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及蠻貊石碣前合影。
經過了漫長而忙碌的六月底,終於迎來了大學的暑假,儘管沒過多久尼伯特颱風就要侵襲台灣,但和伊真、怡文已經約好許久的南投行,在評估風雨狀況應該不大之後,按照計畫成行。第一天,起了個大早驅車前往南投,先在烏日接了怡文,隨後到中興新村接伊真,就開始往水里方向移動,這天下午和其他人約在水里見面。途中經過集集鎮,其實已經非常久沒有在集集停留了,於是在此停車順便午餐,看看時間還早,翻了地圖之後,隨意找幾個小景點逛逛。
集集鎮位於濁水溪中游的北邊,另外三面環山,是一個面積不大的平地。從地質上來看,集集所在的這片略寬的谷地,正好是軟弱的頭嵙山層分布地帶,或許因此才會被濁水溪側蝕,從台灣堡圖來看,今日集集鎮境內的南半部,當時仍是屬於濁水溪的高灘地。在清代時,由於濁水溪是難得可以從西部平原區直接進入山區的孔道,尤其在郭百年事件後,集集成為漢番交易的重要節點;後來的開山撫番政策執行下發展更速,成為重要的樟腦交易地。
日本時代,首先有二水(野地旅0705二八水老街)往埔里的輕便鐵道修築,後來在大正八年(1919),台灣電力株式會社開始修築二水至外車埕的鐵路,大正十一年(1922)外車埕線鐵路開始載客營運,在集集設有集集驛,昭和二年(1927)總督府鐵道部收購外車埕線,改稱集集線,三年後將楊梅驛所拆卸的木料在集集組建木造站房。這個站房在集集地震時嚴重歪斜,至民國九十年修建成今貌。
*集集車站。
未在集集市街上久留,隨即向東轉往南投縣定古蹟明新書院。明新書院建於光緒初年,地點在集集鎮東南端的柴橋頭,後來因為濁水溪大水的關係,光緒九年(1883)遷建至集集街上,兩年後完工;明治三十五年(1902)明新書院建築與學田改為集集公學校(今日集集國小)財產,明治四十一年(1908)書院遷建柴橋頭北邊的現址。戰後明新書院劃為永昌國校校地,部分圍牆拆除,並曾借書院建築做為教室,今日書院正對永昌國小操場,別有一番書香氣息。
*明新書院主體建築。
*明新書院前合影(左);書院的惜字亭(右)。
*書院內掛滿了祈願的銅片。
*書院正殿,祭祀文昌帝君、制字先師、紫陽夫子,上頭一方 「掌握文衡」匾額為遷建集集街完工時所立。
*側殿神龕的造型十分特別,是屬於和洋風格,有花草紋的山牆裝飾。
明新書院不遠處,還有一個「化及蠻貊」石碣,在特有生物中心附近一戶人家前方,路小,問了人之後才確定位置。此石碣由當時的雲林撫墾局委員陳世烈題於光緒十三年(1887),石碣上款書「欽命布正使銜署台灣兵備道陳方伯撫番開墾處」,署「大清光緒十三年春雲林撫墾局委員陳世烈題」,用以紀念當年漢人開墾集集地區的功業。
*化及蠻貊石碣。
化及蠻貊石碣揭示了從集集開始繼續往東,漢人入墾跟原住民之間的關係。郭百年事件前,已有不少漢人進入南投山區如水沙連等地開墾,並建立土城,事件後官府在集集公示嚴禁跨越番界,但當地部落勢力已經衰弱,引入許多西部平原的平埔族協助設隘防範泰雅族出草,因此儘管官府一時維護,但最終在時代洪流下,集集以東的原住民領域繼續退縮,化及蠻貊的結果,恐怕就是原住民失去土地吧。
*集集明新書院、化及蠻貊石碣地圖。
一、參考資料
1.明新書院
2.化及蠻貊
2016.07.06造訪
2016.10.01完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絕推銷、商業行為、情色與謾罵字眼,違者將逕行刪除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