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湖虷仔寮牽水藏儀式中,眾道士正在舉行法會。
既然來到雲林了,伊真說想到海邊拍一些地層下陷相關的照片,於是驅車前往雲林縣口湖鄉,兩年前曾經造訪這裡的成龍溼地(野地旅0601成龍村與成龍溼地),這是一片因地層下陷而形成的濕地,來這邊拍教材照片應該是挺適合的。
*成龍溼地的泡水墳墓。還有人不曉得在撈什麼。
*成龍溼地裡有不少藝術家的作品。
*成龍村的家屋與濕地。
*牆上還貼著2015成龍溼地國際環境藝術計畫的宣傳。
*這裡原本有一條路。
*濕地的產業變成灑網捕魚。
*成龍村往虷仔寮聚落的半路上。
拍了一些地層下陷的教材照片後,還有一些時間,思考著要往哪裡去。突然,在路邊看到了一個牽水[車藏]的牌子,心中納悶那是什麼,用手機查了一下,原來是口湖地區獨有的祭祀儀式,資料看一看,咦!儀式就是今天啊!真的是擇日不如撞日啊,此時的我們人在口湖虷仔寮的萬善爺廟旁,已經看到搭起祭祀的棚子。這裡萬善爺廟的規模非常大,可見口湖萬善爺信仰是相當重要的,在虷仔寮這裡,可以同時看到老廟、新廟,還有一旁的萬人塚,最有趣的是海邊風大,所以還有一整排的風剪樹,甚至變成了廟宇管理人員衣服上的圖案,看到的是此處人地緊密的關聯。
*虷仔寮(舊港邊)萬善祠牽水藏。
*左邊是圓筒狀以竹編、紙扎而成的水藏,右邊有一艘王船。
*水藏近照。竹編後外覆薄紙,上插三角旗書寫亡者姓名,並在上面貼有七爺八爺、山神土地、觀音佛祖的的紙糊神像。
*虷仔寮萬善爺廟。
*舊的萬善爺廟,在新廟後頭。
*萬人塚。
*非常特別,一整排的風剪樹。
*風剪樹也成了當地的意象之一呢。
*大家在祭壇裡面吃飯,難得的經驗,圖中好像是一位西苑的老師。
虷仔寮的牽水藏儀式不若附近的金湖萬善爺來得盛大,簡直像個園遊會一般,虷仔寮這裡顯得樸實無華,只有一些當地居民,和來自一些大專院校專程來記錄牽水藏儀式過程的學者、學生在此,所以我們可以看見最純粹的儀式。儀式開始前,當地居民還喊我們一起過去吃晚餐,一位大媽笑笑的說:「金湖那裡才有吃的啦,在我們這邊你就跟我們一起吃,不然餓肚子喔!」在儀式會場,居民們各自帶來了他們自家的菜餚,吃起來真是充滿了人情味啊!我想這絕對比金湖那邊園遊會賣的東西好吃。
大約晚上六、七點左右,儀式準備開始,道士群開始誦經念咒,一旁的樂隊吹嗩吶、打鼓、敲鑼,人數雖少,但近距離觀賞的感受就是不一樣,感覺我們這群外地來的人,因為抱持著真的想認識牽水藏儀式的心,所以與居民和亡魂們之間,並沒有生疏的感覺。
湖口牽水藏儀式,起源來自一場悲劇。道光二十五年(1845),臺灣西部降下超強大雨(可能是颱風所帶來的豪雨),導致注入此處潟湖(湖口港)的北港溪、牛挑灣溪暴漲,大水宣洩不及,強風引起的暴潮更進一步的橫掃潟湖沿岸的九個聚落,包括下湖、虷仔寮、黛仔挖、新港、無尾敦、蝦子寮、下崙仔、泊仔寮、竹苗寮等地,受創嚴重,其中蝦子寮和竹苗寮更慘遭滅村,官方統計死亡達三千人,民間傳說則達七千人。隨後因大量屍體導致的腐敗和病菌叢生,又使得此區死了數千人。
災害發生後,官方將死難者合葬於萬人塚;咸豐元年(1851)倖存的居民在虷仔寮西南方,也就是我們所在的位置建萬善祠,咸豐八年(1859)擴建為設廟堂式的廟宇,並開始了牽水藏的儀式。儀式除了道士超渡外,規模極大的水藏群是此處的特色,每年農曆六月初七、初八兩天舉行儀式,是口湖當地的重要大事,並在民國九十九年被指定為無形文化遺產。我們來的這天是初七,以法會為主,隔天才是牽水藏的重頭戲,但周一要上班了,只好有機會再來。
我們看著道士誦經念咒,有很多手勢,其實都看不懂。一旁的一位民俗老師告訴我,這些是在「唱戲文」,就像歌舞劇一樣,道士是在模仿當時淹水的情境,希望能指引孤魂野鬼到正確的地方,獲得超渡。雖然經過解釋,還是看不懂,但能近距離的看道教儀式,似乎除了自家辦喪事以外,幾乎很少有這樣的機會了。
*祭壇內部,尚未開光的龍虎將軍。
*祭壇,其實幾乎沒有機會這樣近距離看道教祭壇。
*儀式準備開始,先燒金紙,還有奏樂。
*祭壇全貌,上面寫著「咸皆悟道」。
*認真吹嗩吶。
*祭祀中,後排便服者是當地居民。
*主祭。
*其實看不懂他們在走什麼步法、做什麼事,跟著看就是了。
*主祭很忙。
*現場有一位記錄片導演全程拍攝。
時間已晚,除了送伊真回家,我還得趕回桃園,這次誤打誤撞的牽水藏之行,就暫告一段落。不知是否冥冥中自有定數,在今日之前我完全不知道有牽水藏,縱使已經名列無形文化遺產,但命運就這樣領我來到此處,正好我的博士論文相當有可能要處理台灣平原地區的洪水災害歷程,隨著沿海淤積,當年大水的潟湖已經不存,但地層下陷又形成了新的成龍濕地,當年的災害環境是否有可能以這種方式重現呢?這次牽水藏的儀式讓我真正「感受」到當時洪患的恐怖,也對我的研究區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希望在論文完成後,再回到此處,能有一番不同的感受。
*成龍濕地與虷仔寮地圖。
一、參考資料
2016.07.10造訪
2016.12.29完稿
相當特別 可惜台灣鄉土教育不足 長這麼大看到你寫才知道原來這片土地有發生這樣的悲劇與習俗
回覆刪除大家都可以多分享,多認識唷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