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24日

野地旅0399:三坑子老街[桃園龍潭]


  *三坑子老街街屋與永福宮一景。

  講到老街,一般人大概都會想到大溪老街、三峽老街、鹿港老街等各地著名的老街景點,不過在桃園,還有一條老街,號稱是「全台灣最短的老街」,然而同時又被譽為「桃園第一街」,這就是「三坑子老街」,位於桃園縣龍潭鄉的一處低位河階上,大漢溪的左岸。趁著開車到桃園的機會,便找純鎰、家妤一起繞到三坑子去看看。

  三坑子,在客家話中,坑為小溪溝之意,在此處有蔗廍坑、火劫尾坑、鴨母坑三條小溪在此會合,因而得名。從這三條坑的名稱來看,此處早年或許有種過甘蔗(蔗廍為傳統壓製蔗糖的小型農舍),大概也有養過鴨子吧,沒有證據,隨口說說。


  *三坑子一帶地形圖,等高線為5公尺一條;三坑子老街所在的位置為大漢溪所形成的低位河階;三坑仔聚落西側有一陡崖,崖上方平坦地則為高位河階桃園面,是古石門溪的沖積扇。

  車子停妥之後,步行前往三坑子老街的入口,迎接我們的是「黑白洗」,也就是從前三坑子居民洗衣服的地方。三坑子聚落所在的低位河階,相當靠近一旁的高位河階階崖,幾處湧泉流水變成了三坑子重要的水源,因此三坑子早年的用水需求並不是來自於東邊的大漢溪;今日則利用南方打鐵坑溪、石門水庫的水,在三坑子一帶往北修建「石門大圳」灌溉海拔較高卻相對缺水的桃園台地。黑白洗在這邊被形容成「婦女聊天黑白聊、衣服就黑白洗」,我不會說客家話,不知道客家人是不是也說「黑白」?比較納悶的是,為何黑白洗後面那扇牆裡,是任憑湧水漫流,不知是否有何用意?


  *三坑子老街的入口。


  *黑白洗,不知這面牆後方的水是何方神聖?


  *大熱天的,沖涼一下真愉快。這張照片好有青梅竹馬的感覺?

  續往老街走去,拐個彎,到了!果真夠短。三坑子聚落以永福宮為信仰中心,老街則發展成為T字形,清朝時因大漢溪左岸的水運之利,三坑子也成為了一個「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商業聚落形式;日治之後,水運漸廢,陸上運輸幹道也未經過三坑子,因此這裡就此沉寂了下來,直至近年因開發自行車道,三坑子才又重新捕獲了一些人的顧盼。


  *三坑子聚落空拍圖,紅色線條為老街街道。

  不過我們這次挑選了非假日來此,整條老街安靜的不太像是喧鬧的台灣,可見平時此處仍舊只是一個沒落的小村莊,原本打算在此買點東西吃的計畫,也只好改去不遠處的龍潭市區。

  老街雖小,但那間始建於清朝乾隆、嘉慶年間的永福宮,雖然經歷三次搬遷,現在的建築則是大正十三年(1924)遷建及以後歷次重修的產物,但古意仍是藏不住,從門楣、木柱以及精美的屋脊雕花、剪黏,都可以看出三坑子曾經的絕代風華。原本永福宮主祀客家人的原鄉信仰三山國王(獨山、明山、巾山),但後來改祀神格更高的三官大帝(堯、舜、禹),更有趣的是,現在廟內還同時陪祀漳州人的原鄉神開漳聖王,似乎當年械鬥不已的族群早在永福宮中和解。


  *永福宮前的老街格局,街屋形式為最普通的樣式,無山牆立面,從建材推測有騎樓的街屋應是日治時期才出現。


  *其中一間街屋的柱子有雕花的礎石。


  *看來相當古樸的永福宮。


  *整間廟讓人感覺最有時光飛逝滄桑感的,大概就是門口的這塊夾柱石。


  *三川殿外有泥塑龍、虎堵,上方則有精美的橫向剪黏裝飾,與一般採用泥塑不同。


  *永福宮內。


  *屋脊一樣是採用剪黏裝飾。

  三坑子聚落的西北側,有一間三合院建築,名為青錢第;據說該三合院的擁有者張家曾於災荒時發放青錢予人兌換糧食,因而受到皇帝的表揚;青錢第目前仍為私有住宅,我遠望一看似乎仍在整修,而且天氣實在太熱,懶得走近,便沒有多去細看;離開永福宮與青錢第,直接往河階崖上的「開庄伯公」前進。

  伯公,是客家人對土地公的稱呼,但閩客之間的土地公信仰並不完全相同;閩南人信仰中,土地公有傳說、有人格,是一個有名有姓的地方鄉土神;客家人的伯公信仰則不太相同,並不是源自於傳說,而是將家中長輩的稱呼用於信仰上,將客家人對土地的依賴與親密感,轉化至鄉土信仰上,因此一般雖然大家都同意土地公就是伯公,但實際上兩者的信仰內涵卻是不太一樣,就更別說台灣的伯公信仰「具象化」之後,所呈現出來的各種樣貌了!在三坑子的伯公廟,外觀看起來與閩南人的土地公廟並無什麼不同,不過可以看到新舊伯公廟並列,也是件有趣的事情。


  *位於河階崖上的伯公廟(左);廟前有株老樟樹(右)。


  *新伯公廟後方有舊伯公廟,看起來廟頂剛粉刷過。


  *舊伯公廟內原來以一石牌作為膜拜對象,後來才放入福德正神圖像。

  看完伯公廟,我們「超級簡短」的三坑子老街之行也告一段落,慢慢走,時間大概僅花費不到一小時,只是烈日當頭,把我們曬得很暈,因而也無暇多做思考。資料上說,伯公廟旁再往上爬一點點路,即可看到石門大圳,這趟算是錯過了;而從三坑子往南,大坪地區也有一座古橋相當著名,但實在懶得走。

  這麼多的遺憾,或許是下次再到三坑子的契機吧。


一、參考資料
1.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0324)桃園龍潭.三坑老街.大平紅橋


2011.07.27造訪
2011.09.24完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絕推銷、商業行為、情色與謾罵字眼,違者將逕行刪除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