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
2015年6月30日
野地旅0658:鯉魚伯公[台中東勢]
*鯉魚伯公,是一條由長長的卵石堆所組成的石堤。
趁著一次放假,帶伊真回家的途中,一起在中部走走,這次決定要往台中東勢的方向前進,因為以前幾乎沒有機會在東勢多做停留。端詳了一下地圖,發現有一間廟的名稱相當可愛,叫做「鯉魚伯公」,伯公,是客家人稱呼土地公的名稱,那伯公怎麼會冠上鯉魚二字呢?是因為伯公神像長得像鯉魚嗎?好奇心趨使我們來到了東勢的鯉魚伯公廟。
鯉魚伯公並不難找,只要能找到「文化街」和「鯉魚巷」的交會口,鯉魚伯公就在一旁的斜坡上。此處為東勢河階面的邊緣,幾乎整個東勢聚落都位於河階上,而鯉魚伯公的位置則在河階崖上。從日本時代的台灣堡圖、兩萬五千分之一地形圖,以及美軍繪製五萬分之一地形圖,都可以看到這個河階崖。從上述這些老地圖,可以發現一旁的大甲溪,以前是有分流直接流到崖底。今日的崖底,因為堤防興建的關係,已經變成了人們所利用的土地,但本質上,這片土地仍然屬於大甲溪的高灘地。
*台灣堡圖(明治三十七年,1904)上的東勢角與大甲溪,鯉魚伯公位於河階崖(黑色鋸齒狀線段)上。民國時期興建了現在的河堤(紅色虛線),使鯉魚伯公遠離大甲溪。
由於以前的東勢角聚落,是如此地靠近大甲溪,因此每當溪水暴漲時,很有可能沖蝕河階崖的崖腳,進而造成河岸的侵蝕崩塌,於是建立了一條長長的石堤,希望能減緩溪水沖刷的速度,建成後,建立伯公祠以保佑平安。這條石堤高低不一,外型呈現流線型,像是一條魚的外觀,於是建在堤旁的伯公祠就有了鯉魚伯公之稱。至於為什麼是鯉魚,而不是其他魚?只能猜測漢人認為鯉魚有躍龍門的機會吧,若稱苦花伯公、溪哥伯公或鱒魚伯公,聽起來很本土味,不過就是怪怪的。
*永安宮和鯉魚伯公石堤。
*鯉魚頭,最原本的伯公祠。
*鯉魚頭,好像趴在地上,其實怎麼看起來有點像鯰魚?
*從石堤的下方看,照片右側是大甲溪的方向。其實這石堤還蠻高的。
鯉魚伯公旁有個石母祠,滿足了漢人民間信仰「多個願望一次滿足」的需求。石母是孩童的守護神,在客家聚落中相當常見。每年中秋節是石母誕辰,客家人會帶著新生兒來「帶絭」,絭即以紅色綿線穿過的硬幣;而此後每年會「換絭」,至成年時則「脫絭」,算是客家人的一種成年禮。
*永安宮前的石母祠。
今日的鯉魚伯公已經遠離大甲溪,那條石堤已經不用再防禦大甲溪的洪水,而鯉魚躍過了提防成了魚乾,但是伯公與石母的信仰仍在,樹蔭下,許多東勢人在此聊天交流,並持續虔誠的敬香,來到這邊,可見到客家人將對土地的情感,藉由信仰向上天傳達。在東勢未做久留,準備前往下一個想去的地方,至於東勢本身,未來有空再探吧!
*鯉魚伯公位置圖。
一、參考資料
1.中研院-台灣百年歷史地圖
2.山城風雲錄-東勢鯉魚伯公廟造型全台罕見
2015.04.03造訪
2015.06.30完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絕推銷、商業行為、情色與謾罵字眼,違者將逕行刪除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