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0年12月21日

野地旅0314:柴山大道、少女峰與柴山南三角點連走[高雄鼓山]


  *少女峰頂看柴山海岸,因為海霧的關係,真的是海天一色。

  趁著要替外婆慶生的機會,我來到睽違已久的高雄,還記得先前某次到高雄市自助遊時,於公車上聽到柴山海岸的美景,就嚮往不已,於是訂下這次要爬柴山的目標。一如平常我在台灣北部登一些郊山古道,在行前總要先閱讀一下諸多登山前輩們的紀錄,尤其是要找到地圖,天知道柴山之路難尋至極,有簡略到看不懂的地圖,也有複雜到看不懂的地圖,但一貫特色就是缺乏有效的等高線。沒有了等高線,我很難在登山途中判別自己走到哪裡去了,也無法預期接下來可能會遇到什麼難度的山徑,於是我退而求其次,找找有沒有高雄的朋友願意帶我去柴山三角點走走,果然,人在中山大學讀研究所的俊男就這樣自告奮勇地出現了。

  柴山,在地圖上名為高雄山,舊名打狗山,又稱壽山、萬壽山,名字多而紛沓,而根據山友所整理出來的柴山路線圖,更是密密麻麻有如蜘蛛結網;令我納悶的是,柴山頂部為軍事管制區,怎麼會有這麼多山徑?軍方在柴山步道系統最大的作為就是,把一些山友所留下來的指標全部拆掉,因此本來就已經很複雜的柴山山徑,更顯得錯綜複雜有如迷宮了。還好俊男有登過柴山,心想跟著他走應該不會出問題吧!俊男提議從中山大學文學院後方起攀,先登少女峰看海,再登柴山南三角點看整個高雄市風景。心中興奮之餘,不免又想:「奇怪了,好像要穿越軍區?」那種在馬祖被阿兵哥到處監視的回憶湧上心頭。

  時間來到十二月十八日當天早上,在中山大學「側門」萬壽山隧道東口與俊男會合,這才發現神通廣大的俊男居然找到了一張有等高線的地圖,頓時放下心中的一塊大石;研究了一下這張地圖所畫的登山步道系統,決定先往海邊的柴山大道走一小段路,看看海岸地形,再尋山徑上山。


  *本次環狀路線,由最左下角靠近海水域場處起順時鐘前進。底圖為1/25000經建版地形圖。

  柴山大道其實只是條窄窄的雙向道路,我們走在上面與呼嘯而過的車子擦肩,還有點危險,不過與台北市相比,這種山逼海的景色,果真是台北市人民無緣的福分(除非哪天再次形成台北湖),走著走著,俊男指給我看少女峰大概的位置,其實我分辨不出是哪個點,但我注意到了柴山西側接近山頂處,大多有一片光禿禿的陡崖,心中不由得一凜!柴山西側臨海處有高約30公尺的海崖,接著一直到約200公尺高處為緩坡,而200-300公尺之間則是很陡的陡坡,甚至出現斷崖的地形,有趣的是,柴山山頂相當平緩,因此有大片的平地充作軍營之用。我並不清楚這樣的地形是如何產生的,但推測可能是海階地形吧。

  這天天氣相當不錯,步行一段時間後,我們抵達了所謂的觀海平台。其實這個平台可以說是個廢棄的小看台吧,就在我正準備靠近看海時,才發現崖上坐了幾隻台灣獼猴。柴山的獼猴是有名的惡名遠播,俊男要我把水收好,免得被搶走,我掛在身上的東西剩下相機,心想若牠衝上來搶我相機,我肯定是會狠狠地揍牠一拳,不過這邊的猴子似乎無視於我們的存在,只是靜靜地坐在海邊,一動也不動。

  此處海水湛藍清澈,讓我聯想到宜蘭的烏岩角(野地旅0293烏岩角),也是這樣的湛藍清澈。由於整座柴山是珊瑚礁岩體,以碳酸鈣為主要成分,大量碳酸鈣溶於海水中,會使得海水折射率改變,因此顏色變得較淺、較白,此外也會讓紅光的散射增強,因此變得更為湛藍,柴山海岸如此,烏岩角海岸也是如此。


  *柴山海岸,遠方為柴山漁港,據說景色也是一絕。


  *海崖上的獼猴。


  *往南遠眺高雄港。


  *抬頭看看少女峰,我覺得這種山勢一點也不少女啊!


  *湛藍的海水,跟烏岩角真的很像。

  根據地圖,在觀景平台應該有一條登山步道可通往少女峰,然而在軍方的傑作下,我幾乎是找不到入口在哪。其實我有注意到某處用紅色漆了一個箭頭,但問了停車在那邊的人,卻也是一問三不知,此處人生地不熟,還是不要冒險,於是折回中山大學文學院後面的登山口。剛開始還算好爬,人也不少,景觀上則呈現熱帶季風林到亞熱帶闊葉林間的過渡;植被分層明顯,上層為高大闊葉樹(此處以樟科榕屬、相思樹等居多)與許多藤蔓,中下層為灌木與耐陰的草本植物與灌叢,林內鬱閉陰暗。

  天氣其實蠻熱的,走在密林中又不太有風,俊男很快地就感到略略不舒服(後來也吐了,應是身體狀況不佳所導致),我們又逐漸接近陡上,行走速度是越來越慢。這一段路坡度大致上都超過50度,甚至有些路段將近70度,必須手腳並用,加上這些珊瑚礁岩已經被登山客的鞋子磨的滑溜溜,得小心行走,但還不算太困難。沿途偶有一些開闊處,可以看看柴山海岸、吹吹涼風。大約緩步走了一個小時,抵達了少女峰半山腰處的一個展望點,此處海拔大約是200公尺高。


  *陡上,還有從珊瑚礁岩中鑿出的步道。


  *這裡的陡上一點也不輸柴山另一側的好漢坡。


  *眺望高雄港口。


  *眺望柴山海岸,右為柴山漁港。


  *在半山腰處看柴山海岸,可以看到整個山坡是屬於凹坡,上陡下緩。

  過了展望點,再努力一下便攀上一個泥土空地,稍事休息並與其他山友聊聊天後,繼續出發前往少女峰。從此段開始似乎是進入了柴山山頂較平緩的區域,景觀也為之一變。方才登山陡坡處草木較為稀疏,景觀也較為開闊;但在這裡則完全換了一種樣貌,地形上,整片的珊瑚礁岩出現了許多小型峽谷,多有什麼一線天、龍谷之類的稱號,推測這些小峽谷可能是原本珊瑚礁生長的空隙,後來抬升至海平面以上之後,這些形成於更新世晚期(約距今七萬年左右)的珊瑚礁岩開始受到地表的外營力侵蝕,雨水順著原來珊瑚礁生長的空隙流動,進一步溶蝕了珊瑚礁岩(石灰質岩石易受弱酸性的雨水溶蝕),因而使得這些溝谷越來越深,而風化作用再使得珊瑚礁岩形成小碎屑,化育為土壤後堆積於溝股底部。

  這些溶蝕溝谷最終形成了一個低濕、保護植物不受海風吹襲的凹地,因此出現了許多喜濕的植物,因位處熱帶,雨量也豐沛,在此分布最多的榕樹便生長的相當快速而茂盛,枝條橫向生長,而氣根向下扎至土壤中後加粗成為支撐根,看起來好像有許多榕樹,但實際上全部株株相連;在這邊有所謂的九盤龍、八盤龍,以形容此處榕樹好似許多條龍在此盤繞,與恆春半島的社頂公園中的榕樹,有異曲同工之妙。走過一大片珊瑚礁溝谷,最後攀上一片不是很明顯的岩壁,就來到了山頂,植物又少了,整個豁然開朗,見到兩根水泥柱,上面寫著少女峰,沒錯,少女峰頂到了,而九盤龍在少女峰之後,受到少女屏障而免受風吹。


  *離開陡坡,進入一大片的珊瑚礁溝谷。


  *珊瑚礁溝谷。


  *還要鑽過珊瑚礁岩洞呢!可以見到溝谷底部都有風化泥土的堆積,成為植物生長的重要支持。


  *少女峰頂,也是珊瑚礁岩,後方有軍方雷達站。


  *俯瞰柴山漁港與當地的小聚落。


  *眺望高雄港北口。


  *看整個柴山西坡,蒼翠蓊鬱,真的是高雄都會區的一塊寶。


  *下少女峰,直接下切到一個深溝中(左);溝谷岩壁上也有榕樹伸長了根要搆到底部的土壤,吸取養分。


  *溝谷中陰暗潮濕,生長許多種藤類。


  *珊瑚礁岩壁上長滿了生長在陰濕處的蕨類,以及榕屬植物的根系。


  *九盤龍,盤根錯節,令人眼花撩亂。


  *九盤龍,眼前所見的,都是同一棵樹,而我人站在整個九盤龍的正中央。

  離開九盤龍,沿著沒有任何標示的小徑繼續前行,不久就會經過軍方所設的蛇籠刺網,此處已經被剪斷(不曉得是誰剪的就是),可以順利續行,不久後抵達戰備道路,往左(上坡)通往軍營,往右則通往砲陣地,取右,走了一段路之後,遇到守衛的阿兵哥,很親切的指示我們從營區旁邊繞過去,路的終點就是炮陣地,陣地左側有小徑可至山頂,此處便是俗稱南三角點的柴山山頂。

  這個三角點是高雄市政府所設的主控點,為民國八十八年所設,編號3203,展望極佳,今日空氣中霧氣甚濃,往北看到左營仍是綽綽有餘,往東盡是些我不認識的地方,是一望無際的平原,我猜想展望佳時應該可以看到中央山脈,往南則整個大高雄都會區盡收眼底,高雄港也一覽無遺,無怪乎會將砲陣地設在此處,守衛台灣最大港。

  柴山名列小百岳,如此好的展望,怎麼會只用一個主控點來代表而已呢?早期台灣在地圖測繪時,採用四等三角點(控制點)三角測繪,其中展望最佳的,會被設為「一等三角點」,諸如前陣子我剛探過的土庫岳(野地旅野地旅0313更寮古道、土庫岳、栳寮古道環形)、燦光寮山(野地旅0312草山戰備道與燦光寮山)、大棟山(野地旅0306大同山、青龍嶺與大棟山連走)均屬之,每個一等三角點間距離約為40公里,將全台灣劃分成多個三角形,是測量台灣的最高基準。此處原有一個高雄山一等三角點,然而據說山頭早幾年前已經崩掉(在石灰岩區確實有這樣的可能性),所以高雄山的一等三角點與一旁的另一顆三等三角點都已經遺失。

  回到電腦前比對一下,現在的主控點高度大約330公尺,而原來的一等點位置為355公尺,那這樣子崩下來的山頭相當的大,為何我在查資料時總沒有什麼描述?還是軍方神通廣大,消息都沒流出去呢?


  *從南三角點往左營方向看,照片中間偏左的小山丘是半屏山。


  *愛河與高雄大都會。


  *八五大樓(左)與高雄港。


  *縮小來看,幾乎整個高雄盡收眼底。


  *高雄市編號3203主控點。

  離開主控點,我發現基點下面就有一條步道,不知通到哪裡(後來發現應該是直通好漢坡),我們退回砲陣地,從路盡頭的另一側離開軍營,繞出軍營後,很快抵達了高雄市政府妥善規畫好的步道系統,到了此處,再也不用擔心迷路。大多數的山友都在遇到第一個叉路後,選擇往長春亭的方向下山,此一方向雖繞遠路,但坡度較緩;我和俊男則選擇由好漢坡下山。眾位山友見到我們要從好漢坡下山,紛紛好言相勸,但我們還是往好漢坡去,是不是正因為我們也是兩條好漢(只是方向跟人家不一樣)。

  下好漢坡,一樣要注意那些被登山客磨的滑溜溜的珊瑚礁岩,一個不小心就有可能被突起的礁石給絆倒,膝蓋走久了會有點痠,而且幾乎是直線陡下。我當了個反方向的好漢,自然也想看看其他「正常」的好漢是走什麼路,於是一回頭,心中大驚。原來下山時可以將每一顆礁石都看得很清楚,因此覺得路好像沒那麼難走,但上山時,卻只能看到礁石的下方,加上視角的關係,好漢坡顯得更陡了!所以今天在這裡,充其量我也只是個假好漢。


  *好漢坡下山,看起來還好。


  *回頭一看,原來好漢坡上山是這麼恐怖。

  離開好漢坡不久,抵達七蔓站,是一個供人休息的涼亭,也有不錯的展望;此處有志工燒決明子茶供來往山友飲用,頗為貼心。我們也各喝了一杯,看看附近的猴子打打鬧鬧,隨即往壽山動物園的方向下山,結束今日的柴山行。


  *七蔓站。

  爬完了這趟柴山,深深覺得高雄人擁有這個天然寶庫真的很幸運;居住在台北,其實也有這樣的資源,相較於高雄的珊瑚礁,台北自然就是大屯火山群的地熱景觀;一南一北相距約三百公里而已,更碰巧的是,北部有國家公園保護與管理,南邊則是軍事管制區長期隔離,兩者都孕育了豐富的生命,也保留了獨特的景觀,真是全台灣人的福氣。這些地方,地景、生態與一般人最關心的風景都是如此的美麗感人,值得大家用心去品味,並且集眾人之力,保護這些自然資源,讓我們的後代子孫也有這個福分,能夠享受到這樣的心靈沉澱。



一、參考資料
1.農委會林務局-自然資源與生態資料庫-台灣的森林型
2.JJ的山水簿-南壽山新視界 - 續 (2010/06)
3.柴山舊路之旅-古道的地質和生態


2010.12.18造訪
2010.12.21完稿

2 則留言:

謝絕推銷、商業行為、情色與謾罵字眼,違者將逕行刪除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