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點:台北縣板橋市西門街五號大觀幼稚園、文化路一段三十二號板橋國小
日期:民國九十八年四月十八日
性質:旅行
---------------------------------------
*板橋市公所附近地圖。本文介紹大觀義學、枋橋建學碑(板橋國小),順提林本源庭園外的板橋城遺跡。
參觀完了板橋四古廟,才花莫約一個小時多,還剩一點時間,便離開接雲寺往北走,沿著西門街,先經過了林本源庭園(林家花園),一旁有個林家花園的收費停車場,據說停車場內有古城牆遺跡,不曉得是真是假,反正先走進去看看再說。
台灣五大家族中,板橋林家的勢力自是不用多說,每到一處,該處的歷史就為他們家而改變。之前在做大溪老街的研究時,才知道原來林家也在大溪蓋了一個城,名叫通議第,除了可以抵禦番人侵擾外,也做為收租、轉運場所,到日本人佔領台灣,砲轟通議第時才毀壞。林家因械鬥遷至板橋後,同樣受到械鬥的影響,因此也在板橋建立了「板橋城」,看起來又是一棟「家城」,由於並非官造,因此也少見於我們所讀的「正史」,不過城內有慈惠宮、林本源庭園、大觀義學和迪毅堂等古老建築,且影響了現在板橋市的街道配置,例如城牆所在處現在就成了南門街、西門街、北門街……,而現在的府中路、福德街、後菜園街等,就是當時城中的道路。比對了台灣堡圖之後,發現確實有一小部分在停車場底端的石牆可能是板橋城遺跡,石條整齊而排列緻密,不若另一處的鬆散,也算是個小發現。
*停車場底部,可見石造矮牆,可能為板橋古城牆之一部份。
*另一側的石牆,以礫石堆疊夾雜清磚,應為民宅建築。
離開這老城牆,續沿林本源庭園外牆行走,過文昌街,抵達大觀義學。大觀義學原為大觀書社,同治二年(1863)由林維讓、林維源兄弟和莊正共同出資設立,供板新地區文人雅士吟詩作對、互相交流;十年後,為消彌漳泉武鬥之習,於書社設立義學,稱大觀義學,獎勵進修,進而達到鼎盛文風的作用。大觀義學之名,取其能遠望大屯、觀音二山,並取諧音「大官」,如今想從義學看到大屯觀音,似乎只能想像了,而大觀義學目前雖然仍舊以「教育」為使用導向,不過是「私立大觀幼稚園」!幼稚園出來的園生可否當大官?我倒不怎麼期待,孔子時,當官是為了施展抱負、安疆樂土,如今許多大官卻是貪贓枉法、徇私舞弊,可有當大官的必要?我想園生能在這個極具歷史背景的所在,多吸收一點前人文風,或許比較實際一點。
走入大觀幼稚園門口,至聖先師的銅像正面迎接,一旁有前台北縣長尤清所立之碑文,解說者此間國定三級古蹟。義學建築體為孔廟和文昌廟合一,正門緊閉,旁有雅致的石鼓,兩隻石獅在靠近屋簷處,居高臨下。進入門內,兩旁牆壁上分別為大觀義學碑記和捐贈者芳名錄,碑記頗長,有點懶的詳讀。過天井,有「大觀書社」匾,其後還有「承先啟後」與「誕敷文德」共三個匾額,各個看起來相當嶄新的香案上均寫著同治乙丑年(1863),正廳奉有孔子、朱熹等人牌位。此處的文昌帝君亦為板橋學子們祈求考試順利的地方,兩旁掛滿了願籤,其中一張寫著「希望能順利考上師範大學」還真讓我感到有一絲絲莫名的親切感!
我還發現了義學中帶有一點神話色彩的部分,也就是奉祀孔子牌位的供桌下方,祭拜著一隻麒麟。為何會有麒麟呢?傳說孔子仍未出生時,其母曾見過麒麟,而後來孔子年老之時(魯哀公十四年,西元前481年),武叔氏的車夫打死了一隻麒麟,孔子感嘆麒麟生在亂世,比擬自身,並直言自己將不久於人世。兩年後,孔子歿,年七十三。在義學中祭祀著麒麟,或許也是祭祀著這本應屬祥瑞之兆,卻不幸生在亂世的哲人吧。
*大觀幼稚園內,孔子銅像迎接著大家。
*介紹碑文。
*大觀義學建築本體。
*雅致的石鼓。
*大觀義學碑記,頗長。
*正廳,奉祀孔子等。
*承先啟後匾,沒看錯的話是大觀書社百年紀念,是個新匾,不過看起來這麼舊,也挺有一套的。
*供桌下的麒麟。
*正廳柱基還有兩種不同形式。
*向文昌帝君許願。
還記得上一篇在接雲寺的部份,拋出了一個問題嗎?屬於漳州人廟宇的接雲寺,為何其正殿擺放了泉州人領袖莊正所奉的「種諸善根」呢?這與大觀義學也有一點關係。咸豐十年(1860)與同治元年(1862),淡水廳發生非常嚴重的漳、泉械鬥事件,隔年,板橋林家林維讓、林維源兄弟有鑒於械鬥造成死傷慘重,為了平息紛爭,並以文風取代武鬥而設立了大觀書社,且為了更進一步的拉攏漳泉關係,身為漳州人首領的林維讓將妹妹嫁給了時為舉人的泉州人領袖莊正。
大觀書社建立後,武鬥消彌,為了獎勵地方人士進修,更深一層化解漳泉歧見,將書社增立義學,時為同治十二年(1873),同年林維源建立迪毅堂追念咸豐年間械鬥死婻者,隔年,莊正奉種諸善根匾額與接雲寺,更進一步象徵漳、泉應和平相處,共存共榮,而板新地區,甚至是整個北台灣,分籍械鬥之風盡消,社會正式進入了穩定而合諧的階段。
整理一下,若說接雲寺、大眾爺本身是武鬥的結果,那慈惠宮就是中間試圖穩定社會秩序的力量,大觀書社則是完全消彌武鬥,開創文風的轉戾點,而迪毅堂便是在這樣的社會風氣底下,稍稍追念英勇先人的安慰情懷,同時泉州人已能和漳州人和平相處,由領袖代表奉上匾額給漳州寺廟,書大觀義學碑記於義學中,並為聯姻。也因為在兩方勢力的共同支持下(其中一方還是全台首富),根據《臺灣省通志稿》中描述,台灣各地義學中規模及設備完善,且有相當成績者,以芝蘭一堡的芝山岩文昌祠義塾與枋橋街的大觀義學為最!
參觀完極具歷史意義的大觀義學後,順著北門街走往板橋國小,有我們今日表定最後一個點,也就是「枋橋建學碑」。板橋國小的前身為枋橋公學校,開學於明治三十一年(1898),最初位於大觀義學內,後因教室逐漸不敷使用,於是在明治四十一年(1908)由板橋林家共同捐金獻地,新建枋橋公學校於現址,並在同年,由台灣總督府民政長官大島久滿次撰文表彰,立於公學校內,便是現在所看到的枋橋建學碑。
建學碑本身碑文為書法家日下部東作所書,極具藝術價值,然而百年來風雨侵蝕,字跡漸不明顯,而今可明顯看到碑文中的日本天皇紀元與作者姓名均被刮去,又是另一個時代背景的遺跡。如今,日治、日據還是日本殖民統治的爭議漸小,枋橋建學碑也被登錄為國家三級古蹟。
*枋橋建學碑,一塊白色巨大的碑石。
*建學碑的字樣秀麗,富藝術價值。可見照片左上角的「明治」紀元和中間偏下方的日人名稱「加藤尚志」遭到刮除。
除了建學碑,百年老校板橋國小也挺有看頭的。建學初期(在大觀義學內)有教師二位,男性學生九十九人,女性學生九人,共兩班,後來遷至現址,並在十五年內頻頻設立分校(計有枋寮①、土城②、江仔翠③、沙崙④四間分校),隨後在大正十年(1921)改為板橋公學校,昭和十六年(1941)再改制為板橋國民學校。民國四十五年設立埔墘、後埔⑤兩分校,民國五十七年實施義務教育,更名為板橋國民小學,之後進行過幾次校舍整建,並在民國九十六年完成了校舍改建初步規劃,民國九十七年八月,拆除第一排舊校舍。
今日在板橋國小內閒晃幾分鐘,最具特色的莫過於它日治時期所留下來的校門口,古典而優雅,至於第一排大樓確實是拆的乾乾淨淨,且興建新大樓的動土儀式已於不久前舉行。一旁的第二排大樓一樓,則保留了現代學校建築非常少見的拱型窗,幾乎要成為落地窗了,頗具古意。民國七十三年增建的教室,似乎便是第二排大樓的二樓以上,整個規格都與一樓不同,然而其獨立在外的迴旋樓梯,也挺特別的。
*典雅的校門口。
*第一排大樓拆的一乾二淨。
*第二排大樓一樓幾乎落地的拱型窗。
*第二排大樓的迴旋樓梯。
不久留,也沒機會進到體育館看舊禮堂的形式,現在已經改建為體育館,不過保留了很有趣的拱型窗。站在歷史文物的保存角度來看,拆除第一排校舍確實挺可惜的,但換個角度來想,板橋國小很多校舍都是屬於「老背少」的形式,長期以來被質疑抗震能力不足,而在九二一地震中,再再證明了學校教室的格局,本來就有可能使得建築體的支撐力不足(需要廣闊而沒有柱子的教室空間),或許蓋一間更符合台灣自然條件限制下的建築,會更適合吧,總不能等到災難發生了才來歸咎責任,難不成要歸咎給日本人?
轉念一想,我所就讀的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其文學院大樓不正是老背少建築的「經典代表」嗎?而且後排還加蓋到十樓之高,現在前棟也正在加蓋第五層樓,美其名說是可以增加二十四間教室空間,但除了施工過程噪音嚴重影響教學品質,文學院附近空氣充滿塵埃的現在進行式的困擾外,在底下樓層加設阻尼器防震,雖然施工說明「保證安全」,但是,天知道呢?
不論板橋國小還是師範大學,之所以要建築體作老背少的形式,都是因為都市用地難以取得,又不能直接拆除舊有建築體(會沒教室上課)的狀況下,只好做此權宜之計,或許板橋林家在建立大觀義學時,永遠想不到,當初讓他們家飛黃騰達的平原水田區,今日居然滿滿都是人呢!滄海桑田,令人玩味。
一、參考資料
1.台北縣立板橋國民小學-歷史沿革
2.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0501)[台北板橋].大觀義學.枋橋建學碑
3.新莊文史工作會-清代分類械鬥對新莊、板橋地區之影響
4.na5–e5世界–島唄を聞きましょう!-2009.4.9板橋迪毅堂、接雲寺、板橋國小
二、注釋
①枋寮分校:現中和國小,設立於明治四十一年(1908)。
②土城分校:現土城國小,設立於明治四十二年(1909)。
③江仔翠分校:現江翠國小,設立於大正八年(1919)。
④沙崙分校:現沙崙國小,設立於大正九年(1920)。
⑤埔墘、後埔分校:現埔墘國小、後埔國小。
你是否曾放慢匆忙的步伐,細細品味新北市繁華外的文化風貌?在大街小巷探索並拍下美麗的照片?
回覆刪除新北市都會風華正舉辦徵文活動,只要兩張照片搭配500字遊記,總獎金十萬元等你拿,最後倒數4天!!!
http://www.nhnt.org.tw/list.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