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23日

野地旅0784:大峰峰(大尖石)岩針與海岸地形[台東長濱]

  *位於台東與花蓮交界附近的大峰峰(大尖石),有明顯的火山柱狀節理。

  台灣的海岸山脈是由連串的火山島嶼,「撞上」歐亞板塊後隆升形成的,也因此海岸山脈的主稜線是以火成岩質為主的都巒山層火山集塊岩構成,而在海岸邊,也有不少火成岩分布。比較著名的包括烏石鼻(野地旅0354烏石鼻火山地形)、石梯坪(野地旅0161石梯坪遊憩區)、秀姑巒溪口的奚卜蘭島(野地旅0615奚卜蘭島)等地。下一個目標,就是比較少人知道,但外觀頗有特色的大峰峰。


  根據莊文星等人的調查,認為大峰峰的橄欖矽質玄武岩柱狀節理地形景觀,是當年的火山頸位置,後來四周較軟的圍岩被海水侵蝕,露出堅硬的火成岩;黏稠的岩漿使得火山通道頂端堆積凝固,受地下岩漿庫壓力向上舉升,形成一個頂部很尖的「岩針」(volcanic spine)地形(參考美國地質調查所影片,約55秒處),屬於火山穹丘地形的一種。

  目前學界主流認為,大峰峰火山頸並不在它當年火山爆發時形成的「原位」。當島弧火山碰撞到歐亞板塊並抬升後,同樣造成了劇烈的震動與崩塌,目前主要認為海岸山脈主稜線是當年火山島的本體抬升的結果,而在海岸邊的多個火山岩體,則應該是當時崩落的孤立大型岩塊,包括烏石鼻、石梯坪、小野柳、台東市區的鯉魚山等都是。

  *大峰峰岩針全貌。

  *大峰峰岩針的柱狀節理側面。

  *大峰峰岩針靠陸地一側。

  *柱狀節理。

  *柱狀節理剖面。

  *柱狀節理側面。

  *不遠處的百褶裙狀柱狀節理。

  附近的海灘其實也很特別,第一次造訪(2017.02.06)時還有明顯的沙灘,只有局部凝灰岩露出,但隱約可以看到凝灰岩受到波浪侵蝕,形成大致垂直海岸線的蝕溝,與新北市石門的老梅石槽(野地旅0169老梅聚落與老梅海灘)非常相似。第二次在秋天(2018.10.07)造訪,不知切確原因為何,沙灘被大幅侵蝕降低,露出底下火山凝灰岩的石槽以及壯觀的海蝕凹壁,非常值得大家去走走、開拓眼界。

  *第一次在二月造訪,可見沙灘大致覆蓋了底下的凝灰岩。

  *凝灰岩石槽只有非常局部露出沙灘。

  *一旁也有一些柱狀節理出現。

  *一年後在風和日麗的天氣下再度造訪大峰峰,空拍岩針地形(照片來源:台師大地理系地形實驗室)。

  *大峰峰岩針旁邊的海灘明顯被侵蝕,露出底下的凝灰岩石槽以及高度超過2公尺的海蝕凹壁(照片來源:台師大地理系地形實驗室)。

  *凝灰岩整個露出沙灘,顯現出規模不小的海蝕凹壁。

  *此處的凝灰岩蝕溝明顯較老梅更大一些。

  大峰峰的岩針是更新世以來的景觀,而一旁的海灘嶼海蝕地形則是不斷在變動的地形景觀,兩種不同時間尺度的地形在此交會,非常值得大家來此走走。即使不要這麼學術,在此看看難得的景致、聽著波浪與砂石的聲音,也令人心曠神怡呢。

  *大峰峰岩針景觀地圖。開車需從花蓮縣境內往海邊的小路,開往船屋民宿,民宿位於台東縣境內。


一、參考資料


2017.02.06造訪
2018.10.07二訪
2020.01.23完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絕推銷、商業行為、情色與謾罵字眼,違者將逕行刪除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