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0年10月3日

野地旅0149:太極峽谷[南投竹山]

地點:南投縣竹山鎮大鞍里大鞍竹海風景區
日期:民國九十八年五月十八日
性質:旅行

---------------------------------------


  *太極峽谷鄰近地圖。點位名稱請參考下一張地圖。圖中上方的道路為投49線,下方則是大鞍林道。


  *太極峽谷風景區地圖。為上一張地圖之局部放大圖。

  太極峽谷又名石杭峽谷,分做上杭、中杭、下杭和頂杭(另一說為內杭)四段,現在的太極峽谷風景區大概是在中杭、上杭一帶,但四段的切確位置卻怎樣也找不到資料,或許下次再問楊貴三老師看看好了。這趟嘉義南投行得第二天,我們只排定了太極峽谷一個點,主因是前一天原本想在水里找住的地方,卻因為隔天凌晨有騎單車上塔塔加的活動,湧入了六七千人,不只是水里,連集集以及附近的鄉間所有民宿、旅館、汽車旅館通通客滿,我們就這樣一路找到了名間鄉去,才有一間汽車旅館是有房間的。名間鄉離竹山鎮不遠,因此排定去鼎鼎大名的太極峽谷,原本要在濁水溪兩岸看紫南宮(野地旅0058紫南宮)以及對岸的另一間土地公廟的兩個永濟義渡碑,不過終因時間的關係而取消。

  我們一路上沿著路標前進,不久後來到「大鞍竹海風景區」,此處的山區滿滿都是竹子,計有孟宗竹、綠竹、桂竹、麻竹等四種(我們有看到的),此外,又位於竹山鎮大鞍里境內,因而得名。隨後我們跟隨指示牌,開進一條叉路,經過路邊一個看起來像是私人停車場(實際上是公辦民營的第一停車場)的地方,就被人們叫住,說裡面沒有車位了,別再開進去。原本想說管他的,但後來發現一直有車開出來,就趕緊停了進去。果然,車子還沒停的恰到好處,小小的第一停車場就已經要滿了。

  天啊,這是個怎樣的景點,星期天早上十點這麼多遊客(遊覽車還進不來呢)!我們往裡面走約一公里,是一段下坡,還算輕鬆得路程,就抵達了第三停車場,也是入口所在地。攤販不少,而且不斷「恐嚇」遊人說裡面很長很遠,要買點東西充飢解渴。我們姑且信之,買了舒跑和茶葉蛋下山去。


  *大鞍竹海風景區裡面都是竹子,滿坑滿谷。


  *下車之後所見的風景。

  從入口處到最著名的梯子吊橋,大概要垂直下降兩百公尺(從數值高程模型推算),若要更下去到化石區(化石平台)則又要再陡下近一百公尺,去倒沒什麼問題,回來可就累人了。陡下的樓梯讓人有種回頭難的感覺,沿途的竹林其實挺漂亮的,但想到要走回去就不禁冷汗直流。沿途遊人非常的多,好像是在排隊一樣,路徑又窄,是不太可能插隊的。二十分鐘左右,抵達梯子吊橋,整座橋上都是人,什麼人數限制有寫跟沒寫一樣(目測少說有兩百人同時在橋上吧)!梯子吊橋的賣點在於,由於該吊橋兩端高度不同,因此高的一端就有樓梯一般的設計。吊橋雖長,但並不是很晃,做得挺好。吊橋下是峽谷,可見到梯子嶺土地公在石壁的凹洞中。


  *梯子嶺土地公,在遙遠的下方。


  *陡下的樓梯。


  *梯子吊橋與立秋寮溪溪谷,河床盡頭處為青龍瀑布。


  *立秋寮溪溪谷一景,谷內多崩積的巨礫,可能常有落石。

  過了吊橋之後續往下走有兩次叉路,第一次叉路是通往梯子嶺土地公,沒興趣。第二次叉路則是通往青龍瀑布,想說有瀑布就去看一下,於是走了進去,約三百公尺遠。突然見到青龍瀑布,氣勢挺不錯的,有來算是對的選擇。青龍瀑布位於加走寮溪的支流立秋寮溪之上,為一支流懸谷瀑布,乃因為加走寮溪水量較大,下切速度較快,因而產生深谷,而立秋寮溪下切速度較慢,兩者雖然都在下切,但因速率關係,在匯流處逐漸形成落差。青龍瀑布大致可分為三層,最上層也是大家容易看到的一層,已有瀑布後退的現象,有瀑潭;第二層與第三層則位於瀑布拱橋下方,直接匯入加走寮溪,無瀑潭,推測可能是因為岩性不同所造成的差異侵蝕。

  上層的青龍瀑布帽岩部分屬於大窩砂岩,下部則是十六分頁岩,第二、第三層部分則是關刀山砂岩,由於砂岩堅硬,較難侵蝕,故關刀山砂岩成為一平台,即現在遊客所聚集之處。十六分頁岩岩性較軟,受瀑布水流影響向內掏刷,逐漸使得堅硬的大窩砂岩帽岩凸出,最後因重力作用而崩落,造成瀑布後退成今日模樣。


  *青龍瀑布一景。


  *青龍瀑布第二層頂部有壺穴地形。


  *青龍瀑布第二層注入一小凹穴後再進入第三層,第三層看不見,下方溪水即為加走寮溪。


  *建在第二層瀑布上方之拱橋。


  *由拱橋旁看太極峽谷,有小號太魯閣之感。

  離開青龍瀑布回到原路線,不久抵達玉福吊橋,直行不過橋,走到化石平台去。此處可以親近加走寮溪溪水,但不宜過於靠近。加走寮溪在此處的上游轉一個大彎,河流右岸為攻擊坡,形成一大峭壁。民國七十五年太極峽谷落石造成二十八死的殷鑑不遠,我看到這邊的岩層,發現砂岩節理發達,確實有可能會落石,溪床中也有不少巨型洛石,其中卡在谷中沒掉下去的飛來石也是一個大落石。姑且不看落石的危險,這個地方真是漂亮極了,水往下流還有幾個大型壺穴,壺穴下方就是老照片中可以看到的流泉瀑,需乘小筏才能一探其全貌,危險度極高且不是從化石平台前來(而是從下游一路上溯),只能遙想。沒看到傳說中的鯨魚化石,則是一大失策。


  *化石平台,有些海相化石(扇貝)。


  *化石平台附近,有巨大的崩落岩石,據說落石意外就是發生在此。


  *黑色這一條疑似某種魚類化石。


  *親近加走寮溪溪水。


  *大壺穴(右側),下面似乎就是流泉瀑。


  *大峭壁。


  *玉福吊橋,下方山谷卡了一塊落石,即是飛來石。


  *狹窄的峽谷,中間有一道飛泉,即是青龍瀑布第三層。


  *從上方看峽谷,十分的窄,呈掘鑿曲流狀。

  走過玉福吊橋,就算走出太極峽谷風景區了,大多數人會開始接受回程魔鬼上坡的試煉,然而我老爸的膝蓋早就不行了,因此花了兩千塊錢(一人四百,若人不足要開車得付兩千)搭人家營業的交通車回到第一停車場去。原本想說四百塊也太貴了些,沒想到開車居然要走七十分鐘!是怎樣的路啊?一看地圖,原來是從大鞍林道往東走,進入加走寮溪溪谷後往北接到投49縣道,繞一大圈難怪要那麼久,而且林道路況頗差,沿途多落石,且會車困難(偏偏車一堆,還都是小巴士),顛簸異常。

  總算回到第一停車場,肚子餓死了,趕緊下山去。


  *太極峽谷一帶模擬立體地形圖。

  在寫這篇之前,用GIS做了好幾張太極峽谷的圖(包含一開頭那兩張),卻發現峽谷怎樣也表現不好,大家有看照片就知道,太極峽谷的形態就好像個倒過來寫的「凸」字,那種垂直的谷壁以及兩段式的落差是表現不出來的,最多就在等高線時可以勉強表現出大峭壁。永忠學長告訴我一個趣聞,之前曾有外國學者利用數值高呈模型(也就是我做這幾張圖在用的模型)來判斷台灣的活動斷層位置,結果居然把模型接的不好的地方看成了地形上的「線形」而誤判為斷層,這個現象在此區也出現了,讓我花了好些時間才把那段有問題的地方給截掉。

  最近宅風越來越盛,在家有網路無遠弗屆,甚至Google地球都模擬給你看了。然而,模擬世界跟真實確實有差!第一個差在真實度,這種兩段式陡峭崖壁,根本不是數值高程模型用死板板數學內插法可算出來的;第二個則差在那種感動,以及發現的驚喜和成就,你不可能在Google地球上看到化石,就算別人拍了放在上面,那也是別人拍的!我覺得,出去走走縱然很累,但是一來看風景、增廣見聞,二來運動一下,保持健康,豈不善哉!


  *Google地球上的模擬地形起伏。他的數值高程比我的還要粗,自然是看不出什麼峽谷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絕推銷、商業行為、情色與謾罵字眼,違者將逕行刪除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