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4年6月17日

野地旅0596:王得祿墓[嘉義六腳]


  *王得祿墓旁的石翁仲。

  離開朴子(野地旅0595配天宮周邊)後,繼續往北行,來到嘉義縣六腳鄉,這是下巴首次造訪六腳。看了看地圖,發現一個熟悉的名字「王得祿」,他的墳塚就在六腳,由於王得祿的名氣實在太大,想必其墳塚亦是頗具特色,因此按圖索驥,來到了位於農地重劃區中的王得祿墓。


  *王得祿墓位置圖。

  王得祿,生於乾隆三十五年(1770),幼時習武,後來在林爽文事件時,擔任前鋒協同府城軍隊收復諸羅,因而獲封千總並授五品頂戴花翎,後來在嘉慶年間因成功擊敗海盜朱濆、蔡牽等人而建功,升任浙江提督,封為二等子爵;道光十二年(1832)張丙起事時也平亂有功,加封太子少保,而後在道光十八年(1838)沈知起事時又率鄉勇守城有功,追加晉封太子太保,為一品官職,是台灣清代歷史上官職最高的人。後來在道光二十一年(1821)第一次鴉片戰爭時,已經七十二歲的王得祿又被派至澎湖駐守,隔年底於澎湖病逝,追贈伯爵,諡號果毅。今日嘉義縣治所在地太保市,即因王得祿曾為太子太保得名。

  王得祿死後,按照《大清會典》之例修建屬於一品大員等級的塋墓,按例可設塋圍牆七十庹,塋地九十步,墳高一丈六尺,石獸並六(三對),石翁仲(石獸與石翁仲統稱為石象生)與石望柱各一對,墓岸上的左右寶城依次為麒麟、鳳、獅、象。王得祿墓除了沒有石望柱以外,其餘皆備,整個墓地面積達1.29公頃,並與元配范夫人、繼室陳夫人三人合葬,是台灣清代最大的單一墓葬。


  *王得祿墓配置簡圖。右下為農林航空測量所正射影像,墳墓坐東北朝西南。


  *王得祿墓,可見到石象生排排站在墓庭之上,後方微微凸起處是墓塚所在。


  *石虎,有避邪之意。



  *石羊,象徵吉祥。


  *石馬,官員坐騎。


  *墳墓內埕,兩側墓岸上方由內至外分立一對石麒麟、石鳳凰、石獅與石象(未拍攝到),中央高起的是墓碑,兩側有流線型的墓肩。


  *石獅。


  *石鳳凰。


  *從墓塚上拍攝墳埕(泥灰地)與墓庭(草地)。


  *墓碑,以青石雕刻。


  *右側墓手,框畫出墓庭範圍,形狀多變,意義不清楚,有時會與風水有關。


  *一旁的后土,也配備有石獅與石象各一對。

  在王得祿墓四週的草地上,放眼望去,是一片良田,有為數不多的農人正在田中間不知忙碌什麼,墳墓的存在與他們似乎是相安無事,甚至墓後一棵大樹下,成了一些農人休息的工寮,王得祿似乎沒有庇蔭到他的子孫,但庇蔭了現在在六腳的農民們。我們則因為時間緊迫,希望能早點回到台北,於是便匆匆離去,與這個台灣最具規模的墓葬道別。

  覺得嘉義六腳太遠,其實台灣還有多處頗具規模的墓葬,例如台北市內湖的林秀俊墓(野地旅0308林秀俊墓)、陳文瀾墓(野地旅0309陳悅記墓園)、高雄捷運五塊厝站旁的陳中和墓(野地旅0316陳中和墓)、苗栗後龍的鄭崇和墓(野地旅0373鄭崇和墓)以及新竹的鄭用錫墓等,都頗具規模,更別說還有不少在地方上具有特殊意義的墳墓,其實都很值得喜愛地方文史的人去認識。當然,平時不做虧心事,何必擔心鬼上身呢?


一、參考資料
1.319旅行事誌-王得祿墓
2.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王得祿墓
3.一級古蹟-王得祿墓園
4.王得祿墓
5.中央研究院-台灣百年歷史地圖


2014.02.23造訪
2014.06.17完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絕推銷、商業行為、情色與謾罵字眼,違者將逕行刪除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