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18日

野地旅0575:谷關捎來步道[台中和平]


  *通往捎來步道的捎來吊橋,常常可見全家大小一起出遊的場景。

  一個風和日麗的周末,和魚魚兩人極度想要到山中呼吸新鮮的空氣,幾番考量之後決定前往非常不熟悉的台中山區。九二一集集地震(野地旅0164集集地震十年後的車籠埔斷層)之後,中部山區受到極大影響,加上每年夏、秋兩季颱風豪雨的襲擊,中部山區最主要的幹道,也就是台八線中橫公路已經柔腸寸斷。多年來,中橫公路主線在修與不修之間多次爭議,而我也就一直沒有機會踏上中橫公路的台中端。

  至少記憶中不曾來過。

  從國道四號豐原端接台三線後,先走同樣未曾造訪過的新社,在廣袤的河階上穿梭,經豐埔產業道路,路過被票選為台灣歷史建築百景的「白冷圳倒虹吸管」,稍微停車休息一下,接著跨越大甲溪,正式接上中橫公路。


  *站在新社河階上遠眺大甲溪對岸,照片左側建築密集處為東勢。


  *白冷圳抽藤坑倒虹吸管。


  *一旁的解說牌解釋白冷圳的越域引水工程。所謂倒虹吸管的意思是指,利用自然界大氣壓力的原理,將遠從白冷引入的大甲溪水,一路抽引到新社河階台地上進行灌溉。


  *準備跨越大甲溪處,可看到寬闊的中游大甲溪床,左側較高的平坦地為新社河階台地,右側低平處為東勢河階,以及吊神山一帶的丘陵。

  又開了好一段路,終於抵達谷關風景區。提到谷關,一般遊客大概想到的就是溫泉,而有目標的登山客則大多將目光放在附近的谷關七雄。今日我們並沒有充足準備與時間,自然不會以登谷關七雄為目標,也不以泡溫泉為目的,只是為了到這塊幾乎未曾踏足的土地走走,於是在遊客中心內晃一圈之後,決定去走走長度僅有1.3公里的捎來步道。


  *谷關捎來步道附近地圖。

  捎來步道入口在谷關商店街的郵局旁,往大甲溪谷前進不久,就會遇到捎來吊橋。過吊橋後循指標前進,便抵達捎來步道。看到一般的介紹都說捎來步道需50分鐘才能走完,區區1.3公里居然要這麼久的時間,可見步道其實蠻陡的。根據步道旁的圖示,要從捎來吊橋處上攀至山頂涼亭約爬升300公尺,此段步道長僅900公尺,坡度多處大於45度,並不輕鬆。一路上看到不少人攜家帶眷來此爬山,雖然氣喘吁吁,但也仍邁步往上,看來親近自然的心與健身的毅力還是遠勝過路途的艱辛。


  *捎來步道入口,在谷關的郵局旁。


  *捎來吊橋。


  *捎來步道一路爬升,爬到後來都懶得拍照了。


  *步道周遭展望其實不多,少數幾個林窗可以看到遠方的山頭。

  大約20分鐘後,抵達山頂,我們算是走的略快,此山無名,便概稱之為捎來山(不過常聽到的捎來山則是指別處),捎來據傳為以前當地泰雅族領導者之名。山頂無展望,是一片陰涼的樹蔭,建有一座涼亭可稍事休息。涼亭旁的山頂處有兩個三角點,分別是水資會大甲36號與新天輪13號,都是與水利相關的三角點。在谷關上游不遠處即為天輪壩,天輪壩所蓄的水經地下引水隧道,送至下游白冷的天輪發電廠進行離槽水力發電,天輪發電廠處亦是白冷圳的取水口所在,但兩者的水並無直接關係。山頂另有一條路通往谷關七雄的波津加山,路程看似不遠,但要直上海拔1700公尺處(捎來山頂僅800多公尺),沒有準備不敢貿然前進,與登山口合照就做數了。


  *捎來山山頂涼亭。


  *捎來山基點,左邊是新天輪,右邊是水資會。


  *波津加山登山口,再讓兩隻兔子出來亮亮相。帶兩隻兔子上山其實有點累。

  山頂稍事休息後,從捎來步道的另一頭下山,此段步道僅400公尺長,坡度當然比來時更陡,看到一些遊客從此處上山,各個氣喘如牛。下山只花了十餘分鐘,抵達谷關溫泉旅館區,一旁的神木谷飯店區域內,一株號稱千年的五葉松巨木,走步道便可輕易看到全貌,不必進入飯店內。谷關溫泉在日本時代,名為「明治溫泉」,隨著附近八仙山林場的開闢,這個以日本天皇為名的溫泉也逐漸發展;戰後,取此處地勢雄險,才改做谷關。

  溫泉飯店自然不是我們此行的目標,離開溫泉區,過谷關吊橋後回到谷關商店街,遊客中心旁的溫泉公園內有免費溫泉池(但一點也不溫),裡頭趕流行養了不少專吃腳皮的魚兒,時而大口、時而細啄,腳皮薄一點的人可是會癢得受不了。不知是我的腳皮比較有味道還是鮮嫩,雙腳一放下去,附近的魚全部游過來,像磁鐵一樣,棄別人的腳皮而不顧了,真不知該高興還是尷尬。


  *大正十三年(1924)陸地測量部所出版的五萬分之一地形圖,可以看到明治溫泉以及明治警官駐在所的標註。明治為谷關在日本時期的舊地名。


  *捎來步道下山之路同樣充滿了階梯。


  *偶爾可見大甲溪對岸的谷關聚落。


  *眺望大甲溪床與吊橋,較近的是捎來吊橋,遠方則是通往另一條步道的吊橋,但該步道已封閉。


  *五葉松巨木(左);谷關吊橋(右)。


  *大甲溪,一旁就是高聳陡直的崖壁。

  爬完捎來步道,一開始還在想此步道幾無展望,爬起來又有點累,好像不是很划算。後來才想到,爬山的目的到底是什麼?有人健身、有人遊玩、有人純粹為放鬆,網誌寫多了之後,為了要拍照,經常會選擇展望佳的景點,介紹給大家才有吸引力,卻忘了當初喜愛爬山的初衷,其實只是為了親近大自然。境隨心轉,捎來步道雖然展望不佳,不過沿途綠樹成蔭、略耗體能卻又距離不遠,近山之餘也可運動,更不會過度勞累,頗值得慢步體會。最重要的是,捎來步道提醒了我,到野外去,原來的那顆「本心」是什麼。

  隨著天色漸晚,我們並沒有停留的打算,驅車離開中橫。若有一天再來谷關,不知那時的心境,又會如何轉換呢?讓我們一起期待。


一、參考資料
1.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827)[台中和平] .谷關溫泉.捎來步道.古靈寺
2.中研院-台灣百年歷史地圖


2013.10.05造訪
2014.01.18完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絕推銷、商業行為、情色與謾罵字眼,違者將逕行刪除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