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3年3月29日

野地旅0525:桃園神社[桃園市]


  *桃園神社的社殿,是臺灣碩果僅存的神社建築,圖為本殿。

  臺灣經過日本五十年的統治,有許多日本文化所遺留下來的遺跡,其中不乏受到官方力量主導所產生的,最典型的例子即為神社,日本官方於台灣各州廳認定的神社共68座。若包括其他非官方認定的神社(如機關所設的構內社、校內神社或大麻奉齋殿等)或神社之遙拜所等,則總數超過200座。因此神社曾經是臺灣地表上,非常重要的統治象徵。然而,民國六十一年,頒行《清除臺灣日據時代表現日本帝國主義優越感之殖民統治紀念遺跡要點》的政策,導致神社相關建築大多已經損毀。

  然而,位於桃園市的桃園神社,是這整批被破壞的神社中,難得的例外。桃園神社在民國七十四年預計拆除整建時,正巧適逢文化資產保護法通過不久,也因此得以保留,僅管如此,從日本結束統治至今,桃園神社仍有不少地方改建過,但大體而言,仍可見到神社的配置與形貌,是台灣非常重要的文化資產。


  *桃園神社配置,鳥居位置參考李重耀建築師《從日本神社談桃園神社修建》一書。

  這次我們一家人,趁著假期桃園神社延長開放時間,來此走一遭。桃園神社建於虎頭山山腳,參道經由成功路呈一個斜躺的S形,延伸至桃園市區。神社建成、鎮座於昭和十三年(1938),原本為無格社,昭和二十年(1945)改列格縣社,祭祀開拓三神、豐受大神(稻荷神之一)、平台之神(北白川宮能久親王)與昭和天皇。根據桃園神社內制札(公布欄)上所貼的資訊表示,曾經桃園神社有五座鳥居,其中第一鳥居是位於成功路與民生路岔口附近,幾乎是到了當時「桃園街」的聚落邊緣!不過根據李重耀建築師在民國八十一年的考證,則是認為僅有三座鳥居,第一鳥居則是位於成功路與三民路口附近,此說似乎較廣為被接受。李重耀建築師所記載的第二鳥居位於桃園高中校門口,今已不存。

  驅車往桃園神社,會在成功路邊看到「桃園縣忠烈祠」的方尖碑,這便是桃園神社的社號標,戰後先被改刻「新竹縣忠烈祠」,民國三十九年桃園縣成立後,改為桃園縣忠烈祠。一旁的地上有個石造基座,可能是神社狛犬基座。從社號標起的階梯,是參道的一部份,當年若要參拜,應沿著階梯兩側行走。


  *社號標正反兩面,均已改刻。


  *參道階梯入口處疑似狛犬基座的石塊。奉獻人徐崇德於戰後擔任首兩任桃園縣長。


  *神社參道階梯。

  走上參道階梯,便來到神社外苑,參道兩旁有三對石燈籠,已經被改造過,但仍有行走神社參道的氛圍。一旁則有原神職人員宿舍和倉庫,已經過重建;另一側的東司,即為廁所;分隔外苑與內苑的第三鳥居和玉垣前,有制札,即公布欄,亦為戰後所改建,原本的樣式較為簡單。


  *石燈籠。


  *第三鳥居與玉垣(木製圍籬),第三鳥居原本為明神鳥居,屬於鳥居的「笠木、鳥木及額束」已遭拆除成今日的詭異模樣。鳥居前原本還有一對狛犬,已經消失。


  *第三鳥居與鳥居前的制札(公佈欄)。


  *倉庫,已改建,一旁有石燈籠竿的殘件。

  走過第三鳥居,就進入了「神境」,左手邊(即神社坐向的右側,一般說明神社、宮廟左右都以坐向為準)有手水舍,舍下的手水缽用於潔淨雙手,洗手也有規定步驟,首先是要先用右手以水杓沖洗左手,接著才沖洗右手,第三步要以右手舀水至左掌心後漱口,第四步是將勺子直立使水流到杓柄以潔淨杓柄,最後將水杓口朝下擺放回原處。手水舍側面為「切妻造」,即「懸山式」,指側面成一「人」字形,好像一座山懸空而立。以參道為中線,手水舍的對面為社務所,以最引人注目的唐破風加掛懸魚,做為玄關口,後方有另一倉庫。整體建築為木造,頂部加覆銅皮,這也是整個桃園神社的共同元素。


  *手水舍。


  *手水舍下的手洗缽。


  *手水舍側面為切妻造(懸山式),尖端下方有懸魚裝飾。


  *社務所全貌以及後方小間的倉庫。社務所採四坡水的屋頂,玄關為唐破風。


  *玄關的唐破風,下方也有懸魚裝飾。前方種植竹柏,可避邪。


  *社務所旁石燈籠竿的殘件。

  社務所旁,有一尊銅製神馬,底下的基座也是重建的。神馬腹部的桃園神社社紋已經被挖掉,不過仍可見到痕跡。日本奈良時代開始,便有奉獻「馬」給神社,做為神明交通工具的例子,不過馬匹費用高昂,且飼養馬對於一些經費較不寬裕的小型神社而言,是一筆很大的負擔,因此逐漸演變出奉獻「絵馬(畫像)」和「雕像」的形式。神馬旁的參道又要開始爬階梯,通往神門(簡介寫中門為誤植),階梯一半處有一對狛犬,不過是重修的產品,包含基座都有些改變。神門所在的基礎以鵝卵石堆疊成平台,這些鵝卵石或許是由林口台地、桃園台地的礫石層就地取材而來。


  *桃園神社神馬,腹部中間社紋已遭挖除。神社的神馬都相當的栩栩如生,與戰後重修的神馬在神韻上有天壤之別,是相當具有藝術價值的雕像。


  *狛犬,為重修品。與神馬相比顯得線條生硬許多。


  *從神門前俯瞰參道兩旁。

  神門兩旁,有木造的圍牆,其上以木條為窗,似可透視其內,稱做「透塀」,用以阻隔社殿內部。穿越神門,眼前即可見到神社主建築之一的「拜殿」,拜殿兩旁設有神饌所和祭器庫,前者為準備祭祀供品處,後者則為存放祭祀禮器的位置。今日拜殿內有許多匾額,是做為忠烈祠之後才放入的。拜殿內仍可見「賽錢箱」,一般神社參拜者在拉過賽錢箱上的搖鈴,通知神明某某人要參拜後,以二拜(點頭)二拍手一拜(祈願)的方式進行禱告。


  *從參道看神門。


  *神門近照。


  *神門內部。


  *透塀。


  *立於水泥基座上的神社拜殿,是整個神社中量體最大的建築。兩旁為祭器庫與神饌所。柱子以及門上有使用金具(即銅片)加固,整個牆面則做為可透光、透風的形式。今日大多數神社的拜殿都已經被拆毀,勉強剩下基座可供辨識。

  穿越拜殿之後,後方便是本殿所在。本殿與拜殿之間若有門相隔,此門稱「中門」,而兩殿之間的空間,亦有人稱之為幣殿或祝詞殿。本殿為供奉神靈牌位的所在,底部的基座又更高於拜殿,本殿四周有「組高欄」組成,有點像是杆欄式建築;登上本殿的階梯扶手上則以擬寶珠裝飾,上方則有「海老虹樑」支撐,即長的像蝦的S形樑。本殿側面屋頂的形式則屬於切妻造中的流造,特色是向前方延伸出去。側面亦有破風板(銅片)、懸魚和鬼瓦裝飾。


  *神社本殿,內部供奉神靈牌位。現在則是供奉一些所謂的古今義士。


  *本殿側面,上有鬼瓦,中間有六花裝飾的破風板(銅片)與下方的懸魚裝飾。


  *神社本殿與前方的幣殿空間。登上本殿的階梯扶手上有擬寶珠,上方有彎曲的海老虹樑,本殿四周則有迴廊。

  花了一點時間把桃園神社好好逛一遍,也算是得償所願。對臺灣人而言,假設出國有困難,又想體驗一下日本神道教文化,那麼桃園神社真的是不二地點。臺灣的神社被改為忠烈祠的比比皆是,如台北忠烈祠為臺灣護國神社、高雄忠烈祠為高雄神社(野地旅0315高雄忠烈祠)、宜蘭忠烈祠亦是宜蘭神社(野地旅0329宜蘭神社遺跡)等,但這些神社已然被拆除改建殆盡,一些保存較好的神社,如佳冬神社(野地旅0493佳冬神社)、玉里社(野地旅0429玉里社遺跡)等,其實也只剩下斷垣殘壁,因此桃園神社能被保留下來,確實也是時代的奇蹟。

  今日主要社殿建築仍被保留的神社,除桃園神社以外,只剩下建功神社(野地旅0519建功神社遺跡、建中紅樓及其週邊),不過建功神社是神社中的異類,是當時代的獨樹一格,若要看看純正的日本神社建築,還是推薦大家到桃園神社來。

  看看整個社苑中,隨處可見的Cosplay攝影人員,就知道這裡有多日本了!


一、參考資料
1.神社殘跡-桃園神社-1
2.神社殘跡-桃園神社-2
3.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0219)桃園忠烈祠(桃園神社)
4.桃園縣文化局-桃園縣忠烈祠文化館


2013.02.13造訪
2013.03.29完稿


5 則留言:

  1. 中壢高中也有一個神馬 (盜)聽(塗)說原本是同一對 後來什麼原因分開來
    http://tw.myblog.yahoo.com/jw!qtxSlk6RAwOAe9s5zN_MknJf/article?mid=435 這邊一看社紋是一樣的!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個人認為不是
      原因是中壢神社的神馬尾部是翹起的
      這在全台灣的神社神馬中可說是相當具有特色
      而桃園神社前神馬並無此一特色

      至於社紋的部分,尚未有更多想法

      刪除
    2. 補充:中壢高中前身即為中壢神社
      參見: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512113238855376&set=a.439251132808254.111758.438905692842798&type=1

      刪除
  2. 小弟花了一個月仔細研究 發現桃園神社有四座鳥居 第一在東門溪後 第二在成功橋前 第三在成功路與榮總出入車道的交叉口 現存為第四

    回覆刪除
    回覆
    1. 謝謝您的資訊
      不知是某有更明確的訊息?
      我確實有聽說過,桃園神社應該有四座鳥居

      刪除

謝絕推銷、商業行為、情色與謾罵字眼,違者將逕行刪除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