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
2014年9月14日
野地旅0609:大清境地區地質速讀[南投仁愛]
*青青草原位在清境地區的山嶺之上,有誰能想到這是一處古地滑遺跡呢?
講到台灣的山坡地災害,或許很多人會馬上聯想到,李鴻源擔任內政部長期間,炒得沸沸揚揚的清境地區地質敏感區的問題(請參考大清境社區環境影響評估初試)。因此這次自然災害考察,就來到了大清境地區簡單走走。中央地質調查所其實已經針對清境一帶做過不少調查,也找出了位於整個大清境社區內的大大小小古地滑遺跡,以及可能遭受濁水溪支流向源侵蝕影響的位置,並以之為基礎,公告了「地質敏感區」,有興趣的人可以上網查一下。
我們這趟在清境,先在整個社區最高處的博望新村(野地旅0079中橫一博望新村)眺望大清境社區東邊的溪谷與山坡形態後,再前往大名鼎鼎的青青草原,不是看剪羊毛秀,而是去那邊近距離觀察一處大型的古地滑遺跡。至於路邊其他的地滑遺跡或向源侵蝕,則不在這次考察的安排中,交由各位有興趣的讀者去參閱中央地質調查所的報告。
*博望新村與清境古地滑位置圖。
大清境社區是在國民政府來台後,安置部分榮民所形成的,清境農場本身也屬於行政院退輔會,因此開發歷史並不算太長。博望新村是大清境社區七個新村之中,海拔最高的一個,由於此處安置的榮民有不少來自中國西南地區的少數民族,故博望新村又有「雲南擺夷村」的稱號,不少民宿在這邊主打雲南菜色,吸引了許多遊客前來。扣除了民宿,博望新村其實相當的寧靜,四周都是高冷蔬果的種植區域,近年來,也培植一些高單價的花卉。從博望新村的主廟慶安宮前,天氣好時可以眺望清境農場所在山脊的東側,一觀目前開發的大致模樣。
清境農場會位於山脊東側,主要是因為此側的山頂較為平緩,西側臨近眉溪處則十分陡峭,不適合開發,也因此,台十四甲省道幹線也是走山脊的東側,西側的力行產業道路則是路況不佳。儘管山脊東坡較平緩,但因為高冷蔬果園的開闢,移除了大量的樹木,因此有人憂心此處水土保持欠佳,加上發源於山脊東坡的小溪流有逐漸向上源延長(即向源侵蝕)的狀況,因此地質條件並不算太好。
*博望新村後方的立鷹山,可以往南眺望清境地區,山脊的東側(左邊)坡度較緩,是主要的開發區域。
*博望新村一景。
*慶安宮前的景色,可以看到大清境社區內的土地利用型態,主要是網室栽培經濟作物,靠近山脊的高處則有民宿業。
*遠眺濁水溪谷,清境山脊東坡主要是上部較為平緩,下部陡峭且侵蝕速率快,有向源侵蝕的現象正在發生,因此緩坡與陡坡的交界附近,其實不適合開發。
*山脊附近至今仍有開挖整地。
離開博望新村之後,我們沿著省道走了一段路,隨即進入清境農場青青草原的區塊。說真的,為了去看個古地滑買門票不太划算,所以一定要多看看這邊的環境。青青草原本來並不是這樣的,以此處不到2000公尺的海拔高度,不會有高山草原的出現,也就代表此處原本是森林,但經過人為開發後才變成今日的模樣。雖說大面積砍樹好像並不見容於現在這個環保知識高漲的年代,但也因為當年這樣的開發行為,今日才陰錯陽差地有機會親眼見識一下,位於青青草原內的古地滑遺跡。除此之外,有一些規模較小的地表潛移,也都有跡可循。
*由此進入青青草原。
*綿羊城堡,其實附近有很多地表潛移的跡象。
*這隻羊吃草處,可以看到坡地好像有一個垂直的小崖,可能是代表上方的地表逐漸向下坡處潛移。由於潛移速度相當慢,大多必須透過觀察地表是否出現像這樣平行山嶺的小崖,或者觀察樹木、電線杆等設施是否有傾斜的跡象來輔助判斷。
在穿越了一些羊吃草的地方之後,來到了剪羊毛秀秀場旁的一處小高地,步道從此經過,兩側皆是低下之處,以前曾經走過這裡數次,但今日來此,才因為事前蒐集了不少資料,發現此處就是古地滑遺跡。從事前蒐集的資料中,知道地滑大多會有幾個地形上的特徵,包過在冠部(地滑頂端)會有崩崖(滑動崖)、張力裂縫、下陷帶,而滑動側可能形成數個台階狀小丘,在地滑的趾部(地滑末端)則可能會有帶狀隆起、滑動舌、河道包抄與岩層反翹等。青青草原的位置非常靠近山脊,所以能夠見到的地形特徵主要是「冠部」會出現的,例如有一個主崩崖(次崩崖較不明顯),也就是地滑當時的滑動面遺跡,並且形成了一個圈椅狀或新月形的張力裂縫,滑動的塊體則形成了步道所經過處的獨立小丘,可視為台階,主崩崖與滑動塊體的台階之間,則是凹入的下陷帶。
*從高處看青青草原古地滑的地形分布。(註:黑色虛線的裂縫僅為示意)
*從較低處看古地滑的形態。
*台階下方的剪羊毛秀秀場,此處是整個位於古地滑的滑動塊體之上。
*主崩崖上也有更小尺度的地表潛移徵兆。
在青青草原坐在這個古地滑的塊體上,聽著老師們的講解,覺得這個世界實在是很奧妙,但也需要更深一層的認識,才能夠了解此處土地的性格如何。在清境的山脊上,我們可以看到不少古老的、年代未知的地質事件遺跡,雖然在大規模開發後,還未曾有過較為嚴重的災害發生,但總是要有多一點的防備,才能將損失降到最低。隨行的中央地質調查所李錦發組長,此行不斷與我們提醒《地質法》的特性,並不在於要「限制發展」,也不是要處罰「超限利用」,旨在於透過更詳盡的基礎調查,讓大家了解在這邊開發,可能要面臨什麼樣的「潛在風險」,並進而落實「風險自負」的管理觀念,一改過去受災了,就要求政府賠償、請求政府施作工程的依賴性,才有可能讓所有商家正視環境災害風險,進而避開風險所在之地。
一、參考資料
1.江崇榮,2014,地質敏感區與土地開發管理
2.中央地質調查所,2014,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L0002南投縣-01 ,經濟部
2014.05.03造訪
2014.09.14完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絕推銷、商業行為、情色與謾罵字眼,違者將逕行刪除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