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4日

野地旅0526:湖口老街周遭與波羅汶史跡[新竹湖口、新豐]


  *湖口老街的一間街屋,圓拱上頭的華麗泥塑福祿壽三仙與吉祥物裝飾。

  今年的情人節,與往常一樣都跟家人一起過,二月份的煙雨迷濛中,北臺灣實在想不到什麼可逛的地方,碰巧看到了湖口老街的介紹,於是就決定前往湖口一探究竟。雖然感覺時常去新竹,但近年來大多是為了研究計畫,而在五峰、尖石的原住民鄉走了好幾回。湖口倒還真的沒有去過。查好路線,決定先前往「老湖口」,找一些史蹟,再轉往附近的波羅汶聚落。至於現在的湖口市中心,因為一時沒查到什麼特別的景點,就暫且跳過。


  *湖口地區地圖。新湖口(上)、老湖口(右下)與波羅汶(左)三地剛好呈一三角形地帶。

  今日新竹縣湖口鄉的發展,大概是由兩條軸線所展開的。第一條是從西側新豐來的開墾民眾,早在清朝嘉慶年以前,便已經入墾了今日新豐(草豐庄)與湖口交界處,而此時的湖口東側鄰近土牛溝,為漢番邊界,開墾相對較晚。草豐庄地區成為了南來北往商旅必經之地,並設有官道。此處相傳曾有一店家,內有八旬老嫗開店,常施脂粉,因而商旅戲稱「婆、老、粉」,而此地得名為「婆老粉庄」,後來取其雅音,為「波羅汶」的地名由來。

  湖口地區西部較東部繁榮的狀況,在光緒十九年(1893)時開始反轉成為另一條發展軸線,即鐵路。這一年,劉銘傳所規劃的鐵路線,於劭友濂在任時至新竹段完工,並設置大湖口火車站房,遂逐漸轉變為貨物轉運集散之地,繁榮起來。大正三年(1914)實施市街改正,於是在湖口驛(即今日老湖口天主堂)與主廟三元宮之間,形成了整齊的市街,名為新街(與已經存在的街頭、橫街做為區分),即今日的湖口老街。同時波羅汶的轉運地位也下降許多,第一條軸線所產生的聚落快速沒落。

  由於鐵路在楊梅-老湖口-新社(今竹北)的這一段路,坡度高差頗大,火車行駛不易,因此在昭和四年(1929),鐵路改線至北邊平緩台地上的「上北勢」一帶,而該地也成為了「新湖口」。而鐵路軸線一離開,原本的「老湖口」也失去了轉運的地位,也就快速的沒落了,直到近年觀光業起,才似乎又有了些假日人潮。


  *大正十年(1921)臺灣地形圖上湖口地區的狀況。可以見到波羅汶擁有此區規模最大的聚落,是從清乾隆經百年發展而成的;湖口(老湖口)地區的鐵路仍在,且可以見到已經實施市街改正的長條形聚落,而上北勢(新湖口)地區則仍是一片農田。


  *民國九十二年,波羅汶已經是個破落的小村子,老湖口失去鐵路轉運地位也超過七十年,而今日縱貫線鐵路湖口站所在的原上北勢地區,則發展成為今日湖口鄉的市中心。

  我們的旅程從湖口老街,也就是老湖口的「新街」開始。老湖口就在台一線旁,找好位置停車之後,便沿著「湖口老街」的西出口走進去,沒錯,路名就叫作湖口老街。一開始的湖口老街並沒有很老的感覺,不過也帶有一種民國五、六零年代的臺灣三線城市風格,整齊而潔淨的門窗,搭配著門上一些避邪物,感覺起來非常純樸。續行不遠,就來到了老湖口天主堂,也就是原本的湖口火車站所在地,從這裡開始,就是大正三年(1914)的市街改正範圍,連綿老街兩側的除了拱圈之外,也有不少華麗的山牆立面。與一般老街不同的是,這裡的立面裝飾除了常見的巴洛克式之外,多了不少中國傳統的元素,如福祿壽三仙、龍鳳呈祥之類的。老街看起來近年曾被整理過,不過整體而言,看起來相當值得一逛。


  *湖口老街附近配置圖。藍色線段為市街改正區域的「新街」,紅色線段為三元宮前的「橫街」,黃色線段為最早發展的「街頭」。


  *湖口老街西段,看起來比較像是民國五、六零年代的三線城市風格。


  *湖口老街西段非大正年間的市街改正範圍,還可以看到一些平房。


  *老湖口天主堂,興建於民國四十八年,但由於人口外流,於民國八十二年停止教會活動,現為新竹縣歷史建築,作為老街文化館使用。此處即為原本大湖口火車站所在。


  *大湖口火車站,不知是原物件還是仿製的。


  *湖口老街上,越西側改建越多。


  *復興戲院,那售票口挺有一番風味。


  *新街一隅。


  *寅春商號,三開間的拱圈比較特別,採用中間大、兩旁小的格局,且採用八角柱。


  *市街改正後,新街展現出如此整齊劃一的樣貌。


  *山牆立面上頭多有巴洛克式裝飾,但在一、二樓間鳥踏位置的裝飾,又充滿了漢人傳統的風格。


  *兩間比較獨樹一格的街屋。


  *拱圈下的騎樓非常寬闊。


  *新街一景。

  新街的東端,是老湖口的主廟三元宮,主祀三官大帝,是桃竹一帶相當常見的信仰,甚至經常也叫做三元宮,波羅汶聚落的主廟便是如此。三元宮前的道路稱為「橫街」,興建年代大概比新街早一年,「橫」字是與三元宮之間的相對關係,雖然現在的橫街是在宮前一直線,不過在市街改正之前,三元宮的座向與今日不同,橫街才因此得名。橫街有間周永興商行,是保存較完整的一間,其餘大多姓葉。


  *三元宮。


  *三元宮三川殿,還有個「明經進士」匾,此匾來由請參考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904)[新竹湖口].三元宮古匾探究


  *三元宮改向是大正初年的事情,兩側偏廳都已改磚造與與水泥加固而非木造斗拱。


  *廟中祭祀的開墾者長生祿位。


  *橫街一景。


  *周永興商號。

  橫街的東邊,沒了街屋的景象,但仍有幾間磚造平房,以及幾間看起來更為傳統的老舊房子,還有一間擁有燕尾的老屋,推測可能是祠堂。這邊是「街頭」或稱「舊街」,此處便沒有市街改正的感覺,房屋座向多變。屋牆多為夯土外覆穿瓦衫或薄磚,遊人少至,但是是我喜歡的老房子。


  *疑似祠堂的老屋,有燕尾翹脊,可惜只能遠觀,唯一可走近的路有看門忠犬。


  *街頭的葉氏老屋,建築體以夯土為主,牆面用薄磚與穿瓦衫覆蓋,以免雨水沖蝕。此屋屋頂為火型馬背,這在改正過後的街屋基本上是看不到的。

  湖口老街除了這三條街以外,與老街以高速公路相隔的丘陵上,還有一間羅氏宗祠豫章堂,以及一間羅氏所屬的八角樓。羅氏對於老湖口的發展有重要的影響,宗祠正身寫著貢元、文魁字樣,可見宗族內有人當官,而三元宮初建之時,亦為羅氏捐地,是地方上舉足輕重的家族。八角樓雖名為八角,不過其實是正方形的,每個面各有兩開間,共有八間而得名,這次造訪正在重修,僅參觀了外觀。


  *羅氏宗祠豫章堂。


  *豫章堂正身寫著貢元、文魁的字樣。


  *八角樓,工程施作中。

  除了看這些建築之外,如果你是愛好文史的內行人,便不能錯過位於街頭東側的湖口國小。湖口國小的前身是「湖口公學校」,供當地人子弟就讀。當年公學校內設有校內神社,年代與祭神查無資料,而湖口公學校也未留下什麼遺跡,倒是這間校內神社,以「溜滑梯」的形式殘存在老湖口,一旁還留著參拜時淨手用的手洗缽,是一個用大型卵石鑿刻而成的碗狀物。


  *湖口國小校門附近的水池與小橋,頗有神社神橋的感覺。一旁的廉恥刻石下方基座可能有故事,可能是捐題名碑的部分已無法辨識,但應該不是神社石燈籠。營造成這樣,不知是不是校方知道校內曾有神社之故。


  *校內神社基座被改建為溜滑梯,在榕樹的下方。


  *改建為溜滑梯的神社基座,其階梯、卵石基座仍為神社原件。


  *手洗缽。

  找尋到湖口公學校校內神社之後,再到附近的戴氏宗祠大夫第快速參觀了一下。大夫第前方有先祖戴南珠塑像,戴氏為廣東嘉應州人,乾隆年間來到湖口開墾,並成為湖口第一大宗族,宗祠名為拾和堂,象徵戴南珠後十支子孫諧和共存。戴南珠曾出資協助平定戴潮春之亂,因而獲得賞賜,建大夫第,並以附近的田地作為「蒸嘗(即祭祀公業)」的產業,以其租粟作為例祭之用;後來於昭和十一年(1936)與民國五十九年時重建成今貌。


  *戴氏宗祠,拾和堂大夫第。


  *戴南珠塑像。

  離開老湖口,我們緊接著往波羅汶聚落的方向前進,目標是「大湖口公學校之跡碑」以及殘留的公學校遺跡。大湖口公學校設立於明治四十年(1906),位於時稱「中崙」的波羅汶。大正七年改名為中崙公學校,並在大湖口(即老湖口,今日湖口國小)設立大湖口分校。隨著波羅汶的逐漸沒落與湖口的興起,大正十年(1921)中崙公學校遭廢除,大湖口分校獨立成為湖口公學校(即上文提到設有校內神社的公學校),中崙則設立分離教室(湖口公學校中崙分教場),在教育地位上,波羅汶與老湖口在大正十年徹底對換。而昭和六年,中崙分離教室又遷往下北勢,此地靠近因鐵路改線而興起的新湖口,並於隔年獨立為新湖口公學校(今新湖國小)。昭和十六年(1941),鐵路改線已有十餘年歷史,於是位於老湖口的湖口公學校又再度改名為「湖口南國民學校」,從名稱上可以知道,湖口發展的重心已轉往新湖口(上北勢)。

  大湖口公學校是新豐、湖口一帶所有現代教育之始,除了反映出波羅汶聚落的核心地位之外,在北新竹地區的教育史也有一席之地。昭和十一年(1936),大湖口公學校創校三十周年,於是於大湖口公學校舊址立碑紀念,碑前的兩根磚造紅柱,是大湖口公學校的校門,也是僅存的遺跡。大湖口公學校與波羅汶老街僅存的殘破街屋(金鑑堂),記載了屬於波羅汶失去已久的榮景。


  *大湖口公學校校門遺跡。


  *大湖口公學校之跡碑。


  *波羅汶老街建築金鑑堂,已殘破不堪。


  *波羅汶老街街屋金鑑堂,大多已傾頹,且被榕樹所包覆。


  *在新豐、湖口與竹北都有大湖口公學校的「子孫」,圖上各點均為現在的國小。可以看到大湖口公學校(中崙公學校)是位在比較居中的位置。

  透過在波羅汶、老湖口的探訪,稍稍深入了新竹新豐東側、湖口一帶的發展歷程,並且透過公學校的設置了解區域的歷史,對我而言算是一種新的認識途徑,以後對於臺灣不同的地方,也會有另一種想像。區域地理和歷史絕對不只老街和祠堂,公學校對我而言的意義也不再只是日本為了統治而設置的「國語傳習所」,希望有朝一日,可以把臺灣這樣的教育脈絡理清楚,說不定會別有發現!這應該是這趟湖口之旅的最大收穫吧!


◎後記
  波羅汶金鑑堂張氏三合院已於2018年8月遭拆除。


一、參考資料
1.中研院-台灣百年歷史地圖
2.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0382)新竹.湖口老街.漢卿步道.金獅步道
3.波羅社區發展協會
4.神社殘跡-湖口公學校校內神社
5.北台灣三個人文地理區的形成與區域特色
6.臺灣記憶-大湖口公學校之跡碑文


2013.02.14造訪
2013.04.04完稿


2 則留言:

  1. 老街上的牌匾為「寅春」非「春寅」,寅春是代表每年正月時節,有隱喻商業興盛的意思。

    回覆刪除

謝絕推銷、商業行為、情色與謾罵字眼,違者將逕行刪除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