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0年10月4日

野地旅0201:天母水管路初探[台北士林]

地點:台北市士林區天母水管路古道
日期:民國九十九年一月九日
性質:社會學習領域概論期末考察(指導老師:蘇淑娟)

---------------------------------------


  *天母水管路古道一景。

  台北附近的郊山登山步道眾多,天母地區也不例外,其中以天母古道-天母水管路系統最為著名,天母古道為溝通天母和陽明山區的道路,而水管路則是建造湧泉輸送管路時所開闢出來的維修道路。大正十四年(1925)時,台北地區因人口漸多,原有的公館水道系統(現今的公館自來水園區一帶)逐漸不敷使用,於竹子湖與紗帽山南麓發現乾淨湧泉,因此修築「草山水道系統」,成為台北的第二套自來水系統,從紗帽山往南,經過數條水管橋、調整井等設施後抵達三角埔發電廠,民國92年指定為古蹟,為台灣第一個「系統性古蹟」,至今仍有部分設施在使用、供水中。該系統往下延伸,可至今日陽明自來水分處後方的「圓山貯水池(見野地旅0113圓山水神社)」,並經過明治橋(後稱中山橋,已改建)送往台北市區。

  我們從天母的山腳開始登山,坡度挺陡的,走起來不免有些氣喘吁吁。石階大多已改由花崗岩鋪設,少部份路段則仍由石英砂岩(可能是奇哩岸石吧)鋪設,沿途路邊都有藍色的水管,為今日所用的「水管路」,繼續沿著步道上行,可看到黑色的粗大管線,這是舊時的水管路,今天裡面也還有水流,不知功能為何就是了。我們的終點在調整井,因為還要趕往其他的考察點,因此最為精華的水管橋、水渠、水源井等也都無緣得見,因此今日只能算是初探。

  從海拔約三百公尺的調整井起,開始調整水位,然後利用粗黑的大水管讓水直衝而下,至海拔約九十公尺處的三角埔電廠,進行水力發電;今日發電功能已經停止,不過我們仍能憑弔這套系統在數十年前,對台北民生的重要影響。此外,更不能忽略的是天母的「草山水道聯盟」的保護,使得此處雖為熱門登山景點,卻能保持著無比的清潔,我甚至還在一旁的小水澗中發現了陸生螃蟹,可見水質之清徹。

  僅花約兩個小時,便可來回天母到調整井的路段,不過膝蓋不好或者年老體衰者,還是建議從文化大學的方向走走平坦路段就好了。其餘有關水管路的資料,網路上不勝枚舉,就讓大家自己去探索吧。


  *水管路古道入口處的老榕樹。


  *入口造景。


  *剛開始的一段步道,我個人認為最有古意的一段。


  *清澈的水中發現了螃蟹。


  *半路上的一個湧泉池,不過應該與水道系統無關,純為灌溉附近的小片農田。


  *很陡,在路上休息一下。


  *粗黑色的大水管,隆隆水聲仍清楚可見。


  *成雙成對,不是看情侶,是看兩條水管;黑色的是舊水管,藍色的是現在在用的水管。


  *調整井。


  *回到山下登山口右側,有三角埔發電廠,關閉中。原為迷彩色,光復後漆成白色,僅存三角埔發電廠字樣為迷彩。


  *隱約可見發電廠的字樣。

  很多今日封閉的地方,在三月底的「天母水道祭」將會開放並有專人講解,醉心於這一套迷人系統的夥伴,不妨可以去參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絕推銷、商業行為、情色與謾罵字眼,違者將逕行刪除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