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
2014年11月24日
野地旅0616:大港口祠遺跡[花蓮豐濱]
*大港口祠還殘留有數個石燈籠、參道與一座鳥居,是個小小的神社遺址。
離開秀姑巒溪口後,我們的目光投射到了北岸的「港口部落」,此處阿美族語稱之為「Cepo’」,意指曾和漢人發生過衝突的地方,而漢人在平直而多礁岩的花東海岸,好不容易在秀姑巒溪畔找到一處可泊船上岸之地,因此將這邊稱做「大港口」,這個港口除了能夠通往花東海岸,還能經由秀姑巒溪所切穿的谷地前往縱谷內,是早年東海岸的一處重要節點。
我們來到港口部落,其實是為了尋找日本時代的神社「大港口祠」遺跡。大港口祠於昭和十二年(1937)鎮座,社格為社,主祭神為開拓三神與平台之神(即北白川宮能久親王),規模不大。至今仍保留了石燈籠與鳥居等殘件,而神社本殿的位置改搭建鐵皮屋,並改稱為玄聖堂,祭祀玄天上帝。
*大港口祠附近地圖。
玄聖堂位於台十一線北側,一不注意可能就會錯過,因此我們特意放慢車速,找到了玄聖堂的入口階梯,這陡直的階梯其實就是大港口祠的參道,大港口祠位於港口部落北邊並倚著海岸山脈,形勢頗佳,而不遠處就可以俯瞰奚卜蘭島(野地旅0615溪卜蘭島,日本人曾紀載為弁天島,與神道教信仰可能有關)。參道兩旁可以看到石燈籠,奉獻者寫「在住民一同」,應為港口部落的居民所共同出資的,另外在鐵皮屋旁,可以見到被棄置的長方形手水缽,保存尚稱完好。
*大港口祠參道,上方可看到鳥居。參道上被加了一條輸送物品的輕便軌道。
*石燈籠近照,火袋與一般石燈籠相比顯得狹長。
*可以遠眺秀姑巒溪口和奚卜蘭島。
*鳥居,後方鐵皮屋為玄聖堂。
*鳥居的龜腹部分仍清楚可見。
*手水缽。
*其中一個缺少了「笠」的石燈籠。
在玄聖堂的鐵皮屋附近亂晃,想找找是否有留下什麼其他神社遺跡,不過一時間沒看到,玄聖堂的大門也緊閉著,究竟是玄天上帝在忙外出呢?還是人們太忙沒空來替玄天上帝開門?港口部落的阿美族們,應該不是信仰玄天上帝的,當然也不是信仰開拓三神的,他們的祖靈現在在哪裡呢?小小的大港口祠遺跡,見證了兩個不同時代的政治引領宗教信仰,但這畢竟不是原住民們發自內心所想。所以,這到底是誰的信仰呢?在台灣有很多的宮廟、神社遺跡,都存在著相同的疑問,細想它的解答,或許比單純來到這邊發掘古物來的更為有趣。
一、參考資料
1.神社殘跡-大港口祠
2.呂憶君,2010,花蓮港口阿美海岸地名的命名特性與敘事,民族學研究所資料彙編,地21期。
3.中研院-台灣百年歷史地圖
2014.05.17造訪
2014.11.24完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絕推銷、商業行為、情色與謾罵字眼,違者將逕行刪除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