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20年11月18日

校園記事:我所認識的齊柏林導演

(原文發表於個人臉書網誌,20170611)

2017.06.10這天中午,我人還在北海岸帶考察,突然手機傳來一陣陣訊息震動,起初不以為意,但頻率實在太高,忍不住好奇打開一看,竟是這番噩耗。一時間,我以為台灣的假新聞已到了這種地步,但隨著不斷傳來的訊息,才慢慢地理解,齊柏林導演離開我們了。事實上,已過了一天,我還在等齊導回我line的訊息。

容我以下稱齊導為齊大哥,這是他要我這樣叫的。

回想起第一次見到齊大哥,是台師大地理系邀請前來專題演講,我依然記得當時的情境,齊大哥的投影片裡羅列了眾多台灣的美麗空拍照,引起在場眾人的種種驚呼,而且地理人大多有能力一眼就認出照片地點,這也讓齊大哥相當開心,還記得他說:「太喜歡來地理系了,大家都懂我在拍什麼!」或許這就是我和齊大哥結緣的火苗吧。

2013年4月,我在Facebook上追蹤 齊柏林的飛閱台灣粉絲團,發現這些空拍照實在太適合拿來講解一些地理議題,便厚臉皮的向齊大哥詢問是否可以「借用」、「加工」一張關渡平原的照片[1],寫完之後,齊大哥說他很開心有人可以解讀他的照片,事實上,為了空拍,除了尋找美景外,齊大哥也不斷地向各領域的專家請益,希望能讓他的照片更充滿環境知識,以求支撐他背後的論述。這時,距離《看見台灣》首映已經不到半年了。

沒想到就是這樣寫了幾張照片,齊大哥就邀請我前往《看見台灣》的媒體試映會(2013.09.24),讓我這個論文一直寫不出來的碩士生受寵若驚,在試映會上,從齊大哥的話語中,感受到對台灣土地無比的熱情與責任感,身為一個地理人,除了自嘆不如外,也大受感動,全片93分鐘,大概有一半的時間眼眶泛淚。

《看見台灣》正式上映後,票房獲得了很不錯的佳績,在地理界中更成為中學地理老師包場觀賞的熱潮,地理人們突然發現,台灣是這麼的美,但美中帶有哀愁,多麼希望能將這樣的視角與觀點帶給學生,我們的下一代。而這正是齊大哥的目標,儘管當時有許多評論認為,《看見台灣》仍停留在「看見」而缺乏更深入的探討,但《看見台灣》中說得很清楚,還有很多人「沒看見」,環境議題必須要先被認知到「存在」,才有「理解」的空間。正因如此,齊大哥很希望《看見台灣》不只是電影而已,而是期待能成為中小學地理教育的教學材料。(在齊大哥與公司團隊的努力下,目前《看見台灣》已經被納入了小學的教材中。)

教育公播版DVD與導覽手冊。齊大哥非常堅持在導覽手冊上,要把我們倆(以及協助審訂的林聖欽老師)名字並列,提攜後進之心表露無遺。

於是,齊大哥找上了我,希望我能協助在《看見台灣》的教育公播版DVD中,編寫一份小冊子,作為影片的導覽手冊。我和齊大哥說,93分鐘的影片要在課堂上播映完畢,在現在的課程安排下,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但齊大哥心中有個非常完整的故事,不希望影片被割裂,於是幾經討論後,決定影片的部分仍然要完整呈現,但導覽手冊則劃分為10個單元,從地理的角度出發,提供學校一些經營課程的可能性。這10個單元包括太魯閣峽谷、桃園藻礁環境、以農立國、依託心靈的信仰、國際商港的角色、能源的使用、高冷蔬菜園、海岸後退、自然農法的實踐、台灣高山。其中,齊大哥最堅持一定要放的單元,是我不敢碰觸的「能源議題」,而最喜愛的單元,則是作為結尾那台灣「壯闊的高山」。

導覽手冊內頁。十個單元是齊大哥和我共同商議出來的。

「這本電影導覽手冊,透過十個主題,從環境認識、傳統產業、民俗文化、世界經濟,最後到環境議題與永續發展,希望所有台灣人都能了解,這片土地的故事不是單一事件,而是錯綜複雜,卻又美妙無比的協奏曲。我們很難將所有的功過,歸咎在某個人或某件事情上,但唯有更了解我們所生長的故鄉台灣,永續,才不會是一句口號而已。」

上面這是我們共同擬定的導覽手冊結尾,齊大哥展現出了他對環境議題的態度,即「有所底線,但不苛究」。齊大哥給旁人的感受,或許可用「溫暖而沉穩」來形容,面對台灣環境的破壞,齊大哥從不吝於表現出他的憂慮,但在憂慮的同時,與一般人急著究責的方式不同,齊大哥願意靜下心來,好好思考「如何讓世人知道這件事」、「如何好好地找出解決方案設下停損點」,解決問題,而不是尖酸的究責,這正是齊大哥最令人敬佩的地方。

後續合作還有不少,包括了齊大哥受邀為報社提供一年份、每月一篇的社論。齊大哥總是謙稱他的文筆不好(但《我的心,我的眼,看見台灣》一書超過20萬字......),希望我來寫,他提供照片。每次齊大哥都會在提供照片時,先跟我說明他希望寫的方向,一樣是希望不要流於尖酸,替大家留個台階,曾犯錯的人只要肯攜手彌補,那就是未來的夥伴。儘管是如此溫柔的想法,但齊大哥對環境的憂慮卻與日俱增。極端天氣事件在世界各地都出現了,於是《看見台灣II》的拍攝計畫中,齊大哥就試圖處理台灣與鄰國間的環境關聯性,此外,更計畫從空中進入水裡,呈現更多不同的視角與議題鋪陳。

近期最後一個合作,是中國國家地理雜誌想要出版齊柏林的個人攝影集(尚未出版)。齊大哥希望他的攝影集未來不是只有圖片,更希望要有說明文字,才能更進一步的傳達理念。台大地理系曾經與齊大哥合作過,在年曆上附上說明文字,而這次,則由我來處理照片文字的部分,攝影集總字數約達20,000字。齊大哥在這些與眾人的合作中,一直很重視一件事情,就是要提攜後進或者相同領域仍在奮戰的人。在社論投稿過程中,齊大哥向報社編輯要求,我的名字一定要出現;《老鷹想飛》剛上映時,齊大哥更是以包場的實際行動進行支持。

齊大哥是個溫暖的人,從我準備入伍當兵時的問候可看得出來,與他相處過的每個人,一開始除了對他高大身材的印象深刻以外,也絕對會記得他永遠是那麼溫暖誠懇的問候。然而,這個溫暖背後還有著不為人知的堅毅,一個有懼高症的人,如何能不斷登上直升機從事高風險的工作?光想到這裡,就由衷的佩服。

許多人有疑問,在無人空拍機如此盛行的狀況下,為何齊大哥還要堅持親自上天空拍攝呢?這應該就是他身為「攝影師」的堅持了,在私底下的聊天中,我也曾詢問過齊大哥空拍機的事情(是的,齊大哥自己有空拍機),他也很仔細地跟我分析了幾個廠牌型號空拍機的差異。在《看見台灣II》開鏡記者會中,齊大哥把五軸陀螺儀的鏡頭帶到了會場,也是十分熱切地想讓大家看到最高畫質的影片,令人感受甚深。

思緒很亂,所以該結尾了。

當大家都在哀悼的時候,外頭的天氣實在不錯,你我是否有起心動念,在台灣的任何一個角落做些觀察、發現美景?我望著藍天白雲,心想今天齊大哥你應該要從line發一張台灣的美景給我的啊!我低頭看向雨水下水道,驚見洗衣泡沫在裡頭流動。我們還陷在傷感氣氛的時候,台灣的美與台灣的哀愁(請注意,齊大哥從不用「醜」字)依然是現在進行式。我們沒有太多時間抱怨為何老天要帶走這麼一個優秀、溫柔的好人,齊大哥做人周到,一定不希望我們為了他而亂了生活步調,因此,寫完這一段後,我要振作起來,為台灣的環境(不管是自然還人文)做出更多的關懷與貢獻。

因為我許願,希望齊大哥在更高的天空中,不會再看見台灣的哀愁。

與齊大哥唯一的合影。是我在台灣阿布電影公司裡面厚臉皮的要求,光線、構圖由齊大哥親自調整過。

若大家願意看完這篇雜亂思考的文章,請按個愛心,思念愛鄉愛土典範齊大哥,也表達自己對台灣、對地球環境的愛。



[1]向齊大哥借用的關渡平原照片連結

https://www.facebook.com/yumutitheericel/photos/a.439251132808254.111758.438905692842798/517778841622149/?type=3&theater




註:這次同樣在意外中過世的冠齊,曾與我在各種文件編輯中有許多往返與聯繫,是個充滿熱情的年輕人,我在這邊同樣表達對他的想念。

1 則留言:

  1. 感謝日本提供AZ疫苗 民眾黨不忘喊:執政黨別忙著大內宣
    除了感謝日本政府的協助,民眾黨也呼籲執政黨,「別再忙著發動大內宣,而是加速與日本的聯繫,並妥善規劃後續疫苗施打的相關配套措施,以利在疫苗抵台後能快速為國人施打」。(擷取自民眾黨臉書)

    除了感謝日本政府的協助,民眾黨也呼籲執政黨,「別再忙著發動大內宣,而是加速與日本的聯繫,並妥善規劃後續疫苗施打的相關配套措施,以利在疫苗抵台後能快速為國人施打」。(擷取自民眾黨臉書)
    2021/06/03 23:31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日媒報導,日本提供給台灣120多萬劑AZ疫苗明天(4日)來台,台灣民眾黨今天臉書PO文感謝日本說,這無疑是一陣「及時雨」,不過民眾黨也呼籲執政黨,別再忙著發動大內宣,而是加速與日本的聯繫,妥善規劃後續疫苗施打的相關配套措施,以利在疫苗抵台後能快速為國人施打。

    民眾黨臉書粉專今晚PO文說,台灣疫情升溫後,日本就發出有意向我國提供疫苗的聲音,日本首相菅義偉2日出席COVAX疫苗高峰會議時也曾表示,6月下旬會把日本已確保的3千萬劑AZ疫苗供應給COVAX及台灣。

    請繼續往下閱讀...

    民眾黨指出,對疫情嚴峻的台灣來說,任何國際認證、經過完整試驗程序的進口疫苗來到,無疑都是一陣及時雨。民眾黨表示,台灣人曾經在日本脆弱無助的時刻伸出援手,如今日本在台灣危難之際,願意雪中送炭,這120萬劑疫苗的到來,對於台灣的疫情控制是十分有效且有幫助的作為,台灣民眾萬分感謝。

    不過,除了感謝日本政府的協助,民眾黨也呼籲執政黨,「別再忙著發動大內宣,而是加速與日本的聯繫,並妥善規劃後續疫苗施打的相關配套措施,以利在疫苗抵台後能快速為國人施打」。

    回覆刪除

謝絕推銷、商業行為、情色與謾罵字眼,違者將逕行刪除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