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25日

野地旅0323:五股庄西國三十三所觀音靈場[新北五股]


  *古凌雲寺,後方尖山山勢雄偉。

  觀音山,北台灣著名的郊山,地質史上也是也是台灣重要的火山,更曾經是台灣的宗教聖地,再加上國軍「硬漢」形象加諸在觀音山上,以及二等三角點的絕佳視野,使得觀音山成了北臺灣民眾假日休閒的絕佳去處。觀音山的地名,根據師大地理系陳國章教授所出版的《台灣地名辭典》指出,是因為形似觀音而得名,老實說我的領悟力實在差,不論是從五股方向,還是從淡水方向,從來不覺得觀音山像觀音,至少並沒有天然散發那種莊嚴的感覺。實在不知道觀音山這個地名是何時出現的,至少康熙年間仍叫做八里坌山,不過最晚在明治三十七年(1904)測繪完成的台灣堡圖中,已經明確標示「觀音山」的地名,早於本次探訪的主題「五股庄西國三十三所觀音靈場」的設置年代,因此觀音山之得名應與靈場設置無關,我只能說,古人的想像力真的很好吧!

  「西國三十三所觀音巡禮」,是一種日本關西地區的佛教觀音信仰活動,相傳初設於日本養老二年(唐朝開元六年,718),由長谷寺的德道上人設立三十三處觀音靈場,但當時尚未被世人所接受,直到日本永延二年(北宋端拱元年,988)才由花山院法皇振興,而巡禮開始的時間則大約是在日本寬治四年(北宋元祐五年,1090),至今有將近千年的歷史。西國三十三所觀音巡禮的觀音靈場分布在和歌山、奈良、大阪、兵庫、滋賀、京都、岐阜等地,人們至這些觀音靈場朝聖之餘,也兼有親近自然、四處遊歷之實。

  甲午戰後,日本人統治台灣,日本的宗教系統亦隨之傳至台灣,大正十五年(1926)時,日本佛教界募集了三十三所觀音靈場的石雕觀音菩薩來台,於當時觀音山附近的內岩(凌雲寺)、外岩(西雲寺)設置五股庄觀音靈場,免去台灣人參拜西國三十三所寺院長途跋涉之難,是為觀音靈場設置之緣由。台灣除了五股以外,基隆、羅東等地亦有西國三十三所觀音靈場的設置,此外另有「四國八十八所靈場」系統,在臨濟護國禪寺(野地旅0133臨濟護國禪寺)、正願寺(野地旅0163內湖捷運初體驗與正願寺石佛)等地有遺跡的發現。

  隨著時代的演進,日本人在台灣的遺跡被有系統的消除掉,但觀音亦是漢人信仰的重要部分,因此許許多多的石觀音被保留了下來,不過隨著五股庄觀音靈場所在地被設為示範公墓,或者廟宇的修建、道路的開闢,使日治時期提供人們參拜觀音的古道已然消失,而觀音像也大多被搬移過,或者佚失。我們這次就是要來尋找這些石觀音,見證一下日本人除了皇民化運動時帶來的神道教外,其他宗教的痕跡。我們的行程除了探訪靈場以外,也順登觀音山硬漢嶺,由於沿途看的內容差異很大,因此這篇只介紹觀音靈場,登硬漢嶺所看到的則另文介紹。


  *本次行程範圍,西雲寺一帶為外岩,凌雲寺一帶為內岩。(截自Google地球)


  *凌雲寺(內岩)附近探訪位置,石觀音像除了分布在西雲寺外,亦可在凌雲寺、凌雲禪寺、開山院一帶尋獲。(截自Google地球)

  我們早上八點半在竹圍捷運站一號出口集合,隨後搭乘1510路客運前往西雲寺站。這路客運車班很多,因此交通沒有什麼問題。下車後,站牌旁就是西雲寺的牌坊,順著小路走上山,很快的就進入了「祖先社區」,西雲寺外岩這一帶,是個風水寶地,達官顯貴在此長眠者不在少數,整個墓區中也是新舊混雜,隨意一看,有民國年間的政府要人,也有道光年間封有官職的先人,挺特別的。

  不久,即可看到路旁有個砌石堆高的亭子,第一尊石觀音像就在此處,番號為第二番,為十一面觀世音菩薩,不過現在看到的石像是後來重造的;第三番距離第二番不遠,也在道路旁,為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續行不久,經過陳果夫紀念碑,然後就抵達了西雲寺,據說寺旁有第四番的基座,未見。西雲寺前以及道路兩側有數個石燈籠,應該是日治時期奉獻給西雲寺的,雖然比較下面的幾個石燈籠,都被寫上了民國三十七年,不過就在西雲寺前的石燈籠,看到了昭和十二年(1937)的紀年。


  *西雲寺入口,在107縣道1K處。


  *山路第一個左彎旁涼亭內是第二番石觀音像。


  *第二番(左)為後人重造,基座則是舊的;第三番(右),位於路邊。


  *第二番附近即有道光年間古墓,且有官職(左);一路上有不少石燈籠(右)。


  *真的是風水寶地。


  *陳果夫紀念碑(左);西雲寺前的石燈籠,同時寫著民國三十七年與昭和十二年的字樣,應為日治時期所立才是(右)。


  *西雲寺。

  西雲寺的歷史當然比這些石觀音、石燈籠久遠的多。西雲寺相傳奠基於清乾隆十七年(1752),供奉觀音菩薩,嘉慶年間加以整建,規模擴大。西雲寺的建築與一般台灣寺廟相比,顯得樸實無華,頗符合佛教風格,而寺內有多幅大龍峒陳家(野地旅0309陳悅記墓園)陳維英所題的對聯,例如正殿內「觀音山觀音坑抱觀音寺頑石頭頭盡向觀音點首,和尚洲和尚港對和尚門淨波面面好為和尚洗心」,也點出了觀音山、蘆洲(和尚洲)的地名,十分有趣。

  西雲寺後方有個小土地公廟,廟旁則有第六番石觀音像(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第六番旁則有階梯往上爬,盡頭處為第七番石觀音像(二臂如意輪觀世音菩薩),此二尊石觀音像很好找尋。西雲寺旁有一韜園,大門深鎖,不得其門而入,從鐵柵門可看到第一番(如意輪觀世音菩薩)的基座,另外圍牆內可看到背對著我們的第九番(不空絹索三目八臂觀世音菩薩),我們這群人做了不好的示範才得到第九番的真面目。


  *西雲寺碑記,為咸豐年間所立。


  *第六番(左);第七番(右)。


  *第一番的基座。

 
  *第九番,從牆外只能看到背面(左);第九番正面(右)。

  西雲寺這邊,據說還有第八番與第十番,第八番的位置似乎就在第九番附近,而第十番則需沿著車道續行,在一個小牌樓的後方,資料未仔細閱讀,錯過了這兩番石觀音像與第四番的基座;歸納來看,西雲寺這邊擁有第一番到第十番的石觀音像(第五番據說有人看過,但未得到詳細資料,列為遺失)。除了石觀音、古蹟以外,西雲寺這邊的風景真的很不錯,不過我們稍後會前往觀音山頂,展望更佳,便不在此多停留了。

  離開西雲寺,我們步行前往成州郵局轉搭橘20路公車至底站凌雲寺。以前前往凌雲寺搭乘公路客運,由於是固定班次,必須要把時間算準,但現在捷運接駁公車開通,似乎有比較方便些。根據事前所查的資料,搭到凌雲寺的話將會錯過第十八番(六臂如意輪觀世音菩薩,石像現收藏於台灣博物館)與第十九番(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的基座,以後有緣再來好了。彎彎的山路,雖然一下子就到了,不過公車上居然還是有人暈車吐了,想必讓司機相當頭大。

  凌雲寺,相對於西雲寺,被稱作內岩,始創於乾隆四年(1739),在光緒年間因山區窩藏匪徒,劉銘傳下令燒寺剿匪,後來在原址重建,建築穩重。比較特別的有兩個地方,第一是正殿凸歸(從建築本體凸出的屋簷)部分並不是傳統台閩地區的形式,而有點類似西式建築;第二則是左右兩側廂房的馬背屋脊,前方是火行馬背,後方是水行馬背,並不對稱;寺正殿旁有一重修碑記,為嘉慶二十年(1815)所立,近年才又重新發現。今日所見的凌雲寺則是昭和二年(1927)開始改建,於六年後完工的。


  *凌雲寺,正殿前凸歸處有少見的立面,上書開山凌雲寺。後方較高者為新凌雲寺。


  *從新寺可見舊寺廂房馬背不對稱,前方(遠處)為火行,後方為水行(雲形)。


  *凌雲寺重修碑記,碑名為「重建凌雲寺誌美」,記載凌雲寺重修始末(左);寺旁土地公廟與三百年老茄苳樹(右)。

  凌雲寺旁有步道,接上凌雲禪寺參拜步道。凌雲寺為清代古廟,凌雲禪寺則是明治四十二年(1909)所建,全名為「臨濟宗妙心寺派觀音山凌雲禪寺」,建於凌雲寺後方山坡的大型寺廟,形式相當的特別,是屬於西式建築,與台灣傳統廟宇大相逕庭,該殿因後方山壁岩塊崩落,嚴重損毀,今日在舊殿前新建大士殿,使得此處山凹由凌雲寺舊寺起,呈現「老、新、新、老」四連棟的樣貌,而在這一帶的山坡地花園旁,總能見到許多應該是舊時的寺廟石材殘件散落。


  *凌雲禪寺參拜步道,十分的陡。


  *寺旁有不少建築殘件。


  *凌雲禪寺舊寺,其立面與一般寺廟完全不同,後方因山崩損壞,封閉中。

  在這一帶的石觀音像主要分布在參拜凌雲禪寺的階梯步道旁,以及凌雲禪寺舊殿前方。凌雲禪寺參拜步道起點牌樓旁為第二十番(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續上行至報恩亭後可見第二十一番(聖觀世音菩薩);至大士殿的位置之後轉向大士殿前方路旁,可見第二十二番(千手觀世音菩薩)的基座,上面還擺了盆盆栽;大士殿若能徵得管理人員,可入內一訪,入殿後右手冊角落,有三尊石觀音像(不含基座),分別是第二十二番、二十三番(千手觀世音菩薩)、二十五番(十一面千手觀世音)。

  離開凌雲禪寺大士殿,往上方舊凌雲禪寺前進,會先經過第二十三番的基座,接著抵達一處平台,有新莊郡役場所贈的凌雲禪寺碑;續往舊凌雲禪寺前進,可見寺前有五尊石觀音像並列,分別為第二十四番(二臂十一面觀世音菩薩)、十七番(十一面觀世音菩薩,基座為原件,其上之石像為妙色身如來,原石觀音像據考位於開山院內第三十三番基座上)、二十六番(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據考其石觀音像應為第三十番)、二十七番(如意輪觀世音菩薩)、二十八番(聖觀世音菩薩)。


  *第二十番(左);第二十一番(右)。


  *第二十二番基座。


  *大士殿內,第二十二番(左)與第二十三番(右)。


  *第二十五番(左);第二十三番基座(右)。


  *觀音山凌雲禪寺碑。


  *凌雲禪寺碑為新莊郡役所(類似鄉公所)贈送(左);第二十四番(右)。


  *第十七番,其上為妙色身如來而非觀音像(左);第二十六番(右)。


  *第二十七番(左);第二十八番(右)。

  尋得了上述石觀音像後,我們便爭取時間上了硬漢嶺,本文暫且不提。自硬漢嶺沿風櫃斗湖步道下山後,經觀音山遊客中心,續行柏油路往凌雲禪寺的方向前進,途經兩間西洋風格的建築,亦是大門深鎖;這棟建築稱作「楞嚴閣」,楞嚴經為佛教重要經典,其中第六卷亦提到「觀世音菩薩以修練耳根為成道法門。有音之聲,無音之聲,入流亡所」。是以五股、基隆的觀音靈場皆有楞嚴閣的設置,也就不足為奇,而楞嚴閣設置時間(大正十五年,1926)亦相吻合。

  楞嚴閣旁則有開山院,建造年份較楞嚴閣早了一年,為提供觀音靈場開山大師居住使用,其建築為台灣少見的印度式風格,只可惜依然大門深鎖,只能從外一窺其建築。在開山院旁則有另一尊石像,上書「花山院法皇」,即是紀念在千年之前,振興西國三十三所觀音靈場的法師。開山院中另有一碑記載觀音靈場的設置,是五股庄觀音靈場為西國三十三所系統的最直接證明。據說開山院圍牆內尚有第三十二番、三十三番石觀音像,只是無緣得見。

  楞嚴閣與開山院大門深鎖,據一旁攤販阿伯表示,此處應為國有地,但凌雲禪寺擁有者不願將此二處讓出,因此大門深鎖,內養惡犬;從公共財的角度來看,此二者為古蹟,應為國人所共有,但不反對由凌雲禪寺管理。早年在設置觀音靈場時,可能地權並未被釐清,導致今日的爭議。不過,我覺得佛法無邊,何不開門渡渡我這個很想翻牆的頑劣份子?


  *楞嚴閣,大門深鎖。


  *開山院,僅見屋頂。


  *花山院法皇像(左);觀音靈場設置紀念碑,位於開山院內(右)。

  本次五股庄西國三十三所觀音靈場的探尋,就在花山院法皇的見證下,告了一個段落,也藉著這次探詢觀音靈場的機會,順登了觀音山硬漢嶺,眺望無邊景致,也領略了山林間無盡的綠意和新鮮的空氣。遙想千年前,西國三十三所觀音靈場設置於各個山水靈秀之地,巡禮參拜者無不飽覽名勝,在日本,宗教常藉由一地的特殊景致,來達到改變人心的效果,不論是名山勝景,或者如神社前長長的表參道,都是藉由環境來影響人心,當走進這個環境中,就進入了所謂的「神聖空間」,也有集結眾多聖地,形成更大的聖地,觀音靈場便是一例。

  這種參拜兼賞景,在日本的宗教研究上特別稱之為「原風景」,這次我們飽覽觀音山勝景,大概有有這種意思吧!不過更多的,是我們內心「渴望發現」的童稚心緒,還有不安於室的好動個性吧!要體會宗教的神聖,或許我還嫌嫩了些,假以時日,再來體會也不遲。

  至於在一開頭,提到觀音山之名的由來,也許可以問個問題,是先有觀音才有山?還是先有山才有觀音?這種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還是交給佛來解決好了!


◎補述:2013年2月11日再度造訪開山院和楞嚴閣,雖未開放,但仍補拍兩張照片如下:

  *開山院一側,不知名題字碑(右),以及一個類似柱狀的立碑,可能為卅二或卅三番石觀音像之一。

  *楞嚴閣,共有兩間樓房。


一、參考資料

1.賴俊堯,〈宜蘭地區「西國三十三所觀音靈場」遺蹟〉,國立台北藝術大學。
2.偶爾獨步山林間-觀音石佛總整理
3.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0185)觀音山.西雲寺.凌雲寺.開山院.西國三十三所觀音靈場
4.冬烘居部落格-台北行腳271-尋西國三十三所觀音靈場(續行腳二三三)(041003)


2011.01.22造訪
2011.01.25完稿

2 則留言:

  1. 您好:第四番的基座,就在金爐旁邊。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3083816765915&set=p.10153083816765915&type=1&theater
    謝謝您的分享。

    回覆刪除

謝絕推銷、商業行為、情色與謾罵字眼,違者將逕行刪除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