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
2014年3月6日
愛玩地圖:2013年委內瑞拉總統大選得票分析
*委內瑞拉抗爭街頭照片(圖片來源)。
就在烏克蘭發生嚴重動亂時,在南美洲也有個國家,其國內正面臨龐大的民意分裂壓力。這個國家,便是以出產許多棒球、足球選手,美女如雲的同時也有強大的毒品犯罪問題的社會主義國家「委內瑞拉」。在2013年前總統查維斯因癌症過世後,於該年4月重新進行總統大選,選舉結果,由執政聯盟「大愛國陣線」中社會主義統一黨的候選人,也是人稱查維斯欽點接班人,同時也是前副總統和代總統的尼古拉斯‧馬杜羅當選新任總統,但勝選幅度相當小,總得票數勝出不到2%,以非常微小的優勢擊敗在野的「民主聯合圓桌聯盟」候選人恩里克‧卡普利萊斯‧拉東斯基。選後,委內瑞拉陷入了長期的動盪,反對派的人們更選在查維斯死後一周年的2014年3月,進行了一連串的抗爭活動,使得國內政局動盪不安。
由於先前曾做過台灣、韓國大選地圖,加上近日烏克蘭也鬧得沸沸揚揚,心中了解這些地方都是有濃厚的地方政治意識存在,使得一個國家似乎在投票行為上,成了兩個不同的國家,於是也想來畫畫看委內瑞拉的地圖。好不容易克服了西班牙語的障礙,找到了委內瑞拉選舉委員會的資料,畫出來的地圖與下巴自己的想像,似乎不太一樣。
*2013年委內瑞拉總統選舉得票率分布圖(以州為單位),按此看大圖。
看著這張地圖,下巴歪著頭,似乎無法看出什麼特別的地域分布,全委內瑞拉24個州級行政區中,僅有3個州的得票率差異比較顯著(分別是塔奇拉州、梅里達州和波圖格薩州),雙方陣營如此些微的差距,似乎是全國性的現象,而沒有明顯的地域關係。甚至連兩陣營候選人出身地,都沒能拿到壓倒性的得票率,比較令人意外。
聚焦來看得票率差異最大的兩個州,反對派所拿下最高得票率的塔奇拉州,與哥倫比亞接壤,根據現今委內瑞拉政府的說詞,該州受到哥倫比亞境內武裝集團的騷擾,而整體居民對於委內瑞拉國家的向心力也較低,在今年2月中才剛爆發過大規模的抗議遊行活動,不過這個州的中文資料相當匱乏,還待近一步分析;執政聯盟所拿下的最高得票率州是波圖格薩州,這個州的經濟發展較佳,是委內瑞拉的「穀倉」,水田種植面積占全國達62%,畜牧業更是佔了此州大宗,再加上觀光業的發展,使得波圖格薩州的人民生活似乎較為穩定。儘管此二州有貧富問題上的差距,但綜觀委內瑞拉全國,似乎又不是這麼一回事。
得票率看不出所以然來,換個角度,來看各州「淨勝票數」,淨勝票數的算法,是將贏得該州多數票的候選人票數,減去少數票的候選人票數,所得到的票數差即淨勝票數。這種算法可以確實展現候選人在行政區內得到的真正優勢。
*2013年委內瑞拉總統大選淨勝票數差地圖,按此看大圖。
看完了淨勝票數圖後,下巴依然歪著頭。委內瑞拉西北側的蘇利亞、塔奇拉和梅里達三州是人口密集區,其中馬拉開波湖是委內瑞拉主要的石油產區,反對派在這邊拿下了多數的票,加上候選人拉東斯基出身地米蘭達州也拿下不少淨勝票,使得在其他地區中雖然是馬杜羅佔優勢,但最終相減的結果,馬杜羅僅只多拿了22萬票,在總投票數將近1500萬的大選中,可說是優勢極微。
分析到這邊,由於對委內瑞拉的認識嚴重不足,因此僅只能大略推測,在靠近哥倫比亞邊境的幾個州,同時也是接觸先進國家較為頻繁的州(賣石油),在這些地方可能受到資本主義觀念影響較深,對於查維斯多年來亟欲實行社會主義的做法感到不安,而馬杜羅是查維斯欽點的接班人,因此也深受此一因素困擾;同樣的問題也出現在北部沿海區域,雖然馬杜羅出身於首都,但得票並不顯著,代表都會地區可能也同樣受到資本主義影響。而波圖格薩等國家中心地帶,以農、牧業為主的區域,或許比較能接受社會主義那一套均等的理念。至於委內瑞拉東南半壁,雖然兩派互有領先,但差距不大,就暫且不討論。
值得一提的是,許多政治分析家都表示,查維斯統治委內瑞拉長達14年,除了其與資本主義壁壘分明的政治路線外,更多是基於其個人魅力。許多國家問題在其個人魅力影響之下,顯得尚能處理;但馬杜羅上任後,個人魅力遠不及查維斯,必須依賴政治手段來解決原本不是問題的問題,例如訴諸於愛國主義,前陣子剛驅逐了美國公使,昨天(3/5)更是以「透過美洲國家組織會議(OEA)企圖顛覆委國政府」的理由,與巴拿馬斷交,這些手段顯得政治意圖濃厚。既然採用了政治手段,那麼抗爭與衝突的可能性也會升高,從馬杜羅就任至今接近一年,委內瑞拉境內抗爭不斷來看,這個國家想要穩定,或許還需要好一段時間吧。
好吧,其實我知道你們真的想看的是這個:
一、參考資料
1.維基百科-委內瑞拉
2.委內瑞拉(República Bolivariana de Venezuela)選舉委員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絕推銷、商業行為、情色與謾罵字眼,違者將逕行刪除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