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1年10月17日

野地旅0404:吳沙墓[新北貢寮]


  *吳沙死後,就靜靜地躺在澳底的角落。

  小時候,常往返於內湖和頭城之間,由老爸開車。我們家的血液中大概流著熱愛戶外的基因,因此開車走濱海公路、北宜公路,甚至大溪產業道路都是家常便飯,是故沿途的景色也還算熟悉,也十分眷戀,所以在雪山隧道開通後,除非趕時間,不然我們依舊很少走那邊。進入地理系之後,開始學會在熟悉的景物中尋找陌生而新鮮的成分,隨著知識與資訊的積累,越來越多值得去探訪的事物出現在我的「出遊清單」中,而位於新北市貢寮區澳底的「吳沙墓」,便是其一。

  吳沙長久以來,在台灣的歷史教育中,被尊稱為「開蘭第一人」,是以台灣的學子們大概或多或少,都聽過吳沙這人的名號,在今日的四結有吳沙紀念館和吳沙夫人墓,而吳沙在宜蘭地區所建立的第一個據點「頭城」,開成寺中則供奉有吳沙的神位(野地旅0249喚醒堂與開成寺)。然而,吳沙墓在哪,我一向只有耳聞在澳底,網路搜尋也都只找到吳沙墓所在的地號,而沒有為人所熟知的地點資訊,縱使吳沙墓被列為三級古蹟,還是讓我在這邊徒勞無功了三回。

  這次在峻鳴的帶領下,終於在繞了幾圈之後,成功地找到了吳沙墓的所在。我們從濱海公路看到澳底衛生所的指示牌處轉向海邊,並在第一個路口右轉,左手側隨即有一條小路向較低漥處前進,看到石碇溪河道時,吳沙墓就在左手側的樹叢之下。


  *黃色圖釘位置為吳沙墓所在,鄰近南邊的石碇溪。

  吳沙並非官員,因此墳墓的形制不大,是可以想像的,但是比起在台北開發的林秀俊之墓(野地旅0308林秀俊墓),卻可說是小得可憐,或許是與吳沙死時,蘭陽平原的開墾根基仍未真正穩固的原因。清朝時期,漢人要入墾蘭陽平原,會遇到相當多的阻礙,比如說地形上的阻隔、泰雅族的出草、蘭陽平原是噶瑪蘭族傳統領域等;早在吳沙之前,乾隆三十三年(1768)就有漢人林漢生入墾被殺;乾隆四十一年(1776)林元旻在烏石港北方的淇武蘭有小規模開墾,但根基不穩。

  乾隆五十二年(1787),已經和噶瑪蘭族從事多年交易,並娶番婦的吳沙,想要進一步拓墾蘭陽平原,遂於滬尾招募大批漢人(漳州人為主)至三貂(約今日澳底一帶)組織,加上時值林爽文事件落幕,番地的事務日顯重要,因此淡水同知徐夢麟便核發墾照與吳沙所組織之墾號,於嘉慶元年(1796)乘船至烏石港一帶,建立土圍,也就是今日的頭城(舊名頭圍)。

  頭圍建立後,噶瑪蘭族人感受到生存領域被侵犯,因而大舉攻擊,吳沙所率領的墾民死傷眾多,包括其弟吳立亦死於此次襲擊;由於噶瑪蘭當時尚非清政府領土,吳沙因而無法得到政府支援,遂後退回三貂。嘉慶二年(1797)噶瑪蘭地區天花流行,吳沙因略懂醫術而施藥救治了不少噶瑪蘭人,遂得到族人信任而再度入墾,並為防止私墾且加強力量,採取了團隊性質的拓墾組織,以十數人為一結,數十結為一圍,形成了嚴密的拓墾隊伍,並且在拓墾駐紮之地,留下了今日許多宜蘭特殊的「圍(城)」、「結」的地名(野地旅0215林彪城聚落)。

  吳沙於嘉慶三年(1798)病逝,葬於草嶺古道沿線的三貂,即今日的澳底,墳前面向石碇溪,背靠澳底聚落。吳沙墓形制雖不大,但莊嚴簡潔,整個墓埕分為二進,墓肩、跪拜石以及后土採用灰漿製成,墓碑與供桌則為花崗石,兩側的墓肩、龍紋以及堂地則砌石而造;供桌前貼有三片彩瓷,為日治時期墳墓修繕常用手法。清光緒十年(1884)政府授吳沙「武信郎」,而修建一次墳墓;昭和六年(1931)再次修繕,成為今日型制,並於墓碑上書「皇清例授武信郎顯考諡春郁吳公墓」;民國七十四年指定為古蹟。今日墓碑、后土仍為早期所留下之古物。


  *吳沙墓主體,為二進式。


  *墓碑,以及兩側的雕龍肩石。


  *墳墓本體與后土(右)的配置關係。


  *墳墓正面。


  *后土近照,為一墓塚式后土。

  吳沙被譽為「開蘭第一人」,但實際上,在漢人入墾前,噶瑪蘭人早已在蘭陽平原安居千百年,漢人的入墾其實是剝奪了噶瑪蘭人的生活空間。在台灣,漢人入墾導致原住民生活空間被剝奪的例子,在所多有,除了噶瑪蘭以外,像是世居北埔地區的賽夏族人,也因為客家人(姜秀鑾為首)的入墾而被迫退入山中;從清領、日治到現在的民國時期,原住民的生存權利其實一直都是相當弱勢,而且一再的被忽略;居住在山地的原住民,必須面對土地嚴重劣化的影響,而平地的原住民更多的是失去了原有的文化傳統。

  吳沙等人入墾蘭陽平原,有其歷史時代的背景,我們或許可以緬懷吳沙勇往直前的精神,但對於族群間的相處,身為現代台灣公民的我們,必須要理解的是,誰才是土地的主人?誰能決定別人的命運?不論原住民、閩南人、客家人還是所謂的外省人或新移民,現在,只要居住在台灣這塊土地上,都是台灣人,應該互相尊重,而非攻訐。

  而吳沙、林秀俊等漢人的「功績卓著」,就放在歷史洪流中,讓世人公允評斷就好。


一、參考資料
1.吳沙開發蘭陽平原
2.台灣大百科全書-吳沙墓


2011.08.16造訪
2011.10.17完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絕推銷、商業行為、情色與謾罵字眼,違者將逕行刪除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