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5日
野地旅0442:棲蘭100林道與絕美鴛鴦湖[宜蘭大同、新竹尖石]
*鴛鴦湖,有幸得見祂女神般最美麗的面貌。
◎有不少網友詢問如何進入鴛鴦湖,在此向各位澄清,我們前往鴛鴦湖是進行「學術考察活動」,而非旅遊,一般遊客申請不會通過!
二月初的這趟考察,重頭戲就在一探鴛鴦湖自然保留區,結束第一日的考察行程(野地旅0441頂寮濕地與新城溪口)之後,便驅車前往退輔會的棲蘭工作站,要在那裡過夜。晚上飄著一點點小雨,是宜蘭山區很典型的天候,一行人除了在工作站四周找找有沒有樹蛙的蹤跡外,沒做什麼事情,畢竟非常的漆黑,早早就寢。不過我心中總是帶有一點期望,希望能在睡到一半時「撥雲見星」,隔天能看到清晰的鴛鴦湖,一直沒有睡的很深。
講到對鴛鴦湖的盼望,得從大三那年開始說。那年許多同學都修習了環境生態學的課程,當時便已前往鴛鴦湖考察,原本想跟,卻因自己有事未能成行;隔年,原本又有機會前往,卻因為某些原因再度未能成行;去年,也想一同跟去,但最終沒有前往鴛鴦湖,就這樣錯過三次機會。大三那年,據說天氣非常的好,大四那年則是陰陰的,去年則狂風暴雨,用輪的,今年也該天氣好了!
果然,等待了四年,在凌晨四點時雲層逐漸散去,我拿出了相機拍了星星,可以很清晰的看到北斗七星,空氣雖冷,可是「好天氣的鴛鴦湖」這個希望,讓我全身熱血沸騰。隨著太陽逐步升起,這才發現棲蘭工作站外頭,原來種滿了盛開的櫻花,有粉紅色和紅色的櫻花,相當的美麗!工作站養的三隻狗很熱情,跟著我們走在北橫公路上賞鳥看風景。大約上午七點,大家整裝驅車前往棲蘭100林道,準備進軍鴛鴦湖!
*凌晨的棲蘭夜空,照片左側可以看到北斗七星唷。
*退輔會棲蘭工作站前美麗的櫻花。
*棲蘭工作站一景。
*大夥兒在北橫公路上賞鳥,工作站養的黑白花小狗也跟著來。
要前往鴛鴦湖,必須從北橫公路開往棲蘭100林道,台灣的林道系統可分為林務局和退輔會兩個單位,林務局的林道命名大多是用一個名稱,例如孫海林道、郡大林道(野地旅0414望鄉山、郡大山連走)、大漢林道(野地旅0428石頭營聖蹟亭與浸水營古道)等著名的林道均屬之;退輔會的林道則用編號命名,最有名的即是這條「100林道」,除了數字剛好是個整數之外,一旁經過的「棲蘭100神木群(野地旅0067棲蘭100神木群)」更是遠近馳名,早年這個神木群,都用樹齡對應發芽當時中國名人來取名,諸如司馬遷、孔子等。
現在要進入100林道,除了像我們利用學術申請進入之外,就只能參加馬告公園的神木園區套裝行程專車進入(另有少數原住民朋友可利用祭儀的理由進入),其餘車輛一概會在北橫公路轉入林道入口的保育處檢查哨被攔下。我們繳交了入山證之後,取得了鑰匙,便驅車前往林道之中。林道頗長,山路頗彎,可是看著窗外灑下的金光,今日的鴛鴦湖絕對不會讓我們失望的!
*100林道(白色線)沿線地形圖,紅色線為省道。
*保育處檢查哨。
*途經130林道岔路口。
過了棲蘭100神木園區入口後不久,有第二個鐵柵門,開鎖後通過,經東華大學工作站,不久即抵達鴛鴦湖自然保留區的入口處。保留區入口位於稜線的一個鞍部,東側是宜蘭縣,屬蘭陽溪支流石頭溪的流域範圍,西側進入柵門後,則是新竹縣境內,大漢溪上游塔克金溪的支流斯烏庫斯溪的流域。整體地形是東陡西緩,地形上,有人說石頭溪襲奪了斯烏庫斯溪的上游,因此鴛鴦湖一帶呈現寬谷,而斯烏庫斯溪呈現無能河的狀態,然後在現在鴛鴦湖西側則有崩塌地阻礙溪水,因此積水成堰塞湖。鴛鴦湖的北側是2176公尺高的東丘斯山,南側則是1963公尺高的東保津寒山,柵門處的鞍部僅有1660公尺左右。
*鴛鴦湖附近地形圖(等高線20公尺一條)。
鴛鴦湖自然保留區柵門進入之後,就是幾乎完全原始的世界,低矮曲折的杜鵑樹叢,搭配上筆直的台灣扁柏零星出現,林相非常的多層次,與通常我們在森林遊樂區中所看到的柳杉人工林大不相同。一路緩緩向下走去,約十來分鐘後即抵達鴛鴦湖畔,整個湖岸森林茂密,不見天日,在鴛鴦湖畔也是一樣。步道的盡頭,是一處中研院所立的牌子,介紹湖泊代謝的國際研究計畫。
上午八點多近九點,早晨的薄霧尚未完全散去,湖面上還有一絲絲白紗籠罩,天空則是湛藍帶了幾片雲,艷陽照的鴛鴦湖四周的樹木蒼翠欲滴,湖畔的水生植物則金黃耀眼,若真的要說缺少了什麼,我想就是一對深情的鴛鴦在湖面上划水吧。
*柵門,也就是鴛鴦湖自然保留區入口。
*較矮的杜鵑叢和筆直高聳的台灣扁柏。
*杜鵑叢的枝幹上都長滿了松羅。
*第一眼的鴛鴦湖,湖面上帶點薄霧,金光灑落,畫面美妙至極。此處為鴛鴦湖西段較寬處。
*鴛鴦湖一景。
原路折回,要看鴛鴦湖還有另一個點,是在步道旁的一處小缺口,從這裡是從鴛鴦湖的中段往西看,視野比方才倒木處更為開闊,景色絕美,用文字來形容似乎已經是多餘的事情了,相機怎樣也拍不出看到那當下的感動。別說等四年,再多等幾年如果能看到這樣的美景,也是值得的。
*平靜的湖面倒映出了完全一樣的複製世界。
*湖水之下,似乎有不少腐植質。
*這麼美的地方當然要證明自己來過。
*再瞥一眼鴛鴦湖。
鴛鴦湖自然保留區中,比起動物資源,植物似乎可看性是高出許多。鴛鴦湖長年以來累積了不少腐植質在湖底,生物分解作用旺盛,使得湖中溶氧量並不多,沒見到什麼水生動物,而水鳥也因為缺乏食物,在這邊確實是都沒什麼動靜;植物的部份,除了扁柏和杜鵑以外,還有很多附生植物、蕨類等,透過樹叢葉片之間灑下的陽光照的是晶瑩剔透。鴛鴦湖的下游側(西側)長滿了水生植物,以及東側水淺處,看起來都是湖泊逐漸陸化的過程,這是正常的湖泊環境演替,可以想像再過數十年、百年,可能鴛鴦湖就不再是這份景象,不過鴛鴦湖四周仍有多個入水口,若在雨季時水量應該不小,或許陸化的速度不會這麼快。
*鴛鴦湖較淺處,可能是陸化的初期。
*鴛鴦湖東段較為狹窄,遠處即為柵門所在的鞍部。
*鴛鴦湖周邊矮小的蘚苔類或蕨類植物。
*走在杜鵑叢下。
*一處當天沒水的入水口,下雨時應該會有不少水。
我們在鴛鴦湖待了近兩個小時後,沿著100林道往東華大學工作站漫步行走。天氣好展望佳,據說去年此時狂風暴雨,大家都只想趕快上車離開,我們的運氣真的很好。沿線除了扁柏以外,還有屬於向陽植物的赤楊,以及以前人工林所植的柳杉,和少許紅檜。路途中我們看到一個景觀台,遠處的林相非常的有趣,原來是原本的柳杉純林(人工林),再經過數十年的生態演替之後,逐漸又被檜木、扁柏混合林所取代,兩者林相完全不同,大概也是自然界在彌補柳杉林對台灣生態的重大影響。
柳杉在台灣有幾個問題,當初從日本引入時,看好柳杉是珍貴木種,因此大面積栽植,結果因為氣候的關係,公、母柳杉開花居然不在同一時間,永遠無法進行天然繁殖,而無法孕育子代,因此柳杉林成為「無法自行更新」的森林,而其木材也因為台灣天氣熱,生長速度太快而使得材芯不夠扎實,變白、腐爛,也無法利用。還好自然界的力量仍是不可小覷,希望在天然的狀態下,不受干擾的逐步收復被人類干擾的大地。
*赤楊。
*柳杉林疏伐實驗,按間距砍掉一些柳杉,其間的空隙就長出了比較細小的扁柏。
*疏伐實驗的告示牌。
*大自然林相的天然更新,上方蒼翠的綠色是扁柏、紅檜天然混合林,下方較深色的則是柳杉人工林,可以看到天然林樹冠層次較多,人工林則單一的多。現在的柳杉林中也夾雜了少量的扁柏、紅檜,天然更新正逐步進逼柳杉林中。
*林道旁看到的山羌排遺,大概是我們這趟看到跟動物最有關的東西了吧。
*東華大學工作站,在此午餐。
*工作站旁堆放了疏伐所砍下的柳杉木,材芯發白腐朽,無經濟價值。
大約花了一個上午,用過午餐(野餐)之後便搭車原路離去。鴛鴦湖,雖然這輩子很有可能不會再來了(沒有機會了),但是鴛鴦湖的美,會永遠映在我心中,更重要的是,會牢牢記住那種屬於「大自然」傑作的筆觸,在大地畫布上的那種心情悸動,看到植物也能與環境互動的真實情境,我想這將可以影響我一輩子吧。愛護自然,珍惜自然,認識自然。
2012.02.07造訪
2012.04.05完稿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介紹的真棒,心嚮往之
回覆刪除謝謝
刪除如有機會造訪,希望這裡依然如此美麗
鴛鴦湖拍的好美,感謝分享
回覆刪除不客氣
刪除請問要如何以考察方式進入呢?
回覆刪除懇請提供門路?
我們是循正式管道
刪除由系所發文至羅東林管處申請
謝謝你對於柳杉林的解說,讓我恍然大悟。
回覆刪除很高興對您有幫助
刪除雖然我們一般人無緣一窺您筆下的美麗幻境
回覆刪除但藉由您生動的文筆及淵博的知識讓我獲益良多,十分感謝您
不客氣,感謝您喜歡
刪除謝謝你的文章,很詳實又精彩地介紹鴛鴦湖,雖然沒能親眼所見,但看了你的文章也就足以稍解未竟之憾。感謝!
回覆刪除我是台大水工所研究人員,我們在研究石門水庫集水區降雨觀測的調查工作。六月曾走100林道轉106前往西丘斯山北水局的雨量站做調查。在鴛鴦湖附近發現路旁冇2處雨量觀測地點,想蒐集該兩處觀測點的雨量資料,請問你有注意到,或知道是那個單位在做降雨觀測嗎?你文中提到的東華大學工作站,這是有人駐守的工作站嗎?因為附近好像也有一堆4~5個雨量計,請問你知道這有那個研究團隊或是那位老師在蒐集降雨資訊嗎?盼能解惑。
抱歉我並不清楚設置雨量筒的單位,只知道東華大學與中研院都有在鴛鴦湖/鴛鴦湖附近進行監測。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