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0年10月3日

野地旅0186:災後知本溫泉[台東卑南太麻里]

地點:台東縣卑南鄉溫泉村、太麻里鄉三和村交界處,知本溫泉區
日期:民國九十八年九月一日
性質:地形室考察(帶隊老師:楊貴三、沈淑敏)

---------------------------------------


  *忙碌的砂石車與怪手正疏濬著知本溪。

  北部有烏來溫泉、北投溫泉、礁溪溫泉;中部有廬山溫泉、東埔溫泉;南部有關子嶺溫泉、寶來溫泉;東部有紅葉溫泉以及知本溫泉,這些赫赫有名的溫泉區,可說是帶動全台灣觀光的最佳自然資源,因為五十年的日本統治,將「泡湯」文化從日本帶至台灣,如今,我們在上述的溫泉區中,大多可以看到許許多多的溫泉飯店、湯屋的設立,連帶的,經濟發展、人口稠密等現象也就逐漸的出現了。

  由於台灣許多溫泉都在河畔流出,因此,溫泉區在河畔的開發也成為難以避免的事情;去年(2008)辛樂克颱風來襲時,中部的廬山溫泉區,塔羅灣溪暴漲沖毀數棟溫泉旅館的畫面仍歷歷在目,不到一年的時間,莫拉克颱風(野地旅0176莫拉克颱風)帶來更多、更集中的降雨,東埔溫泉、寶來溫泉、金峯溫泉、不老溫泉等都難逃一劫,相較於這些溫泉區,知本溫泉的災害較小,卻最令人印象深刻,在知本溪南岸招呼客人長達三十年的金帥飯店,不敵洪水的掏刷,應聲倒下,這一幕,在媒體上一再放送,也讓台灣人民心頭一再淌血。

  時隔將近一個月,我們藉著到鹿野看槽溝開挖(野地旅0185鹿寮線形槽溝開挖)的機會,來到了知本。我們花了三、四個小時在這邊四處看看,希望能夠用地理學(更精確的說主要是地形學)的觀點,找出金帥倒塌的原因。在這裡必須先說明,任何事件都是很多內部、外部的因素綜合發生且交互作用後,所產生的結果,我們利用地質、地形等條件,述說這件事情的前因後果,可能仍有爭議,這部分需留待學術研究成果出爐,或許才比較有定見,這邊只簡略提到我們當天考察時所見所聞。


  *金帥飯店就位在本照片左側的空地,土方已經回填完成。


  *知本溪溪床嚴重淤積,有許多巨石被沖下來。


  *溪床淤積。


  *知本溫泉區附近地形圖、空照圖疊圖。河階、高灘地範圍參考楊貴三老師之立體像對判釋結果。(FT為河階,FT1高度最高,河階一般不受現行洪水事件影響;FP、FP’是高灘地,為洪水可能影響區)

  從地理的角度來看,金帥飯店的倒塌,姑且不論其建築之穩固性,從自然環境的角度切入,可以從上圖中看出,此處知本溪的河道略呈曲流,曲流其中一項特性即為「凸岸堆積、凹岸侵蝕」,上圖中的崩塌地、遭掏空護岸以及金帥飯店一待均為凹岸,故洪水侵蝕掏刷河岸導致山坡地崩塌、護岸掏空確實有其自然環境上的因子存在。那下一個步驟,便是要了解「曲流為何會變成現在的樣子」!

  為了解決此一問題,我們決定向知本溪的上游前進,在不遠處的一個轉彎,我們在河床旁邊看到幾棟房子,這些房子距離河道,比金帥飯店近了很多,也位處於凹岸,卻在這次洪水中全身而退,正當我們好奇時,發現這些房子與河道之間,有綠色片岩的岩層露頭,根據李思根老師描述,綠色片岩十分堅硬,剛好保護住了這些房子,也連帶的讓河水在此轉往東北流去,我們推測,這是此地曲流形成的第一個可能原因,也因為水往北流去,以這次洪水便沖出了一塊崩塌地。(上圖「綠色片岩露頭」位置)

  接著我們要去看看為何河水在過了一小段距離之後,又改向東南流去,於是我們來到知本溪的北岸,發現北岸有非常多非常巨大的岩石,推測應該是落石,大小已經大到一般土石流可能也無法搬運。這些巨石分布在知本溪往東南流的轉折處,推測可能是造成其改向的原因之一。(上圖「巨石」位置)

  這個改向,直接導致河流的現行河道在知本溫泉區附近是偏南的,也讓知本溫泉區形成了曲流凹岸,在史無前例的洪水中,這個凹岸不斷的被沖刷,強大的水流造成邊坡護岸的快速掏空,並且毀壞了護岸,並在此後繼續掏刷,終於,無情的洪水逐漸逼近金帥飯店,掏刷出一個深約四層樓的大洞(河道疏濬工人口述),金帥飯店的地基開始不穩,建築體開始傾斜,最終不敵重力作用,倒入洪水中。


  *從溫泉橋上看知本溫泉區,照片左側紅色建築前方即為金帥飯店,現已投下大量消波塊,預防可能侵台的颱風帶來豪雨再次沖刷,並人工導流至河床北側。


  *綠色片岩露頭(河床中的岩塊),堅硬的保護了一旁的建築物,且可能致使河流轉向北流。


  *河流轉北處,在洪水時侵蝕山腳,形成崩塌地。


  *可見到綠色片岩露頭造成曲流的可能性是極大的。


  *河流凹岸處的巨石之一(照片右半),其體積之大令人咋舌。可能是導致知本溪在此又轉向南流的因素。


  *轉向南流後,知本溫泉區護岸底部掏空的情形。

  大概解決了曲流的問題之後,老師們又注意到,溫泉橋北方處,有河階的分布,此河階為知本溪的一條支流在匯入知本溪時,所形成的沖積扇,後來又因地殼隆起而升高。在這片沖積扇的「壓制」之下,河水基於「水往低處流」的重力原則,流路偏南是很正常的事情。講到這邊,或許各位已經覺得金帥飯店所處的位置,可說是「先天失調」了。

  除此之外,我們此行正好巧遇金帥的負責人,從他的口中得知,他認為在巨石處的一個引水渠道工程所建的堤,也是引導知本溪水偏南流的因素之一,而我們現場看了一下,也覺得此工程非常有可能是讓河道偏南的另一個可能因素,至此,人為開發所造成的影響又再次浮現。這個引水渠道,起初建造是為了灌溉知本溪以北的平原農田,但由於使用率低,現在的水多用作河北岸的親水公園使用。此外,附近生態工程遭受洪水破壞嚴重,也被質疑施工不當或應用錯誤,導致河岸掏空嚴重。


  *引水渠道的砂土堤。


  *此堤可能引導水流向南靠近知本溫泉區。砂土堤盡頭附近即為巨石所在。

  總而言之,此次金帥的傾倒,非常有可能是許多長時距因素(曲流形成、沖積扇壓迫河道)以及短時距因素(渠道開發、護岸工程的應用失當)交互作用所形成的,當然還有很多因素,諸如「史無前例的大雨」、「建照核可的機制」等等,都是造成這個事件的因素之一。

  此行,我們正好巧遇加拿大環球衛視的記者來此,在英國取得博士學位的沈老師便在徵詢李思根老師和楊貴三老師的同意之下,簡單的接受了採訪。全程說的當然都是英文,沒聽懂幾個字,但我們仍能從這些外國朋友的臉上,發現他們的驚訝。同時,稜翔學長和我則與金帥負責人簡單的談了一下,看著金帥負責人那激動的神情,就呼應了老師在接受採訪時所說的:「這是一個悲劇而不是有趣的事情。」

  金帥負責人很沉重的說,他其實一開始就注意到我們這幾個外來者,我們在事件發生地探頭探腦的,讓他感到些許不安,原因在於之前曾有其他大學的學生,來到此處照相,他想問問這些學生的意見,沒想到這些大學生卻直接了當的告訴他:「你們本來就不該建在這裡啊!」

  或許我們在平安無事之處,可以冷靜的看待事件,並分析說此處的天然環境確實不適合開發建案,但這是他們的錯嗎?我蠻喜歡舉一個例子,就是1963年之後,一批統治者的御用學者做了許多開發海埔新生地的研究,並鼓勵開發,在這種經濟唯一導向的思考中,邊際土地的開發成了台灣某個年代的潮流,除了海埔地,河灘地、山坡地等的開發也是一樣的,在當時的政治社會中被賦予了「拓荒」的偉大精神,金帥飯店於是興建,過程中完全合法,包括地基、建築評估等都符合「當時」的法令要求,而這些合法的作為卻產生莫大損失之後,若你坐在冷氣房中指責開發者的不是,難道不覺的太超過了嗎?

  系上的蘇淑娟老師在資源與區域規畫的課程上說,「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文明象徵」,在某個年代中,我們盛讚了天橋與地下道可以讓行人免於車禍,然而,現在我們會說這些設施是對殘疾人士、老人家極度不友善;社會中的各種開發也是一樣,在金帥興建的年代中,振興經濟與拓荒精神都是受到讚揚的,而所謂的環境保護、生態保育等觀念則是在更近代時才出現的。在地理或歷史的研究中,最忌諱的就是「以今日眼光,看昨日事件」!

  離開知本前,想起金帥負責人「我將再起」的豪語,我們看不出他在「傾家蕩產」後的落魄,而看到他為了生存而作出的奮鬥,為權益而作出的努力,我想,災區最需要的,不是指責,而是傾聽吧。不多說,因為下一個時代,仍不知會發生什麼事情,下一次事件發生在哪裡,我也不知道,但我知道,身為地理人,除了對環境的認知之外,更不能缺少的,是對人群的關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絕推銷、商業行為、情色與謾罵字眼,違者將逕行刪除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