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0年10月3日

野地旅0194:烘爐地南山福德宮[台北中和]

地點:台北縣中和市興南路二段399巷,南山福德宮
日期:民國九十八年十一月一日
性質:考察

---------------------------------------


  *烘爐地南山福德宮前一景。

  區域與觀光學程的規劃課這學期有種放牛吃草的感覺,當大家都不曉得要以哪裡為主題時,同組的智堯提議了中和南勢角烘爐地的土地公廟,特色很夠,在我們經過了一週的思考與討論之後,便決定以烘爐地為主,將附近的區域列為我們的「規劃基地」。基地範圍大致從山下的福德橋開始,至風爐塞山稜線為止,約有一平方公里,境內最大特色就是廟宇非常的多,其中以南山福德宮最為知名,是著名的求財地點。由於宗教這層關係,我們將規劃案命名為「烘爐地財富園區計畫」,期望能夠打造一個讓中和居民,甚至其他地方來的人,都能擁有財富、享受財富並且認識財富的園區;在我們的規劃中,財富並不只是錢,包括此地著名的夜景、森林的空氣、登山步道、歷史文化等公共財,並期望能夠成為「中和代名詞」。

  上面的規劃案只是個作業,雖然我們很想把它變成真的。撇開作業不談,我們今日造訪烘爐地最主要是為了深入認識環境,若說要有個主題,那就是寺廟。我們今日以南山福德宮為主,隨後去了竟南宮和南山觀音寺,並且開車在其他地方晃晃。

  由於這是我第一次開車到中和,有點像是無頭蒼蠅般亂開(地圖不曉得擺到哪裡去了),還好有找到集合地福德橋,跟組員智堯、潁婷、稚淳、雅萱會合,便驅車從興南路399巷蜿蜒上山。這邊的路不窄,但很有加里山山脈北側山路的特色,就是超級陡(跟汐止基隆河以南的勤進路、水源路等相似),有一點「小九彎十八拐」的感覺,一路上車子不少,不過也沒多到像我的想像一般,可能是因為下雨的關係吧。公路快到頂,會來到一大片停車場,在此停車後,從烘爐地的地標,碩大的土地公塑像旁的樓梯上山,階梯非常的陡,走起來略感大腿痠痠的,很有瘦身或健身之效(符合我們計畫中的「健康資產」一項),沿途花木扶疏(不過人工居多),配著極佳的視野,走起來累歸累,倒也不無聊。


  *九彎十八拐的山路。


  *南山福德宮山腰的停車場,再往上仍有其他停車位。紅色建築是圖書館!


  *全台灣最大的土地公塑像,北二高上可以看到。


  *爬樓梯,大腿會痠。


  *不久來到南山福德宮的山門。

  福德宮的山門顯現出了這間廟的氣派,人潮絡繹不絕,十分興旺。根據廟方資料,南山福德宮始建於清乾隆初年;雍正十二年(1734),當地墾戶呂先華(呂德進)立三塊石板供奉之,後香火日漸鼎盛,在民國四十一年時由信士游興仁在原址改建小廟;民國五十六年再度整建,並於民國六十年初完成了今日所見之正殿,隨後完成聯外道路、登山石階步道、活動中心、停車場、圖書館等。我對於當時開墾南勢角的呂氏,怎麼會大老遠的跑來山上拜土地公,其實是頗為懷疑的,在雍正年間,南勢角地區靠近山區,更別說烘爐地就在山中,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時,烘爐地的山區仍在土牛溝(野地旅0002土牛溝0102再到土牛溝)之外,依據楊廷璋之劃分,南勢角溪一帶河谷應為平埔族之開墾地,而山上仍為生番,且是剽悍的泰雅族部落。乾隆五十五年(1790)林爽文亂後,福康安重定番界至山腳,烘爐地仍為泰雅族出沒之處,有漢人的土地公廟確實是非常神奇的。

  若說年代無誤,那最有可能導致漢人無論如何都要在此建廟祭祀土地公的原因,就是此處的絕佳風水了!南山福德宮所在的位置,群山環抱,背有靠山(風爐塞山),前有水流(新店溪),兩側各有一稜線,並各有凸出山頂,與福德宮所在之地互為犄角,三足鼎立如烘爐,故得烘爐地之名,又取其「火旺」之意,在烘爐的風水之地,保證家族興旺!因此在這裡供奉看管土地之神,似乎也就沒那麼弔詭了,況且廟址下方,聳立著地理師稱為「火母」的巨石,象徵烘爐之火生生不息,風水極佳,是為一處難得的福地。。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由於烘爐地坐南朝北,等於是「背陽」,因此,烘爐地為陰地,死人住在這裡才旺,活人可一點也不會旺。結果論來看,呂先華在此供奉土地公的結果,讓呂家在中和成了數一數二的大姓(僅次於游姓),或許家族真的因此而興旺了!

  南山福德宮經過這兩百多年的歷史,如今早已旺到令人匪夷所思的地步,我在台灣各地看過幾個很扯的土地公廟(例如九份的福山宮),卻都沒有南山福德宮這般「人潮洶湧」,僅有一間足可匹敵的土地公廟是竹山紫南宮(野地旅0058紫南宮),兩者都以求財聞名,也都發展出了一些很特別的求財儀式,像在紫南宮要摸金雞母、土地公銀行借發財金,在南山福德宮則要摸金元寶、摸金土地公用大錢換小錢(丟10元進去會吐出1元發財金),都很有特色。當然免不了一定要拜一下,南山福德宮的格局其實不大,扣除其在山坡地上加蓋的三層建築物,主殿前有拜亭(說穿了是鐵皮頂),殿內有小廟,推測主殿為民國五十六年所建;除此之外,絕對不能漏掉的是主殿後方的老廟,格局更小,走的地方僅能容一兩人通過,參拜必須排隊,於是我們也燒香跟著排隊,後方小廟略顯古意,但與我在北台灣各大古道所尋得的日治時期古廟相比,仍可看出是近代建物,推測應該是民國四十一年所建。


  *福德宮步道對面山坡上,從一大片的「先人國民住宅」,便可知此處的旺。


  *南山福德宮底下的三層建築,規模不小。


  *金土地公。


  *金元寶。


  *虔誠的信徒。


  *正殿前絡繹不絕的參拜人潮。福我黎民匾是陳水扁贈,頗有諷刺之感(果然走偏財)。


  *參拜順序。


  *後殿老廟,小巧可愛。

  參拜完後,我們在一旁的飲食部解決午餐,我吃了一盤炸臭豆腐和一碗丸子湯,另外其他人有點個「養生湯」,老實說我不知道它哪裡養生,非常的油啊!就在吃東西時,鋒面雨陣陣而來,吃完了東西反而覺得更冷。時間接近中午十二點,有一團衣服上都印著「玉山菊花園」字樣的團體也來此吃東西,見十大桌可能不夠坐,於是我們讓位,並在附近的登山步道走走。廟旁有登山步道往風爐塞山山頂,據說只要十餘分鐘就可以來回,今日下雨,改日再來。照了幾張相,此處的展望實在是很好,根據我在規劃報告中所製作的視域圖分析,可以看到七星山、關渡、樹林和南港,而此處的夜景也是一絕,晚上常有遊客上山看夜景,人應該不少(看不到的應該也不少)!告一段落後回到停車場,要繼續前往其他廟宇看看。

  開車速度很快,不一會兒來到竟南宮,也是間有歷史但建築全新的廟宇,規模比南山福德宮大上許多,不過高度的關係,景致就差了些,此廟主祀呂洞賓等(五姓恩主),另外共祀有釋迦牟尼與孔子,為儒、釋、道三教合一的宮廟。裡面巧遇志工林老先生,為我們簡單講解了廟宇沿革,雖然我對他所說的一些廟宇經營上的事情半信半疑,但從他自報是民國五十年代的建中生,我們就驚訝於他的「才智」!而竟南宮也可求財,但只能求正財(正當經商、賺錢),不能像南山福德宮一樣求偏財(樂透啊、獎券啊…)。未做久留,續往山下行,再到南山觀音寺,是佛寺,繞了一圈,離開。

  烘爐地山腳則有許多神像或相關產業的鐵皮工廠,偶爾可見到幾間古色古香的磚造民宅。不過令我覺得可惜的是,南勢角溪在此溪床已經水泥化,無法親近,看來我們在規劃報告中的「水資產」要好好討論一番了。


  *賣食物的地方,價格以觀光區而言,還可以啦。


  *登山步道入口。


  *登山步道一景。


  *南山福德宮全貌。

  既然是為了規劃而來到這裡,那可以談一些簡單的規劃歷史。台灣在很多年代,觀光區都很有「共同主題性」,我最喜歡舉的例子是「宮殿式建築」,如果大家常去一些老牌遊樂區,像是阿里山森林遊樂區,你就可以發現充斥著宮殿式建築,包括全台灣海拔最高的郵局也長成宮殿式,與當地的鄒族文化格格不入,是很失敗的規劃方式。今天在烘爐地看到了一些令人感到疑惑的規劃,首推,據說為了要增加土地公的威勢,廟方特地在南山福德宮附近放了好幾隻恐龍的塑像,你沒聽錯,真的是恐龍,而且我們一致覺得精緻度在台灣僅次於台中科博館!看起來與這裡格格不入,最多就是讓小孩子大叫一聲「哇!恐龍耶!」

  我左想右看,怎麼樣也想不到土地公為何要增加威勢?土地公在我們的心目中,不正是個慈眉善目的老者形象嗎?而且南山福德宮的巨大土地公塑像也塑造出了這樣的形象,那要恐龍做什麼?另外例如此福德宮的大量香灰無處丟,就有一大部分被棄置山坡地等,都不是個好方法!不過此處也有好的規劃案例,例如此處的路燈,全部漆成金色,且在燈柱頂端有宗教雕刻的樣式、另外一旁還有中和市徽和土地公的照片,我是覺得挺有意思的。


  *恐龍!


  *路燈的模樣。


  *中和市徽和土地公的照片。

  看完了這篇,你是否也想去烘爐地增加自己的財運呢?我覺得竟南宮的林老先生說的好:「偏財不可求,要求正財,自己要努力,不要迷信。」土地公守護這片土地,保護的是這片土地的人的財富,而這財富是環境、是歷史文化,而不一定是真正可以計量的錢財。陳水扁的匾額,在竟南宮與福德宮都有,兩間廟都可求財,陳水扁若好好當總統,不要有非分之想,那麼正財其實是唾手可得的(薪水),然而,偏偏要去求偏財運,雖然富極一時,終究要面對司法的審判,你說,土地公有保佑他嗎?

  想必沒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絕推銷、商業行為、情色與謾罵字眼,違者將逕行刪除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