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20日
野地旅0665:石門風景區[花蓮豐濱]
*位於花蓮縣豐濱鄉海邊的石門風景區擁有著獨特的地質、地形景觀。
離開大石鼻山步道(野地旅0664大石鼻山步道)後,繼續驅車向南,由於這天的終點定在台東成功,所以我們不能停留太多地方,一路上精挑細選,直至看到「石門」的指示牌,這是花東海岸中一處我完全沒有造訪過的地方,比起其他知名風景區,我還真不曉得石門有些什麼?儘管心中不抱持太大希望(因為根本沒遊客),會有什麼驚奇的地方,不過還是下車把這段海岸給補起來。
停車場旁有條不算長的步道通往海邊,走在海岸林帶內,太陽雖艷但還算涼爽。轉個彎,「石門」就在面前了,一看還真不得了,這個石門的形狀不像是典型的「門」,面積頗大,有數個出口,石門上方還覆蓋著海岸林與濱海植物,下方殘留有一點可能是大浪或漲潮時所帶入的海水,整體景觀相當的天然,讓我們心中感到十分的驚喜,原來這個沒什麼人的景點,居然這麼的有可看性。
*從停車場旁的涼亭看海岸,左邊的石門這個角度看不出來,倒是可以看到海岸邊的海蝕柱,是海水切割了岩層裂面所形成的獨立石柱。
*石門旁的海蝕凹壁,同樣見證波浪的侵蝕力量。
*第一眼見到石門,居然是個三出口石門!
*換個角度,原來出口不只三處,且規模真的好大!
*在石門內。海水從岩層弱面開始侵蝕,久而久之貫穿岩體,當支撐上方的力量不足時,岩石就會崩落。此處為都巒山層火山集塊岩,十分堅硬,因此可以支撐這麼大面積的石門長期存在。
*從海岸濱台上回望石門洞。
除了海蝕門外,此處的海蝕地形還包括了海蝕崖、海蝕凹壁、海蝕洞、海蝕柱、濱台(即海蝕平台,請參考野地旅0522大里海岸濱台)、海蝕溝等,更特別的是,在濱台上有一塊顏色與黝黑的火山集塊岩明顯不同的岩石,此為一安山岩質的岩塊,並且呈現斜躺著的「柱狀節理」,有學者推測此為「火山頸」冷卻後所留下的遺跡,不過屬於火山頸的哪個部位,則因為該岩塊可能是外來岩塊,所以不確定。
*海蝕溝,沿著岩層裂面侵蝕。
*岩層裂面侵蝕後,使得原本的岩層分離,形成海蝕柱。這個海蝕柱面海的一側還有海蝕凹壁。
*疑似枕狀熔岩的岩石。
*躺在濱台上的安山岩質岩塊,有明顯的柱狀節理。
儘管這裡的柱狀節理,比不上烏石鼻(野地旅0354烏石鼻)、綠島(野地旅0491綠島記行),更別說澎湖(野地旅0096澎湖考察三、0097澎湖考察四)那世界級的柱狀節理景觀,但石門風景區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各種海蝕地形可以一次搜刮。此外,這裡的石門規模比北海岸著名的石門(野地旅0111石門洞)更為壯觀,而與番仔澳半島(野地旅0250番仔澳半島、0413再遊番仔澳半島、0535三訪番仔澳)鯨魚洞是各有風姿,互有亮點。儘管豐濱的石門風景區目前還是默默無名的小景區,不過對於自然奇景的愛好者來說,這個小景點絕對不容錯過唷!
*石門風景區地圖。
一、參考資料
1.莊文星,臺灣東部海岸山脈火山頸柱狀節理地質地形景觀。
2015.05.29造訪
2015.08.20完稿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絕推銷、商業行為、情色與謾罵字眼,違者將逕行刪除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