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
2012年6月24日
野地旅0462: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御遺蹟與仰皇猷石刻[基隆中正]
*基隆復興館(清朝舊海關)旁的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御遺蹟紀念碑。
清光緒二十一年,明治二十八年(1895),清朝派遣李鴻章等人至日本馬關港,與伊藤博文等人議定簽署《馬關條約》,將臺灣、澎湖等地區割讓與日本,從此臺灣進入日本統治的半個世紀,而臺灣的命運也自此和清帝國(甚至是後來的中國)走向了完全不同的故事軸線。
同年五月,臺灣民主國成立,推舉唐景崧為總統,由各地義軍為主要武力,抵抗日軍的接收。而準備接收臺灣的日本近衛師團,接獲海軍大將樺山資紀(首任臺灣總督)命令後,很快的在陸軍中將攻臺司令官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的帶領下,從澳底登陸,並在十日之內便攻下臺北府城。從登陸到進入臺北城,是日軍「乙未攻臺」中最順利的一段日子,雖然如此,已有少數士兵戰、病死,因此在基隆的三坑有「軍人軍屬火葬場之碑」、「近衛師團戰死者之墓」(見野地旅0461月眉山西國三十三所觀音靈場初尋)以及在三貂嶺戰死的「陸軍步兵少尉正八位松田篤三之墓」。
能久親王隨後續領近衛師團南進,但遭遇了不少抵抗,最終死於臺灣(無論是日本官方記載的病死於瘧疾,還是臺灣民間傳說的戰死)。由於能久親王是日本統治臺灣初期的重要人物,又具有皇家色彩,因此在死後被神格化,於能久親王「終焉之地」建立臺南神社,並將其「薨去」之日訂為臺灣唯一官幣大社臺灣神社(野地旅0112劍潭古寺)的例祭日,加上澳底登陸紀念碑。上述三處在昭和八年(1933),被公布為第一批「國指定史蹟及天然紀念物」中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紀念地,兩年後也將北白川宮曾駐足的大小之地,建立紀念碑,通通列入最高規格的紀念史蹟,至昭和十六年(1941)止,共有38處北白川宮御遺跡地。
*基隆清代舊海關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御遺蹟所紀念碑位置。
今日中正路與中船路交岔口旁的「復興館」,在清朝時期是基隆海關衙門,北白川宮能久親王曾在此地駐紮數日,因此被列入御遺蹟地立碑紀念。昭和八年(1933)基隆市尹「桑原正夫」為表彰能久親王之功績,於駐紮地舊址旁建碑紀念,同時請臺北帝國大學總長「幣原坦」題寫「仰皇猷」三字,刻於御遺蹟地後方的山壁上,展現「仰慕親王風範」之意。隔年,海關舊址改建為鄉土館,展示與基隆有關的史料、典籍、以及民俗文物,以因應昭和十年(1935)的臺灣博覽會舉辦。可惜民國時期鄉土館缺乏管理,文物流失嚴重,建築物拆除改建海關宿舍,即今日的復興館。
*解說牌上的紀念碑老照片(左);紀念碑今貌(右),可見缺少了一些元素,如碑旁的石柱和銅質碑文牌。
*紀念碑背面,原有碑文已被破壞(左);紀念碑正面,碑文亦被破壞(右)。
*紀念碑細部,以洗石子工法加上許多轉折手法,簡單的線條製成俐落大方的碑體。
*一旁解說牌的內容,這才發現立碑日是我生日當天(當然比我早了54年)。
*紀念碑所在處遠照,左側建築為復興館,紀念碑在復興館旁,後方山體高處樹木稀疏處,即為「仰皇猷」石刻所在。
*把照片放大,可隱約看到由右至左的「仰皇猷」三字行書石刻。
看到了仰皇猷石刻,這趟北白川宮御遺蹟探尋之行對我而言,可算是圓滿了。來來去去基隆幾百回,第一次知道這裡有石刻題字,令我驚喜,更令人驚喜的是它居然能躲過蔣介石去日本化的政策毒手,或許是這個位置太難以抵達,當時的官方無力處理吧,反而留了下來成為一個直的紀念的史蹟。不過反過來想,日本人當時為了把這三個字刻上去,應該也是費了很大一番工夫,但日本人上的去,民國政府的人也沒理由上不去,或許差別就在日本人的龜毛與執行力吧。
此外,特別強調一下,很多部落客參考了網路資料之後所撰寫的文章,將「基隆市尹『桑原正夫』」的名稱寫成了「基隆市『尹桑原正夫』」,不要再幫他改名字囉!
一、參考資料
1.臺灣大百科全書-北白川宮紀念碑
2.我的赤腳旅行‧My Barefoot Travel-[日治遺跡][碑碣][基隆]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御遺蹟之一。仰皇猷
2012.05.13造訪
2012.06.24完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絕推銷、商業行為、情色與謾罵字眼,違者將逕行刪除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