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3年12月24日

野地旅0569:恆春出火景觀[屏東恆春]


  *恆春出火一景,恰巧附近還有人在放沖天炮,讓寂靜夜空更添色彩!

  太陽西沉,我們離開墾丁國家公園的範圍,回到住宿的恆春鎮上,由於時間還不算太晚,便提議去著名的「出火」景點看看。上次來到出火,應該是國中的畢業旅行,我只記得有火在地上燒,當時太陽還沒完全落下,看不清楚,沒什麼記憶。那次旅行也沒有玩到水、不記得有到過海邊,很快就要北返台北,等於是一次好像什麼事情也沒做的恆春、墾丁之旅,唯一記得的,就是出火(還有住在青年活動中心晚上被嚇到)。

  幾年之後,終於有機會再度造訪恆春出火,這個規模雖然很迷你,名氣卻十分響亮的景點。從恆春城開車駛出東門,往佳樂水的方向前進幾分鐘,路旁有一個很大的停車場,便是出火景區的位置。與當年造訪時好像不太一樣,總之現在的出火附近好像比較有規劃了,還有警員守候,避免有人在這邊烤肉或著跳進出火範圍,還真是辛苦他了!

  出火所在的地質,表面是河流沖積而成的階地堆積層,在堆積層下方則屬於墾丁層,在地質學上把墾丁層歸類為一種「混同層」,即是屬於構造作用(地殼碰撞或者大規模的斷層活動)導致原來的岩層大量傾洩而下,堆積成一區大小混雜、顆粒有稜角,且在泥岩中夾雜多個不同性質或來源的岩塊。較細緻的泥岩容易被侵蝕,而留下突出的火成岩塊,便構成了墾丁幾處突出山體(如大尖石山)。這樣的混同層,在台東的利吉(野地旅0155利吉惡地)有利吉層、台南左鎮至高雄燕巢一帶(野地旅0339二寮、草山月世界與308高地野地旅0341小滾水泥火山野地旅0471參訪烏山頂泥火山)有古亭坑層,但彼此性質不完全相同。


  *恆春出火附近地質圖,紅點處為出火,位在出火溪(東門溪)畔,南北兩側的地質則是以墾丁層為主,河床上除了有墾丁層的礫石外,還夾雜有牡丹層石門礫岩。不遠處有一高角度逆斷層「恆春斷層」。

  由於墾丁層主要的成分為泥岩,泥岩顆粒細緻、孔隙極小,因而成為極佳的儲氣層,地底的甲烷只能循著岩層裂隙上升。斷層帶經過附近,是使得甲烷氣體能上升的因素。據《恆春縣誌》紀載,早年的出火其實位置並不固定,現在的出火地點是中油探勘後點火,形成現在的樣貌。

  因為抵達的時間是夜間,想看什麼墾丁混同層自然是沒有辦法,因此就來看看火吧!


  *遊客挺多的。


  *有大有小的火焰。


  *站在火旁感覺還蠻熱的。


  *火從有縫隙的地方中冒出,代表該處有天然氣上升至地表。


  *除了幾處「比較火大」以外,還有一片是小火地區,推測可能是洩漏出來的天然氣量比較少。燒完了之後,小火會迅速的轉移到其他地方,好像在地上跑動一樣!

  恆春出火景區的範圍不大,繞了一圈之後,便折返恆春市區,養精蓄銳準備隔日的行程。以後有機會,且資料查得比較精細之後,再來認識這附近的地質環境吧!


2013.08.19造訪
2013.12.24完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絕推銷、商業行為、情色與謾罵字眼,違者將逕行刪除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