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8日
野地旅0702:交河故城[新疆吐魯番]
*交河故城內的居住區,以及遠方的東北大寺。
距離離開新疆的日子還有幾天,雖已經開車去過了帕米爾地區(野地旅0689 G314中巴公路),二度穿越天山,又幾乎把北疆準噶爾盆地給繞了一圈,不過既然還有時間,我們決定第三度跨越天山地區,前往我在幾年前曾造訪的故地吐魯番(野地旅0269吐魯番舊城區)。一般人到吐魯番,不外乎是造訪坎兒井(野地旅0266坎兒井)、火焰山(野地旅0270火焰山)或者葡萄溝(野地旅0268葡萄溝)等知名景點。其實吐魯番地區的景點非常的多,當中有兩處古城特別值得一遊,其一,是玄奘曾講經說法的高昌國古都「高昌故城」(野地旅0271高昌故城),目前還保存有玄奘講經堂等建築;另一個古城,則是以易守難攻聞名的「交河故城」。由於上一趟到吐魯番來,並未造訪交河故城,因此便把交河故城當成這一次吐魯番之行的主要目標。
*交河故城地圖,紅線為道路。
交河故城位於吐魯番市區西側,亞爾孜溝兩條流路中間的狹長台地上,四周圍幾近垂直的崖壁,形勢險要,地形學上把這種兩條河交會並下切,形成的狹長或尖狀台地稱為角階地形。最早可在《漢書‧西域傳》見到此城名為交河的記載。此地為車師人所建立的城市,漢朝時為西域諸國之一,交河城為車師前國的國都。由於車師國(包含車師前國和車師後國)夾在中原帝國與匈奴之間,情勢並不安定,但也曾壯大並兼併附近小國,號稱車師六國;東漢順帝永和二年(137)北匈奴王被漢軍擊殺,車師的情勢才穩定下來,並持續到南北朝時代,晉時曾設交河郡管理,北魏太平真君十一年(450),高昌國消滅車師國,成為高昌國的一部份。
唐朝初年,高昌國為柔然所控制,隨後唐軍進入並於交河設置安西都護府十餘年,為交河故城發展的鼎盛時期;唐開成五年(840),回鶻建國,以高昌為國都,交河為重要的軍事重地;十二、十三世紀,蒙古帝國崛起後,回鶻歸順但遭到蒙古叛軍襲擊,勢力大衰,回鶻王室也被遷往甘肅,從此交河陷入戰火,逐步消失在歷史舞台上,成為了今日的「故城」。
得利於吐魯番地區的乾燥、少雨,交河與高昌兩城保留的殘跡均不少。交河故城共有東門、南門兩處出入口,以南門為主,並均設有甕城,除此之外,交河故城並無城牆,全憑地利。由於此處夏季時氣溫極高,因此絕大多數的建築物都是「向下」興建,在台地上挖掘出主要的活動空間,再於四周建築牆面,被稱為「減土」式建築,十分特別。目前的交河故城,城內配置為唐代所遺留下來的,以西北-東南向的「中央大道」區隔,東北方為官署、住宅、院落區,西南方則為大面積的佛寺區。現在要參觀交河故城,買票後可從南門方向進入,入口有大大的城區配置圖,可以先參考一下再進入,而我當然是想整個走完囉。準備進城,要先爬上一個陡坡,進入台地,殘存的南門門牆夾道歡迎一批又一批的遊客,右手邊是大型院落區,左邊則開始有較小的寺廟。
*通往南門之路,交河故城的入口。
*厚實的南門,內有壁龕。
*大型院落殘跡。
*大型院落殘跡。
*南門一進來,便連接中央大道,左側是寺廟區,右邊是院落區。
*高聳的土壁,顯現交河大型院落曾經的輝煌。
不久後,抵達中央大道的第一個岔路,左邊是中央大道,通往中央大塔,右邊則是次幹道,通往地下官署區。幾乎所有的旅遊團,都先帶往地下官署區,看看這個全城內最特別的建築,我們也就跟著大部分人的腳步往次幹道前進。次幹道的右側仍是大型院落區,而次幹道與中央大道之間的區域,便是官署區,先走一段長而陡的階梯,進入到一個地下的寬敞空間,四周有其他的房間,據說在裡面辦公冬暖夏涼。一旁可見到三道門的痕跡,據說是通往金庫、水井這兩處儲藏生命必需品的地方。在地下官署區照不到太陽的地方,馬上就可以感受到為何交河故城的建築,要以減土的方式建造,一曬到太陽頓覺空氣炎熱呼吸刺痛,陰影處則馬上降溫,乾爽舒適。
*水井,後方便是地下官署區。
*通往官署的階梯。
*地下官署,一旁還有不少房間。
*通往金庫、水井底部的入口。
*地下官署還有一些通道(左);金庫前的三道大門殘跡(右)。
官署區上面,現在搭建了一個木平台,可以俯瞰西北方大片的建築群,平台的前方,則是像無水的運河般深且直的東西大道,連結了中央大道跟次幹道,也分隔了官署區和倉儲區跟居住區。我們從一旁的步道繞下去,看看筆直深邃的東西大道,大道的東北端可連結到交河故城的東門,也有一些特別的設計。接著就是不斷在建築物殘骸中穿梭,目標是繼續往北走,想前往遠方的佛塔區。
*一處院落大門,透視交河故城。
*觀景台上俯瞰倉儲、居住區,遠方看起來較大的建築是大佛寺。
*照片前方低下之處,便是東西大道。從這個角度可以看出來,整個交河故城幾乎是從台地上挖出來的。
*東西大道,兩邊底部都還可以看到是原本台地的岩石,而非堆疊起來的磚石。
*東門,門後有城樓以及崗哨,型制類似甕城的防禦工事。
*哨所(左)與大門關閉時提供人員進出的便門(右)
*走在居住區裡。
*所有的街道、建築都是部分下挖台地而成,再保留牆面向上建築並興建屋頂。
*居住區,偶爾可以見到一些補強的土磚。
*倉儲區,大多以洞穴的方式建築,在唐代時有文獻紀載為「交河倉」。
*次幹道兩旁高聳垂直的牆面,有陰影,也擋風。
*次幹道,可一直通往底端的東北大寺。
離開居住區之後,道路兩邊就空曠了起來,既沒遮蔽,也沒樹蔭,開始感受到吐魯番的炎熱,儘管此時已是中緯度地區的秋天了,但在乾燥地區熱起來還是挺受不了的。好不容易走到東北大寺,我們在寺內的陰影下稍作休息,這時才覺得我們水帶的太少。東北大寺的後面,便是佛塔林,整個塔林分成四區,每區為25座佛塔,四區塊中間再有一座高塔,總計101座塔,推測可能是交河城內僧人的靈骨塔。
*東北大寺,寺前有筆直寬敞的入寺通道,通道起點兩邊設有雙塔柱,遠方寺廟主殿內設有一方型佛塔,上半部已傾頹,四周設有廂房、隔間以及水井等設施。
*主殿內的方形佛塔。
*寺院隔間與水井。
*東北大寺後方的塔林,位於中間的主塔殘餘高度約8公尺。
*從東北大寺回望交河故城居住區。
離開東北大寺,下一個目標是不遠處的西北大寺,規模稍為比東北大寺小一些,寺院中沒有方形佛塔,東西兩側則設有廂房,四周再以迴廊圍繞,整體建築保存的還不錯,可以看到一些當時修建佛寺所使用的工法。同樣的西北大寺也附屬有水井等設施,但沒有入口前的雙塔柱。
*西北大寺的佛寺外牆,下部約1/4為下挖的範圍,上部3/4則是堆疊上去的。
*水井藏在較低處。
*西北大寺內部,兩側有廂房與迴廊。
*從西北大寺內部可以看到,院牆有點像是使用人字砌的方式堆疊而成。
西北大寺的前方,就面對了佛寺區,佛寺區裡有眾多大大小小不同的寺院,最大的便是大佛寺,最小的則僅約數平方公尺,佛寺密度之高,令人乍舌。大佛寺是交河故城地表上最大的建築物,整體型制為長方形的兩進式院落,大殿偏後,大殿中央有方形佛塔,有二十八座佛龕,還存留部份佛造像。大殿兩旁設有僧房,前方則有兩座塔柱基座,總面積超過五千平方公尺。大佛寺前方有一廣場,廣場前有中央大塔,外觀為方形,內部中空,大致呈現梯形,並挖有佛龕,大塔南側有踏階可參拜。
*寺院區的建築。
*大佛寺入口,兩旁有高聳的院牆。
*大佛寺內,先是寬廣的中庭,有殘存的塔基跟水井。正中間為大殿,兩側有廂房與僧房。
*廂房與僧房,隔間都還很清楚。
*大殿入口,內有方形佛塔,佛塔頂部四面設有佛龕,共二十八龕。
*大殿佛塔上,尚有部分土坯泥塑的佛像殘存。
*大佛寺內,右邊是大殿,左下角為水井。。
*從大佛寺正門看出去,居高臨下可以看到中央大道,中央大道正對一個看起來像洞穴的地方,是南大寺遺跡,中央大道左側為居住區,右側為寺院區。
*中央大塔背面,可見整個中央大塔略呈梯形,分做三層。中央大塔為中央大道的終點,正對南大寺。
*中央大塔正面。
過了中央大塔,就回到中央大道上,筆直寬敞的大道分隔了寺院區與居住區,從建築物的密度來看,僧人的數量跟居民的數量說不定不相上下,一定程度反映了從南北朝到唐朝間,佛教興盛的程度。中央大道最後會轉個彎,接上次幹道,這個轉彎處有最後一間大型建築南大寺,比起前面幾間大型佛寺,南大寺沒有明顯的院牆,而是一個類似從台地中挖出來的方形岩塊,底部採取類似窯洞式的建築,隱約可看到風化了的佛龕。
*中央大道與南大寺。
*中央大道十分寬敞,兩側建築較高,大道為台地下挖。兩側建築因為是挖地而成,因此稱此工法為減土法,又稱為壓地起凸法,意即把地平面往下壓,建物就看似凸起。
*佛寺殘垣。
*南大寺,洞內有佛龕。
*南大寺的另一面。
看完南大寺,也已經在炙熱的吐魯番徒步行走超過1.5小時了,旅遊團根本就不會走到東北大寺、塔林、西北大寺去,頂多有少部分的團課會到大佛寺跟中央大塔,其餘的基本上看完地下官署區就走了。我們早已被太陽跟燒燙燙的地表弄得歸心似箭,趕緊步出南門,回到車上好好休息、喝水、吹個冷氣。這對照起前幾天在喀納斯(野地旅0699喀納斯景區)車子還結冰,真是很大的溫差。
儘管交河故城把我們累得慘兮兮,不過我卻覺得這一趟路很值得,能夠細細品味一座古城遺跡的各種不同角落,遙想當年的繁華景觀。比起幾年前在高昌故城,因為是團進團出的關係,較不能盡興,這次的交河故城之旅的景象歷歷在目,讓我印象深刻。不過,更深刻的,是如果還有下次,一定要帶夠飲水,快渴死啦!
一、參考資料
1.互動百科-交河古城
2015.09.19造訪
2016.02.08完稿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絕推銷、商業行為、情色與謾罵字眼,違者將逕行刪除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