推薦



【《看見台灣》獲得第五十屆金馬獎年度最佳紀錄片】

  今天(2013.09.23)有幸受邀前往觀看著名空拍攝影師齊柏林的首部電影作品,也是台灣第一部空拍紀錄片《看見台灣》的試映會!從年餘前知道齊導正在籌拍空拍電影時,就非常的期待,終於在今天得以一睹為快,也讓中秋連假之後那特濃的Monday blue頓感消退。於是趕了個早,在預定進場時間前五十分鐘就抵達試映地點,現場冠蓋雲集,人潮洶湧。

2013年5月6日

生活札記:屬於台北的天際線


  *這是專屬於台北盆地的天際線景色。

  長達半個月沒有發文,因為正在趕碩士論文,水深火熱中。今天也不例外,一大早就與老師約了討論碩士班第二次發表的內容與架構,正當可惜上午天氣這麼好沒能外出踏青之時,突然發現文學院十樓窗外的景色好的不得了!位於和平東路的師範大學文學院,居然可以清楚的看到七星山山頂和山腰間的色差(因草坡與樹林顏色不同),拿出望遠鏡,還有非常清朗的影像,連面天山頂的導航反射板都清清楚楚,看向南方,雪山山脈也映入眼簾,於是趕緊拿相機拍下來,目測能見度大概有50公里遠!

2013年2月5日

生活札記:前日本海軍招待所暨台北帝大(臺大)老宿舍失火記


  *一個暗夜惡火燒掉的歷史文化。圖為去年11月1日被指定為歷史建築的「臺灣大學公共宿舍」,因火災而嚴重毀損了。

  位於台大、師大之間的眾多老宿舍中,殷海光故居算是保存完整、風韻猶存的一間,先前有幸與研究室的師長、同學一同在午後閒暇時間,前往體驗大師風範。然而,都市更新的大量利益驅使之下,本來此區就已經充滿了許多詭譎氣氛,從師大商圈的爭議(參見師大商圈生死錄)開始,也慢慢延燒到了此區眾多的老宿舍,在國人保存歷史文化的心態逐漸成熟之際,還是有些唯利是圖者無所不用其極的想要達成目的,因此衝突也越來越激化。

2012年12月31日

生活札記:2012全年回顧


  *選出今年每個月印象最深刻的旅程。

  2012年在今日將告終,總的來說,今天算是非常忙碌卻又多采多姿的一年,今年以和峻鳴二人一同探索八仙聚落(野地旅0431八仙聚落)做起頭,以在家宅、寫網誌做結(不過前一天造訪了即將停駛的林口線鐵路,未寫待補),中間有太多值得紀念的事情,以下一個月挑出一篇記錄一下。

2012年11月7日

生活札記:粉絲專頁開跑



  為了把自己的無趣私生活,和跟各位交流的平台分開,因此成立了「地球上的火星人-下巴」Facebook粉絲專頁囉!已經加我好友的夥伴也請不吝前往賞個讚,以後諸如出遊資訊、遊記(野地旅系列)以及一些我個人的嗜好,會集中在這個粉絲專頁裡頭和大家分享,至於有關麗山高中校友會的公告、還有我自己的一些小瑣事,還是會在我自己的塗鴉牆上。怎麼追蹤「地球上的火星人-下巴」的粉絲專頁呢?只要註冊了Facebook帳號之後,到頁面右側找到「讚」按下去即可(如圖一),若要確保能夠持續收到「地球上的火星人-下巴」的訊息,可以在右邊的齒輪點選「新增到興趣主題清單」就可以持續收到我的訊息囉(如圖二)。


  *圖一,請點讚。


  *圖二,點選齒輪,並按下新增到興趣主題清單。

  總之,歡迎舊雨新知繼續捧場,許多沒有寫成文章的資訊會出現在粉絲專頁上唷!部落格文章的相關討論也歡迎轉移到粉絲專頁上,畢竟Blogger的留言系統實在不太好用!

2012年9月19日

生活札記:四分之一世紀的生日


  *Google帳號登入之後,發現系統居然自動變出了蛋糕,令人驚喜!

  一轉眼不小心,居然人生也過了四分之一個世紀。

  掐指一數,離開西湖國小十二個年頭了、離開西湖國中九個年頭了、從麗山高中畢業(但未曾離開)也有六個年頭了,就連距離大學畢業也來到了兩年。除了前六年緩緩學步呀呀學語,大概全世界的人都差不多之外,我這二十五年來有沒有對得起自己呢?六年的小學很快樂,接觸很廣;倒是國中、高中相對沒那麼用功,不過卻玩社團玩的很開心;大學四年則是最充實的四年,光是寫這個網誌就讓我獲益良多;反倒進入研究所之後,還處在有點不知所措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