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
2011年2月3日
野地旅0327:龍潭湖淺遊[宜蘭礁溪]
*龍潭湖中鴨子悠遊,幾種不同的水鳥共享這片水域,相安無事。
台灣的東部,以好山好水聞名,宜蘭也是;不過若說比山,宜蘭的山嶺其高度大多不比台東、花蓮,百岳名山在宜蘭境內也是屈指可數(僅於縣界上有五座),既然比山不成,那就來比水吧!宜蘭拜地理位置所賜,終年有雨,蘭陽溪等主要河流水量尚稱豐沛,河川出谷後形成眾多的沖積扇,河川的水在沖積扇扇面沿著礫石縫隙下滲,然後在沖積扇最外緣的扇端湧出,形成湧泉帶,水受到礫石的過濾,水質澄澈,灌溉、民生使用均合宜;花蓮、台東雖然也有不少沖積扇,季節降雨量不均,整體水質、水量自然比不上宜蘭地區,因此,宜蘭應該是「好水」的最佳代表。
除了溪水,宜蘭還有龍潭湖、梅花湖等較著名的湖泊;這次造訪的龍潭湖,是一個半天然的湖泊。龍潭湖此地原本是一個小型的溪谷,溪谷出口面對的是小礁溪的沖積扇,由於雪山山脈地質較為破碎,因此河川侵蝕所帶來的沖積物也較多,因此小礁溪沖積扇堆積的速度非常快,很快的就把了龍潭湖所在的小溪谷谷口給堵住,小溪谷的河水無處宣洩,因而積水成湖。
*龍潭湖附近地形圖,可以看到龍潭湖是位於小礁溪沖積扇的北側。
先人自然是不可能放著這麼一大片好水而不去運用,我推測可能原本的龍潭湖沒這麼大,是後來為了灌溉,加上了一些防水工程之後才有今日規模。龍潭湖以前也被稱作大陂湖,陂正是灌溉池塘的稱呼,今日的龍潭湖水在湖的最南端,有水閘門控制出水,引入四城附近的灌溉渠道灌溉農田,最後流入得子口溪出海。
*龍潭湖一景。
*從龍潭湖北側看向谷口處,谷口為小礁溪沖積扇所阻隔。
*控制龍潭湖出水的閘門,閘門旁有土地公守護著水利設施。
龍潭湖畔建有黃帝神宮以及一些其他的廟宇,似乎此處也是個風水寶地,但我對於這些廟宇不甚感到興趣,反倒是湖中的生物有趣的多。在此處看到不少蒼鷺、鷺鷥、鴨子以及飛快掠過我眼前的鶺鴒,老爸在此突然想到了唐玄宗所寫的《鶺鴒頌》,原文如下:
伊我軒宮,奇樹青蔥,藹周廬兮。
冒霜停雪,以茂以悅,恣卷舒兮。
連枝同榮,吐綠含英,曜春初兮。
蓐收御節,寒露微結,氣清虛兮。
桂宮蘭殿,唯所息宴,棲雍渠兮。
行搖飛鳴,急難有情,情有餘兮。
顧惟德涼,夙夜兢惶,慚化疏兮。
上之所教,下之所效,實在予兮。
天倫之性,魯衛分政,親賢居兮。
爰游爰處,爰笑爰語,巡庭除兮。
觀此翔禽,以悅我心,良史書兮。
雖然有點難懂,但在頌前的釋文中,有寫到鶺鴒代表的是兄弟之情,唐玄宗與歷史上許多皇帝不同,非常注重兄弟之情。眼見此處的鳥兒們,要不雙宿雙飛,要不一整群團體行動,龍潭湖畔的人們也都三三兩兩,幾無落單之人,或許《鶺鴒頌》用在此處,同時歌詠這裡的生態與人們手足之情,也是相當合適的。
*鴨群。
*連狗狗也對人很友善。
在此並未久留,開車繞湖一周,只需短短時間,沿途看著水鳥嬉戲覓食,呼吸新鮮空氣,心情大好。偶有健行者在路上,或許哪天我也可以招呼三五好友來此,步行繞湖一周,多多觀察這些群聚在一起的水鳥;我雖然沒有兄弟姐妹,但和朋友們一同繞湖賞鳥,悠哉悠哉,此情應該不輸唐玄宗當年宴請兄弟之樂。
一、參考資料
1.楊貴三、沈淑敏,2011,《台灣全志‧土地志》,〈地形篇〉,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2.小依萍,部落格,總見相逢網海客......-重視兄弟情的唐玄宗 御筆 鶺鴒頌
3.維基百科-鶺鴒頌
2011.01.29造訪
2011.02.03完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絕推銷、商業行為、情色與謾罵字眼,違者將逕行刪除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