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15日

野地旅0747:樂業-鳳山世界地質公園大石圍天坑群

  *大石圍東峰埡口一景,左側陡直崖壁就是大石圍天坑崩落的邊緣。

  費盡千辛萬苦,繞了百來公里的路,終於來到樂業縣,我們決定省點時間,不住在縣城,而是直接到預定目的地「大石圍天坑」景區尋找住宿的地方。根據網路資料,大石圍天坑景區入口有做餐飲與住宿的業務,不過到了現場,住宿已經只剩下一個單人標準房,我們家三人當然是住不下,於是解決了肚皮的問題後,按著服務員的資訊,我們前往不遠處另一個景區「穿洞天坑」附近的梅家大院。

  或許是這幾日,廣西下了不少的雨,所以在穿洞天坑附近的山裡,感到濕氣特別濃厚,儘管如此,但因所處之地海拔高度較高,天氣陰涼而無悶熱感。梅家大院就座落在一處山坳裡,四周多是高聳的錐丘峰叢,梅姓人家是在數百年前來到廣西樂業地區的客家人,由於附近是以壯族人為主的社會,客家人在此是弱勢族群,因此只能寄居於山區叢林內,倚賴崇山峻嶺的保護。

  在梅家大院附近,肉眼可及處就有多個溶洞,景觀已是相當不錯。由於附近森林覆蓋率極高,所以成為華北、華中地區一些有經濟地位的退休人士「long stay」的地方,每日在此散步、呼吸芬多精與陰離子,自己利用野味進行炊事,便覺人生沒有負擔。當然,年輕人來此就別有目的,除了老人與我們家三人外,這天剛好還有一大批小學生,來此參加「地質科考研習營」,可見此處確實是獨特的地質區域,據已經在此居住許久的一位老者說,梅家大院後方有一處他們「不公開」的溶洞,裡面的石灰岩地形精彩程度更甚樂業最著名的羅妹洞,且完全原始,我心有嚮往,不過緣分未到,就當作心中一項未能完成的任務吧。

  *梅家大院附近的溶洞與錐丘景觀。

  *一處谷地,可能是窪盆吧。

 
  *往穿洞天坑的路,穿洞天坑也是當地非常著名的天坑景點之一,但可惜景區正在整建中,無法入內參觀(左);梅家大院後方山頂上,也有一個溶洞,每個溶洞都是古伏流的河道遺跡(右)。

  *梅家大院的小孩,與傍晚回家的牛群。

  *這裡的乒乓球網十分特別啊!

  *梅家大院入口。

  *梅家當院客房區一景,就在崇山峻嶺間。

  *這附近常見的指路碑,吸引我注意的是上面都寫著「開弓弦自斷」,根據碑上記載,應該是曾經有一個梅姓的人,命中有「將軍箭」煞,因此設這個指路碑避開凶煞,並以「將軍箭發就斷弦」的意思代表化解凶煞。

  睡了一晚,隔天一大早,幾乎是搶第一個來到了大石圍天坑景區,隨後搭乘環保車開始繞園。這天早上天氣不太好,一直下著細雨,山中山嵐霧氣濃厚,一直很擔心可能會看不到天坑。果然隨後經過第一個天坑「流星天坑」時,基本上看不太到景致,據解說員說,從天空中看這個天坑,形狀像是一個流星一樣因而得名,但解說員的描述應該是講彗星啦。流星天坑也稱作大坨天坑,坨應該就是指此處的低窪地,也就是說這個坑很大,屬於此處原來的地名,流星天坑大概是開發為景區後才取的吧。續行不遠,途經白洞天坑、神木天坑和冒氣洞的入口,但車子未停,大概是尚未開放吧。

  *搭乘環保車進入大石圍天坑景區。

  *流星天坑一景,這已經是霧最薄的時候了。

  *流星天坑展望台。

  *白洞與神木天坑的入口。

  又繞了一段路,在錐丘峰叢中早已繞到頭昏腦脹、不分東西,這才抵達了大石圍天坑的邊邊。解說員指了一條路,告訴我們可以先到下面的「馬蜂洞」,回程如果有體力,可以登上大石圍東峰,或者直接回到下車處乘車離開。按著說明,我們先來到了馬蜂洞,洞內相當的暗,是一個古地下河廊道,多年來也有所塌陷,但大致保持著長廊狀的通道。洞內除了有一些石鐘乳、石柱外(如果不要打五顏六色的燈光就更好了),還可以看到一個明代的硝池,儘管實在是太暗了,看不出個所以然來。馬蜂洞的終點,是大石圍天坑的坑壁,就這樣懸在半空中,感覺十分特別,就在此時,太陽若隱若現,霧氣時聚時散,老天眷顧,我們抓準時機,好好拍了幾張大石圍天坑內部的照片,並看到天坑內還有另一個洞口,資料上寫為「中洞」。

  *馬蜂洞入口。

  *馬蜂洞入口附近一景,是個中小型廳室。

  *此處有一個明代硝池。

  *回望馬蜂洞上方的天窗入口。

  *不斷深入地下。

  *馬蜂洞中段。

  *馬蜂洞中段有較多的石鐘乳。

 
  *馬蜂洞內的石鐘乳與石柱。

  *馬蜂洞的出口,就是大石圍天坑了!

  *馬蜂洞內的堆積層,裡面含有一些苞粉可以作碳十四定年。

  *馬蜂洞簡介與示意圖。

  *大石圍天坑底,是一片杳無人跡的原始森林。

  原路折返,離開馬蜂洞之後,依循指標前往東峰埡口觀景台。此時天氣已經好轉,開始曬得到太陽,霧氣蒸騰,猜想過不久之後就可以有比較好的展望,因此決定花一點點時間,登上大石圍東峰頂端。大石圍天坑是樂業天坑群中面積與深度最大的天坑,坑底與邊緣最大落差613公尺,直徑約420到600公尺,坑口面積約166,600平方公尺。緩步爬上東峰埡口觀景台,此時雖然還在雲霧飄渺間,但已經可以看到天坑陡直的峭壁。

  *大石圍天坑的地形示意圖,圖左側為大石圍東峰,坑底有大型地下河水系發育,塌陷後形成陡直的崖壁。

  *大石圍東峰旁的天坑陡直崖壁。

  曾有許多人認為天坑地形就是大且深的窪盆,但目前已經逐漸把天坑跟窪盆地形分開討論,天坑的外觀定義為「四周岩壁陡峭直立(沒有任何的緩坡),深度與平面寬度均不小於50公尺的地表陷坑」。根據中國學者的研究分類,天坑地形依其成因,可粗分為「塌陷型」跟「沖蝕型」兩種,其中沖蝕型天坑的成因複雜,且單一個案間的成因也不盡相同,大致上來說,就是水體落差產生的強大動力,導致侵蝕並進而造成崩塌。

  目前已知的絕大多數天坑都屬於塌陷型,形成環境的必要條件包括「連續沉積且厚度巨大的碳酸鹽類沉積岩層廣泛出露地表」、「岩層水平或相當平緩(平緩的背斜軸部最利於發育)」、「位置相對低很多的地下水面以及超過50公尺厚的不飽和含水層」、「溫暖潮濕的氣候」、「含水層中有強大的物質傳輸功能系統(即發達的地下河水系)」;天坑塌陷主因為下方的地下河水系發達,導致支撐力不足,上方岩層沿著節理弱面垮塌,因而出現極其陡直的崖壁,整體天坑形狀多呈現多邊形(與節理分布、走向有關),並在坑底有大量的崩積物,通常也可以找到地下河水系的遺跡。

  在一些地下河水系,有時尚未完全塌陷成天坑者,只有一小塊崩落,形成「天窗」,通常天窗內的地下河廳室溫濕度、氣壓與外界有別,因此常常會出現類似「呼吸」的現象,吸入或排出水氣,被稱為冒氣洞,在大石圍天坑群中也有冒氣洞,只可惜這次沒能造訪。

  *塌陷型天坑(白洞天坑)與冒氣洞大廳的關係。(引用自朱學穩,2001)

  登上大石圍東峰峰頂,雲霧大開,天坑雄偉至極,但看天坑的角度似乎沒有東峰埡口觀景台好,放眼望去,是沒有邊際的錐丘峰叢,一旁還有個蘇家天坑,規模稍小。山頂有條鋼索可通往對面的大石圍西峰,是之前有人表演鋼索平衡特技的所在。中國的景區非常喜歡這類特技表演,儘管技藝驚人,但在雄偉壯麗的大自然面前,我總覺得是多餘了。

  *俯瞰大石圍東峰埡口觀景台(照片中的建築物),以及旁邊陡直的天坑崖壁。

  *身處一片錐丘峰叢中,照片正中央有個陡崖,為蘇家天坑所在。

  *大石圍天坑東、西峰間的鋼索,但重點是在西峰那片崖壁。

  *東峰峰頂。

  *從大石圍東峰俯瞰大石圍天坑坑底,高差約600公尺。

  參觀完大石圍,我們搭乘環保車原路回到景區入口。這個天坑的規模宏大令人印象深刻,而且整體來說環境保護得很好,坑底的原始森林,可能沒有幾個人曾經造訪過,這種感受與幾年前在重慶武隆的天龍天坑和神鷹天坑(野地旅0394天生三橋)不盡相同,武隆的天坑是走到坑底,抬頭仰望天坑的雄偉,而在大石圍,則是站在高處俯瞰,卻依然無法一眼遍覽整個天坑,而感到自己的渺小。

  天坑,作為岩溶地形區中一種偏向侵蝕輪迴幼年期到壯年期的地形,在台灣是沒有機會見到的,希望有朝一日能再到樂業,除了再訪大石圍外,也能一覽穿洞天坑、冒氣洞等其它不同形貌的天坑。

  *樂業天坑群部份地圖(各個天坑的位置為利用粗略的地圖搭配衛星影像自行判斷的,可能並非準確位置)。


一、參考資料


2016.08.11造訪
2017.02.15完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絕推銷、商業行為、情色與謾罵字眼,違者將逕行刪除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