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點:中國甘肅省酒泉市敦煌市,敦煌雅丹國家地質公園
日期:民國九十九年七月十八日
性質:地理系考察-中國地形(帶隊老師:林雪美)
---------------------------------------
*雅丹國家地質公園主要景點「艦隊入海」,號稱中國「西海艦隊」,黃砂岩與黑戈壁成為明顯的對比。
在台灣學地形,有時候只是以管窺天,學不通,主要的原因就是沒機會可以親眼目睹,以我來說,雖然在師大地理系地形實驗室待了三年多,但我對於「雙丹」地形卻還是莫名所以;什麼是雙丹地形呢?雙丹地形是我自己取的名字,也很巧的,這雙丹的名稱都來自於中國,分別是本篇要介紹的「雅丹地形(又稱雅爾當地形、龍堆)」,以及紅遍中國的「丹霞地形」。丹霞地形大家可能比較清楚,其名稱來源是廣東省韶關的丹霞山,而雅丹地形則是出自維吾爾族語,意為「有陡崖的小山丘」;雅丹地形的特色除了有陡崖的殘丘外,還有一點很重要的是具有「方向性」,常常呈現相同方向的長條狀。會有這樣的特色,與雅丹地形的成因大有關係。
敦煌雅丹國家地質公園的位置在敦煌市西北方約180公里處,是疏勒河舊河道,靠近古羅布泊的東側;雅丹層的砂岩為湖相沉積物,大致可分為新舊兩層,舊層範圍明顯較大,顯示當時的古湖區遠大於後期新雅丹層形成之時(為冰期時所沉積),隨著地殼抬升,疏勒河改道不再流入此湖,此區從堆積區轉變成為侵蝕區,湖積層受到下蝕力影響,產生如河階一般的垂直陡崖(湖階),是以今日看到的雅丹地形多有陡崖;隨著環境越來越乾燥,在廣大的古湖盆區有著單一方向的強風盛行,因此湖階再被強風長期吹蝕,抗蝕力較強處便保留下來,較弱處則成為凹地,黑戈壁(礫漠)的石礫則填入凹地,最終形成今日所見,長條而具有方向性、且高度大致相等的砂岩塊,與黑色的戈壁景色。因此雅丹地形的形成,是先受水蝕,再受風蝕。顏色上雅丹地形並沒有固定,例如新疆羅布泊區域砂岩層上有鹽殼保護,抗蝕力更強而呈白色,是為著名的「白龍堆」地形;更為著名的五彩灘,則是沉積時有數種成分不同的砂岩沉積,故呈現數種顏色。此外,由於雅丹地形多位處於強風地區,風一吹,飛砂走石遮蔽視線,風聲有如鬼哭神號,人們在其中行走伸手不見五指,直到風沙結束,似乎砂岩又被刮蝕掉一些,景色與風沙前迥異,人們因失去方向感而迷路,好似被鬼迷惑,故雅丹地形又經常被稱作「魔鬼城」,在新疆、甘肅一帶就有數個以魔鬼城而聞名的景區。
我們在敦煌雅丹國家地質公園停車場下車後,必須改換公園的遊園巴士,行程均統一,共有四個景點,其中最引人入勝的是「艦隊入海」,便是以雅丹長條狀看起來像艦隊一樣而得名,而且中國海軍擁有北海、東海、南海三大艦隊,便有人戲稱敦煌雅丹為中國的「西海艦隊」。此外,有外形像人面獅身、孔雀造型的雅丹地形,也是大家喜愛拍照的對象。除了四個固定的點位外,若想進入雅丹地區探險,可在第三個點租用越野吉普車,不過我們礙於時間的關係,沒有去搭,不然我好想要進去一探究竟。大部分的區域為了避免人為破壞(包含黑戈壁的保護,盡量不受車輛、人為踩踏),因此只能在車上隔著玻璃看,所以拍出來的照片有些有隔熱紙的顏色(不過上方開頭的圖片就是原色囉),大家將就一下。
*雅丹地質公園入口,從此要搭乘園區巴士。
*看起來有點像是朱銘的太極系列雕像。綠綠的就是車窗格熱紙的顏色。
*好像是隻小獅子。
*近看湖泊沉積層,顆粒極細。
*人面獅身像。
*戈壁上的石礫並不完全是黑的,但遠看就黑黑的。
*雅丹與戈壁。
*孔雀石。
*雅丹合照,左起雪美老師、涵娟、映慈、瑋臻、瑪莉、阿官、小豆、小飛機、至弘、純鎰、肇冠、惠筠、小嗨、姊姊、妹妹和我。
聽隨車解說員說,雅丹國家地質公園的工作人員在此生活可是大不容易。在此西側的羅布泊近代已經乾涸,更別說疏勒河在數萬年前早已不再流入此地,因此敦煌雅丹地區是極其乾燥的,工作人員們在一些雅丹地形上開鑿出「窯洞」一般的房間生活,而水呢,由於沒有埋管(埋了管線也會因為乾燥內陸日夜溫差大而破裂),必須從數十到數百公里外運送進來,因此在這邊上廁所得收錢,收的不是清潔費,而是輸送水的費用。
敦煌雅丹國家地質公園在2003年才開園,至今仍在進行研究、規劃中,是以開放的區域僅是整個雅丹地形區的九牛一毛,從此延伸到羅布泊區、白龍堆、樓蘭一帶均有雅丹地形的出現,近年來,有許多國外探險隊喜歡走「橫越羅布泊」的路線,會經過此地,為規模甚大的雅丹地形則打響了名號,今日是國家4A級景區,極具發展潛力,但相對的,此區生活嚴苛、氣候極端,我們還是當個過客,來一下下,見識過這樣的大場面就好了,生活在這邊真的太辛苦了。
*工作人員在雅丹地形上開鑿窯洞居住。
一、參考資料
1.曾昭璇(1995),《中國的地形》,淑馨出版社。
2.敦煌魔鬼城探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絕推銷、商業行為、情色與謾罵字眼,違者將逕行刪除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