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0年10月5日

野地旅0229:卑南遺址[台東市]

地點:台東縣台東市南王里卑南文化公園
日期:民國九十九年三月八日
性質:外埠教學參觀(帶隊老師:吳進喜、林聖欽)

---------------------------------------


  *卑南遺址所在地一景。

  前一天剛看過屬於巨石文化的麒麟文化都蘭遺址(野地旅0226都蘭遺址),今天我們又來到屬於巨石文化圈的另一個地方,也就是卑南遺址。大家所想像的卑南遺址應該是那種從土中挖出來的家屋、建築等,好像與巨石文化扯不上關係,不過就在卑南文化考古挖掘遺址的旁邊,就有一個屬於巨石文化的「月形石柱」。月形石柱的功能是什麼至今仍眾說紛紜,普遍較多人接受的說法是作為建材使用,石柱上方的圓孔可做為橫樑支架,月形石柱為半邊,與另外半邊合起可成為一個圓孔;另外一種說法則認為這樣子的石柱高度以及走向均與考古出來的家屋形式不符,因此認為是觀測太陽之用(某個時間太陽會正好進入石柱圓孔)。卑南文化的這些石柱最初是由日本研究者鳥居龍藏所發現,後來的鹿野忠雄曾描述卑南地區「有許多石柱」,但今日只餘下月形石柱,現為國家一級古蹟。

  我們來比對卑南族的傳說:

  「從前有兩位卑南社(普悠瑪部落)的兄弟,哥哥阿魯拿焰和弟弟阿魯不完,經常在夜間偷偷潛入到拉拉鄂斯人的甘蔗園中去偷取甘蔗。兩人每次都乘著黑夜去偷,潛入時口中並發出吱吱的叫聲,讓拉拉鄂斯人誤以為是一種叫古由的狸類小動物。 不久,拉拉鄂斯人發現甘蔗不像是被古由吃過的樣子,於是拉拉鄂斯人便用火灰灑在通往甘蔗園的路上。次日前去查看時,發現人類的腳印,於是確定有人偷採了他們的甘蔗。當晚,拉拉鄂斯人就埋伏在甘蔗園中,不知情的阿魯拿焰和阿魯不完仍假裝古由的叫聲進入拉拉鄂斯人的甘蔗園中。瞬時拉拉鄂斯人一擁而出捉拿兩人。哥哥阿魯陬K個子較高,跳出了甘蔗園外的石圍牆。弟弟沒有及時跳出去,所以就被捉住了。拉拉鄂斯人把弟弟關進集會所中,並派人看守著。哥哥逃走後,想了一個救弟弟的辦法。他用藤片做了一個很大的風箏,將弟弟救出來。當風箏飛上了天,哥哥把風箏拉往卑南大溪北邊的富源山頂。降落時,由於風箏的拉力太強,弟弟便使勁用兩腳蹬地剎住,結果蹬出了兩座小山,如今被卑南族人稱為馬高瓦高山、馬里瓦色得山。弟弟落地後,哥哥從弟弟口中知道拉拉鄂斯人給弟弟吃骯髒噁心的東西,就急忙叫弟弟把吃下的東西吐出來。吐出來的惡物忽然變成了水池,就叫卡那得冽池。相傳這水池從不乾涸,只是有股難聞的味道。由於弟弟遭囚禁期間受到虐待,於是他們的外祖母教他們地震的法術,在地震及大火的摧殘之下,拉拉鄂斯人的聚落化為廢墟。那些沒有倒塌的屋壁,也都化為石頭,筆直地豎立在當地。他們留下的石柱,相傳就是現在卑南遺址上的月形石柱。」

  這個傳說挺有趣的,「卑南文化人」種甘蔗嗎?這很值得討論,卑南族人在日治時期因為國策的關係,在台東有台東製糖株式會社(後來被鹽水港製糖株式會社所合併),因此種過甘蔗,這或許是把現實生活轉化為從前的傳說的一個案例;此外人會飛,腳一踹變成山,吐出來的東西變成湖,則都呈現了原始的自然神崇拜;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卑南族傳說中認為,這些石柱是建材,倘若說法成立,會不會是卑南文化人的建築物不能用常理來判斷?又或是石柱所建造的並不是一般家屋?

  月形石柱與一旁的考古遺址的家屋相同,都大約呈北偏東30度的走向(月形石柱為北偏東29度),加上都蘭遺址的石壁遺跡以及鄰近其他遺址的石板棺,我們可以發現,這些考古遺跡原來都指向同一個地方,也就是卑南聖山「都蘭山」!因此巨石文化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文化?至少它可能不是非常局部的小規模文化,而是一個遍部東台灣的大規模文化!同樣被列為巨石文化的舞鶴台地掃叭石柱(野地旅0153北回歸線標、掃叭遺址)因為曾經被移動,因此不知道是否也有相似的特徵(面向都蘭山),不過整體外型與卑南文化的月形石柱十分相像,也更增添了想像空間。


  *卑南文化月形石柱,柱頂附近有半圓孔狀凹洞,石柱只向遠方的山頭為都蘭山。


  *舞鶴台地上的掃叭石柱,是不是有看到柱頂也有類似月形石柱的半圓孔狀凹洞呢!


  *卑南考古遺址。


  *照片中間下方的板岩方向與月形石柱相同,推測可能是另一個石柱的基部。


  *照片的方向為家屋走向(地上的方框是考古挖掘的坑洞邊界),也是朝向都蘭山。

  月形石柱還有個謎樣的地方,就是石材從哪裡來?一般先民在蓋房屋時,大多是就地取材,卑南文化也不例外,可以見到考古遺址中絕大多數都是用較扁平的卵石搭建而成,此類卵石在卑南溪中比比皆是,但石柱所採用的板岩呢?遠在中央山脈的深山中啊!究竟為何卑南族人要大費周章的將板岩從山中運出,確實是費人思量。而卑南文化人的消失又是另一個謎,根據研究指出,卑南文化年代大約是三千年前至一千五百年前,此時正是南島民族的擴張與移動時期,對照上面傳說,我們也確實可以比對出現在居住在南王的卑南族與卑南文化人間曾有爭戰的可能過往,是不是能逐漸勾勒出一幅卑南文化人消失的可能性?

  無意間看到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劉益昌的推測,讓我覺得非常有趣,容我加上一些我自己的地理想像,將卑南文化勾勒出一個雛形來:「卑南文化人在數千年前是個非常強大的民族,擁有極高的工藝水準以及文化水平,在宗教儀式上,他們有石板棺或岩棺的葬儀,在工藝上,則有全台灣(甚至全南洋群島)最出色的玉器加工技術,以及高超的建材加工業出現,這意味著當時的卑南文化可能是個強盛而有著類似『王國組織』的文化,產業上有明顯分工,也逐漸出現了專業化的傾向。在現在的南王一帶,卑南文化發展出了他們的『首都』,北側中央山脈山腳下的建材、玉石加工都以供應這個行政中心為主,卑南王(文化首領)居住在這些用板岩所建造,挑高三米的宮殿中,並且同時具有祭祀的功用,在每年的特殊時節均會向著聖山都蘭山進行朝拜。隨著『王國』的發展,卑南文化擴展到北邊的掃叭,並且選擇居高臨下的地方作為地方行政中心,因此在舞鶴台地上建立了另一個挑高的行政中心,統治著花東縱谷。千年過去,這個王國也因為富庶而開始腐敗,隨著一些大型天災(如卑南族傳說中的地震巫術)以及統治者逐漸無能,卑南文化開始失去他的統治區域,首先是北部的掃叭率先失去控制能力,雄偉的建築倒下而被荒煙漫草所覆蓋(掃叭石柱是被重新立起的),接著,一些原本臣服於卑南文化統治的部族(如現在的卑南族),開始反抗卑南文化的統治,卑南族在首領阿魯拿焰(參考上面傳說的哥哥名字)的帶領下,與卑南文化人發生了戰鬥,代表腐敗卑南文化的卑南王被殺,原本因天災而殘破的首都再被搶奪一空,只餘下這些雄偉建築的殘跡,成為現在的月形石柱(月形石柱也是在一個居高臨下的小丘上)。而花東縱谷在卑南文化人的王國滅絕後,也進入了戰國時代,布農族、阿美族、卑南族等群起,成為後來我們所知的東台灣族群分布。」

  我們目前沒有發現卑南文化有科層體制的證據,但劉益昌研究員所提出的「南王里卑南文化是消費地而不是生產地」的概念,讓我覺得非常驚喜,如果說這個地方以前是個高級中地,掃叭則是個次級中地,那雄偉建築、祭祀典禮、豐富玉器與大量石板棺出現在這附近(高級中地提供較高層級的服務),也就無可厚非了!有科層體制的出現,在埃及或馬雅文明中就會出現金字塔,那以卑南文化的實力,又為什麼不可能出現挑高的石板屋呢(邊陲區生產來供應核心區)?

  沒事做些這樣的想像確實挺有趣的,這也正是我為什麼大學分發時第四志願填的是台大人類學系了!
 
 
一、參考資料
1.台南解說員職業工會~蘋果假期小禹旅遊、休閒、健康的加捷-部落格-一級古蹟月形石柱
2.自由時報電子報-《搶救古蹟》月形石柱防侵蝕 塗奈米「穿雨衣」
3.發現-史前館電子報-石柱隱藏了什麼密碼?
4.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神話之旅
5.新台灣新聞週刊-卑南與都蘭山遺址群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絕推銷、商業行為、情色與謾罵字眼,違者將逕行刪除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