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27日

野地旅0774:柴頭港河道地形調查[台南北區永康]

  *柴頭港溪兩岸已經都市化了,但還是有很多微地形變化可探討。

  進入博士班以後,研究的地形從山區河道進入平原河道,開始探討一些不太一樣的地形景觀。累積經驗的結果,是越發了解臺灣的平原其實並不如想像中的平坦。事實上,河流所形成的氾濫平原,本身就有些微的高低起伏,這些起伏可能在數公尺之內,大範圍來看很難察覺,但微觀而言,這些起伏都可能顯現著一些淹水災害的潛勢差異。也因此,探討這些微地形也是很有趣的。

  趁著成功大學舉辦了一場國際研討會的機會,我和老師來到了台南。台南府城發展的早,大家可能會認為府城就是建立在海岸平原上。實際上,府城當年其實是建立在台南沙丘的西側,整體而言地勢是東高西低,且其中有德慶溪等小型溪流切割而過。這個台南沙丘的東緣,大致以國道一號旁的三爺宮溪(不遠處即為後甲里斷層)為界,沙丘最高處的連線則大約位於永康的忠孝路附近。

  在看地圖時,我注意到另一條比德慶溪稍大,也是發源於台南沙丘上的「柴頭港溪」挺有趣的。德慶溪在都市化過程中已經隱身市街中,柴頭港溪則仍然有很大一段的露天河段,當然,這整段河都已經經過人為治理成為溝渠。不過透過歷史地圖的套疊,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看到柴頭港溪兩岸受人為作用所產生的地形變遷,因此利用一些空閒時間,和老師走訪了柴頭港溪明渠段的兩岸。以下用一些照片快速記錄一下。

  *1904年出版的臺灣堡圖套疊Google地圖,可看到柴頭港溪有明顯的截彎取直工程。

  *柴頭港河道舊河崖。照片右側房屋邊緣有一道水泥擋土牆,房屋一樓與下方停車場約有3公尺的落差,此崖崖下原為柴頭港溪的河道,現在則被截彎取直並浚深束縮。遠方灰色大樓為聖功女中。(地圖中紅色A點)

  *與上圖同樣一處河崖,可見明顯的高差。對岸為天帝聖堂與聖功女中

  *甲頂路在奇美醫院停車場附近有一明顯起伏,此處原為柴頭港溪曲流流經處的明顯河蝕崖,後因開路、土地利用而減緩了坡度。(地圖中黃色B點)

  *奇美醫院停車場南側,左邊樹叢地勢稍高。

  *柴頭港溪左岸(照片右側)明顯較右岸高,此處右岸原為一曲流,現截彎取直。(地圖中綠色C點)

  *柴頭港溪兩岸已建滿了房子。

  *柴頭港溪明渠段最上游,可見左岸低於右岸。

  *左右岸有明顯高差,或可比對成曲流的攻擊坡與滑走坡。

  *明渠段源頭。

  時間不多,沒有看得很細。不過從老地圖套疊可以看出柴頭港溪應可一路上溯到今日東寧公園一帶為其源頭,其間的都市紋理與土地利用還能看出一些蛛絲馬跡,這次就沒有全面調查,留待未來當成台南城市尋寶的題目吧。

  *柴頭港溪河流微地形地圖。

一、參考資料


2016.11.08造訪
2018.01.27完稿


1 則留言:

謝絕推銷、商業行為、情色與謾罵字眼,違者將逕行刪除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