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奇形異狀‧大地容貌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奇形異狀‧大地容貌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0年1月23日

野地旅0784:大峰峰(大尖石)岩針與海岸地形[台東長濱]

  *位於台東與花蓮交界附近的大峰峰(大尖石),有明顯的火山柱狀節理。

  台灣的海岸山脈是由連串的火山島嶼,「撞上」歐亞板塊後隆升形成的,也因此海岸山脈的主稜線是以火成岩質為主的都巒山層火山集塊岩構成,而在海岸邊,也有不少火成岩分布。比較著名的包括烏石鼻(野地旅0354烏石鼻火山地形)、石梯坪(野地旅0161石梯坪遊憩區)、秀姑巒溪口的奚卜蘭島(野地旅0615奚卜蘭島)等地。下一個目標,就是比較少人知道,但外觀頗有特色的大峰峰。

2019年8月30日

野地旅0782:二層坪水橋[台東鹿野]

  *二層坪水橋與冬季綠肥花海,成為台東近年新景點。

  其實我原本不知道二層坪這個地方的,是沈老師一直說台東新良有個二層坪,有很特別的地形景觀。一查,原來是受到斷層作用影響的兩層階地,更特別的是,當地人為了在階地上進行灌溉,必須跨越地形障礙,所以利用土墩蓋成浮圳(凸起於地表的圳道),大約已有60年以上的歷史。2016年整修這條浮圳,並改造為拱橋造型,成為今天所見的水橋。

2019年7月2日

野地旅0781:東源水上草原[屏東牡丹]

  *東源水上草原是個沼澤溼地,除了草以外,也有水社柳等灌木生長。

  在台灣極南的恆春半島上,有個排灣族部落東源部落(麻里巴社),此處近年來以「水上草原」景觀聞名,多年前爸媽曾造訪該地,直呼值得,令下巴一直心生嚮往,但礙於台北與屏東距離實在太遠,未能成行。直到這一次與伊真的環島旅程,終於確定可以經過東源,便開車來此走走。

2019年6月18日

野地旅0780:旭海大草原[屏東牡丹]

  *旭海草原步道一景。

  逛過了港仔沙丘(野地旅0779港仔沙丘)後,依照我們的環島行程要繼續往北,經過旭海時,有個岔路可通往旭海大草原。依稀在很小的時候似乎去過那裡,但已經完全沒有印象,趁著時間尚早,便驅車前往大草原一探究竟。

2019年4月11日

野地旅0779:港仔沙丘[屏東滿州]

  *港仔沙丘,是一大片連綿不絕的沙丘地景。

  2017年和伊真的環島之旅,來到了恆春半島的東半部。由於南迴公路並未到安朔以南的地區,所以來到這裡的機會並不多,反而更想來。沙丘地形在台灣並不少見,但因為沙子組成的沙丘較易施工移除,所以台灣許多大規模沙丘,已經消失或者受到大量人為影響。相較之下,位在滿州鄉境內的港仔沙丘,仍然顯得相對自然,因此我們這趟也有來此蒐集教材的感覺。

2019年3月12日

野地旅0778:石門古戰場之石門山[屏東牡丹]

  *石門山上生長許多氣生根的榕樹。

  恆春半島對一個台灣北部人來說,實在是相當遙遠的另一個國度。於是在規劃和伊真的環島旅行時,便將部分恆春半島的景點納入其中。多年前曾經二度造訪的屏東牡丹石門古戰場(野地旅0197石門古戰場與琉球藩民墓0301石門古戰場與琉球藩民墓),是下巴一直滿懷念的地方,但一直未有機會再好好帶伊真走一次,於是便排定了要去古戰場重溫舊時回憶。

2019年1月18日

野地旅0777:海岸固沙工事[台南南區、高雄茄萣]

  *離岸堤上看著這一彎一彎的沙灘。

  擔任地理老師的伊真,需要很多環境的照片,趁著出遊的機會,決定到南部海邊拍攝海岸後退的照片。利用Google Map看了一下,發現二仁溪出海口南北兩側,分別有離岸堤和突堤兩種海岸工事,兩個願望一次滿足。因此,我們決定前往從未去過的二仁溪出海口附近,以及南側的茄萣看看。

2018年7月23日

野地旅0839:撣部高原的紅土與賓達雅溶蝕佛洞[緬甸撣邦]

  *撣部高原是緩起伏的紅土地,在陽光照耀下特別絢麗。

  從蒲甘(野地旅0836佛國蒲甘)搭乘國內線航空,飛往茵萊湖區(野地旅0837撣邦高原的珍珠-茵萊湖區)的過程中,隱約可在霧霾下見到撣部(撣邦)紅土高原的景觀。這種景觀在台灣很難見到,就算有,規模也小很多,因此心中暗自盤算,在茵萊湖區的旅程結束後,希望能來一趟紅土高原之旅。

2018年6月5日

野地旅0837:撣邦大地的珍珠-茵萊湖區

  *茵萊湖的水上人家,而且真的都有住人喔!

  緬甸除了大家所熟知的前首都仰光(野地旅0834凍結的殖民時空-仰光)與佛塔林立的蒲甘(野地旅0836佛國蒲甘),著名的旅遊區還包括了曼德勒(瓦城)、毛淡棉等城市地區外,許多喜愛鄉村風情與自然風光的旅人,會選擇來到撣邦境內的「茵萊湖」,感受這裡的湖光山色與特色農村。

2018年2月17日

野地旅0835:波巴山[緬甸曼德勒]

  *波巴山,火山頸上的金色聖殿。

  在緬甸的第二天晚上,一行三人從仰光(野地旅0834凍結的殖民時空-仰光)搭乘豪華的夜間巴士到知名景點蒲甘。蒲甘以眾多大小不等的佛塔群散落在平原上著稱,也是本次我們最為期待的景點。從晚上八點搭車到隔天的凌晨五點,我們終於抵達了蒲甘巴士站,天還全黑,但已經聞到了佛國的空氣。

2018年1月27日

野地旅0774:柴頭港河道地形調查[台南北區永康]

  *柴頭港溪兩岸已經都市化了,但還是有很多微地形變化可探討。

  進入博士班以後,研究的地形從山區河道進入平原河道,開始探討一些不太一樣的地形景觀。累積經驗的結果,是越發了解臺灣的平原其實並不如想像中的平坦。事實上,河流所形成的氾濫平原,本身就有些微的高低起伏,這些起伏可能在數公尺之內,大範圍來看很難察覺,但微觀而言,這些起伏都可能顯現著一些淹水災害的潛勢差異。也因此,探討這些微地形也是很有趣的。

2017年11月26日

野地旅0772:九九峰與大肚溪層階地形[南投草屯]

  *在草屯河階上與大肚溪北岸的層階地形合影。

  在研究所研讀地形學的我,對於一些奇險峻秀的地形特別喜愛,這樣的地形在東部或者中央山脈深處隨處可見,但其實西部地區也有一些地區有這樣的條件,那就是所謂的礫岩惡地區域。台灣的西北部丘陵淺山地區,地質上分布著一層礫岩地層,名為頭嵙山層火炎山段,由於礫岩中的礫石作為承重的主要材料,而中間填充的基質具備黏性,所以經常能維持相當陡峭的岩壁,因此這個地層所構成的山體雖然不高,但各個險峻異常,大家最熟知的是三義的火炎山,另外還有台中大坑的頭嵙山(野地旅0643頭嵙山)等,接著就是集集地震後一夜禿頭的九九峰地區了。

2017年11月25日

野地旅0771:梧棲老街[台中梧棲]

  *梧棲老街一景。

  台中的海岸地區,在現在來看似乎比較多偏遠的鄉下感受,尤其是處於「風頭水尾」的地點,夏季艷陽高照缺乏森林,熱得要命,冬季則吹起強大的東北季風,頗有蕭瑟的感覺。因此除了跟海有關的景點,如高美濕地(野地旅0623高美濕地)、梧棲漁港外,似乎一時也想不到什麼其他的地方可去,就在開車亂晃的過程中,回想起徒步環島時的佚事,那時追尋著詩人賴和的一首漢詩《夜宿鰲西》,一時不察,以為鰲峰山以西就是清水的意思,結果環島結束才發現,鰲西是「梧棲」的舊名,當時就這樣錯過了,所以決定彌補當年的遺憾,實際走一趟「鰲西」吧。

2017年9月16日

野地旅0763:竹坑-南寮步道[台中龍井]

  *一行人在竹坑-南寮步道合影,好吧我跑出景深之外了。

  在好幾年以前,彰師大地理系的活動斷層權威楊貴三老師,就告訴過我台中龍井的竹坑-南寮步道值得去走,除了運動踏青以外,同時還可以看到許多有趣的地形,例如斷層變位地形、紅土礫石台地,以及可能的襲奪地形。不過講歸講,行動力還是不夠強,過了好幾年這才成行,約了伊真與恩如,還有恩如的彰師地理系兩位好同學,五人剛好一台車成行。

2017年8月17日

野地旅0759:埔里平埔族聚落與湧泉帶初探[南投埔里]

  *埔里枇杷路旁的一處湧泉池,可以看到氣泡從池底中冒出,非常清澈的活水。

  伊真到埔里獲得了一份地理科教職後,我最常考察的地方就變成了埔里,事實上,埔里無論是自然環境、歷史人文都非常多樣且有趣,確實是一個發展地理野外實察的好地方。其中,埔里最有名的,大概是那「好水」,埔里酒廠十分聞名,仰賴的是埔里四周溪流在盆地內形成沖積扇後,下滲入地表沖積層的水,經過層層砂石過濾,埔里好水於焉誕生。所以,我在埔里第一個想要考察的項目,就是湧泉。

2017年7月2日

野地旅0754:馬嶺河峽谷瀑布群[貴州黔東南]

  *馬嶺河峽谷是一條鋸切型峽谷,兩岸有為數眾多的支流懸谷瀑布。

  當我們還在慶幸前一天傍晚,在萬峰林(野地旅0753興義萬峰林)選到了好光影、只下了五分鐘的雨,隔天才要前往馬嶺河峽谷的時候,雨就下個沒完沒了了。面對完全沒有停止意思的雨勢,我們也只好安慰自己是要去看瀑布,下雨水就多,可能會比較壯觀吧,於是仍依照原訂計畫,前往馬嶺河峽谷一觀。

2017年7月1日

野地旅0753:興義萬峰林[貴州黔西南]

  *興義萬峰林景區,有著綿延無盡的錐丘地形,以及平坦的河谷和隱藏在河谷中的滲穴。

  離開晴隆縣後,我們繼續驅車往預定的方向前進,也就是前往貴州省西南部最後一個大城市「興義市」。在興義近郊,有兩個主要的景點,其一是萬峰林,其二是馬嶺河峽谷。考量時間已經比較晚了,太陽西斜,馬嶺河峽谷拍起照來可能比較暗,於是決定先前往萬峰林景區。

2017年5月20日

野地旅0751:關嶺化石群國家地質公園[貴州安順]

  *關嶺化石群地質公園內的魚龍化石。

  在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住了一晚後,準備要前往一個比較少旅遊團的景點,也就是關嶺化石群國家地質公園。這個地質公園以「魚龍」和「海百合」化石最為著名,但公園位處於關嶺縣與晴隆縣的正中央,並無高速公路通過,且四周沒有比較近的景點可搭配,所以遊人並不多。我們一大早從關嶺縣城出發後,大約開車1個多小時,便抵達了地質公園。

野地旅0750:三層滴水灘與紅崖天書[貴州安順]

  *紅崖天書,真的是完全看不懂的天書啊!

  離開人擠人的黃果樹瀑布群(野地旅0749黃果樹瀑布群)後,按照原定計畫往西邊的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前進,從黃果樹鎮前往關嶺縣,可以走G60高速公路,走平面道路G320國道雖然繞了一點路,卻可以沿著壩陵河谷走一段,好好看風景,所以我們在不趕時間的狀況下,決定走平面道路。

2017年5月19日

野地旅0749:黃果樹瀑布群[貴州安順]

  *黃果樹大瀑布一景,豐沛的水落下懸崖,又激起水花向對岸飄去。

  在貴州省,有相當多的少數民族景點,以及石灰岩岩溶地形景觀,但真的是所有旅遊者都會前往的必遊景點,大概非「黃果樹瀑布」莫屬了吧。黃果樹瀑布號稱全中國境內最大、最壯觀的瀑布,我們一家人也慕名而來。前一天先住在黃果樹鎮上,售票處對面的商店街裡,這邊有點吵鬧,但儘管是旅遊旺季,房間也還有剩,隔天只需要過條馬路,就可以買到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