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6日

野地旅0620:苦命古蹟-福住橋與第二福住橋[花蓮市]


  *正在施工的溝仔尾,第二福住橋在工地中似乎顯得徬徨。

  回到花蓮市,想起偶然在Facebook上認識擔任花蓮縣政府城鄉風貌發展委員的翁基峰先生,在今年發出了許多有關花蓮市「福住橋與第二福住橋」的訊息,大意是說,這兩座剛被列為縣定古蹟的橋樑,因為花蓮縣政府的開發計畫,而將被降階為歷史建築,並且改以異地保存的方式保留,為此提出抗議。雖然我不曾在花蓮居住過,也對福住橋周邊的歷史不太熟悉,但還是抽個空,和伊特、語玥跟奕辰到現場去看看。


  *福住橋周邊地圖。藍色線條為溝仔尾,黃色區域為福住通的大致範圍。

  福住橋與第二福住橋,跨越的是一條花蓮市區內的小溪,稱為紅毛溪,典故不詳。不過對於居住在這邊的花蓮人而言,有個更耳熟能詳的名稱「溝仔尾」,即是水溝的意思。根據查到的資料,溝仔尾原本發源於花蓮高農內的湧泉濕地,從地形上推測,可能是美崙溪沖積扇的扇端湧泉,匯集成水流後形成的一條流路,至吉安溪北側出海。日本時期,花蓮港市區規劃的結果,將附近的都市廢水導引至取直後的紅毛溪,因此才有溝仔尾之稱。戰後,由於溝仔尾旁劃為自由路,故改名為自由路大排,但大家還是習慣以溝仔尾稱呼。福住橋與第二福住橋建於昭和六年(1931),第二福住橋的橋頭還可見到部分書法字樣,十分優美。


  *福住橋一景,位於南京街與溝仔尾交會處。


  *福住橋,橋樑欄杆以洗石子工法覆蓋,並有著弧形的裝飾,顯示出南京街以前為福住通相當繁華的地方。


  *第二福住橋,位於成功路與溝仔尾交會處,外觀較為簡樸,水泥外觀,且無弧形裝飾。


  *第二福住橋的橋頭,仍留存部分的書法字樣。

  而福住橋所在的地方,日本時代被稱為福住通,由於鄰近當時的花蓮港驛,商業十分發達,餐廳、旅館、酒樓、茶室、戲院林立,而南京街與信義街交會處的信義長老教會,則是「福住稻荷社」的所在地,稻荷神除了是農業的庇護神外,同時也是「遊廓」經常設置的神社類型,見證福住通的繁華,目前在教會中仍保存著一具神社石燈籠(但這次並未造訪)。繁榮的景象至戰後仍存,作家王禎和的著名作品《玫瑰玫瑰我愛你》當中,就曾描寫過當地人,覬覦越戰時來花蓮港度假的美軍所帶來的鈔票,而臨時惡補英文的場景。此外,作家陳克華、陳黎、林宜澐等人,也因為生長於福住通一帶,其作品中也能見到類似的「酒家文化」。


  *花蓮港驛部分建築。


  *花蓮港驛旁的磚屋,前方有個古早的防空洞。


  *隱身在福住通中,還可以見到一些有歷史的老建築,此建築的形式應該是昭和年間至戰後初年。


  *福住通還能看到一些頗具氣派但已經傾頹的屋舍,見證此處曾經的繁華。

  由於此處的商業是如此熱絡發達,空間自然會顯得狹隘,太多人的想要進入此區,因此溝仔尾上方曾經蓋滿違建,有如水上人家一般,搭配上來自花蓮市區的眾多汙水,溝仔尾近年來成為了花蓮的窳陋地區,直至近十年來,花蓮市推動整治溝仔尾的政策,拆除了別具風味的水上違建後,並進一步改善水質,讓其中一段的溝仔尾得以重見天日,並在去年(2013)縣政府文化局將南京街上的福住橋,以及成功路上的第二福住橋,列為縣定古蹟保存。


  *一部份的溝仔尾尚未開蓋,上頭仍是市場。

  儘管一切規劃看來步上正軌,但今年初,卻傳出花蓮縣政府為了規劃自由路成為「香榭大道」,故要將溝仔尾重新整治加蓋。由於香榭大道的規劃範圍,涵蓋了福住橋與第二福住橋的位置,其縣定古蹟身分規定不能更動其建築體,因此花蓮縣文化局將此二座橋樑的古蹟身分撤除,這個「身分」僅僅維持了半年。在經過許多人的奔走抗議後,文化局將之重新指定為「歷史建築」,可是歷史建築在文資法上沒有受到明文保護,可以被改建、遷移,因此福住橋與第二福住橋將以「妨礙洪水宣洩」的理由被搬遷至三角公園暫存。


  *施工中的溝仔尾,福住橋被夾在工地中。


  *似乎正在進行槽化工程的溝仔尾。


  *從福住橋上看溝仔尾工地,遠方為第二福住橋。

  異地保存的福住橋與第二福住橋,是否還具有其歷史價值呢?說老實話,單純以橋體來看,鋼筋水泥的工法四處都是,造型雖稍有設計,但稱不上華美,因此除了年代久遠以外,以一個平常人的眼光而言,看不到單獨保存橋體的必要性。然而,把這兩座橋放在原址,意義可就差的多了,日本時代的遊廓內,來此尋歡者往來無數,跨越這兩座橋的人們大多是當時的名流,而橋的存在,搭配福住通內僅存的、風韻猶存的老建築,構成一個日本時代花蓮港驛旁的「高級商業區」,戰後,從繁華逐漸趨於平淡,甚至變成窳陋地區,不論喜愛與否,都是當地人的記憶,缺一,就不完整了;而福住橋與第二福住橋到了三角公園,也再也找不回福住通的榮華了;更甚者,加蓋了的溝仔尾,永遠不會變成法國的香榭大道,而只是默默地躺在柏油路底下,默默地繼續過著「排水溝」的生活罷了。

  從福住橋與第二福住橋這兩個苦命古蹟,我們看到了台灣的文史保存思維,還只停留在物件本身、基地本身,仍然嚴重忽略了物件與基地外,緊密的社會連結,偏偏這通常是最能說故事的環節。此外,一昧的仿效外國的成功案例,卻不思建構屬於在地的脈絡,所謂的香榭大道、左岸、曼哈頓等等,在台灣街頭四處可見的規劃,最終也只會換來遊人不知所云的眼神。

  寫這篇的時候,福住橋與第二福住橋的命運已經定案,但希望屬於福住通、溝仔尾的故事,仍能繼續流傳,而非被不知從何而來的法國文化給掩蓋了。


一、參考資料
1.花蓮縣文化局-歷史建築-福住橋暨第二福住橋
2.更生日報-佇立80年 見證福住通繁華
3.福住橋、南京街與作家們的身影
4.更生日報-福住橋暫安置花蓮市三角公園
5.神社殘跡-福住稻荷社


2014.05.18造訪
2014.12.16完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絕推銷、商業行為、情色與謾罵字眼,違者將逕行刪除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