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25日

野地旅0428:石頭營聖蹟亭與浸水營古道[屏東枋寮春日、台東大武]


  *一行八人於浸水營古道登山口合照。

  上了大學之後,有一件事情,是身為地理系學生的我還算自豪的,也就是每年都走一條「橫越台灣」的道路,大一升大二的暑假走了北橫公路(野地旅0022-0026),接著每年暑假分別走了中橫公路(野地旅0078-0082、0086-0092)、南橫公路(野地旅0172-0175)以及能高越嶺國家步道(野地旅0257-0261),民國百年的暑假原本也安排了霞喀羅國家步道與司馬庫斯古道之行,但最後卻因為時間的關係未能成行,只能找郡大山(野地旅0414望鄉山、郡大山連走)動一動,對於未能夠走一條橫越台灣的路,始終是耿耿於懷,終於,在伊特的促成之下,趕在民國百年的最後一週(也就是聖誕假期),選了一條比較輕鬆的「浸水營古道」成行,算是把我這個自豪的紀錄延續到第五年。

  浸水營古道最早是清道光年間,西拉雅族馬卡道群集體遷居大庄(野地旅0223大庄公廨)、卑南一帶時,所行走的道路。同治十三年(1874)牡丹社事件發生,清政府執行開山撫番的政策,直到光緒八年(1882)時,周大發率兵正式開闢全長47公里的「三條崙卑南道」,取代原先的琅嶠卑南道(野地旅0196阿朗壹古道0300再遊阿朗壹古道)的功能(根據施添福的研究則認為,切確的開闢時間為光緒十一年)。光緒十八年(1892)台東直隸州知州胡鐵花從鳳山前往台東,並校閱沿線士兵操練與武器設備。

  明治三十九年(1906)起,八次修築當年的三條崙道,成為鎮壓排灣族的理蕃道路,並因為道路經過處最高的駐在所為浸水營,而命名為浸水營越嶺道。如今,這條越嶺道則與知本越嶺道、崑崙岰古道、內文阿朗衛古道,一同被劃入南台灣國家步道系統,成為台灣山界中一條知名又不算太難走的熱門路線。

Untitled
  *浸水營古道路線圖。

  浸水營古道西起枋寮、水底寮,自玉泉村(三條崙石頭營)起轉往東向,大致與今日的大漢林道並行,過大漢山(1687公尺,一等三角點)與姑子崙山(1630公尺)間的鞍部後續往東行,過姑子崙吊橋後接上大武溪河床,至大武後轉北往卑南方向,而我們這次走的部份,則是從大漢山山麓的登山口起,一路下坡至大武街(大武溪南岸),全長約25公里。一般登山都是包車行駛大漢林道,再一路往東下坡,比較輕鬆,這次也不例外,當天從高雄左營搭包車,直抵枋寮鄉。

  在枋寮鄉的玉泉村,屏132縣道上,司機大哥先讓我們下車動一動,此處便是當時三條崙石頭營所在地,同治十三年(1874)牡丹社事件後開山撫番政策執行,當時駐紮在此地的總兵張其光,開設番社學,教導番人兒童習漢字,因客家習俗敬重文字,故於隔年設立聖蹟亭(又稱敬字亭、惜字亭等),專燒字紙、公文,並且兼祀倉頡,現為屏東縣三級古蹟。


  *石頭營聖蹟亭。


  *附近都是台糖的造林地。

  在玉泉村沒有久留,速速前往大漢林道,在歸崇派出所繳交事先辦好的入山申請後,過歸崇派出所後,林道大約還有二、三十公里的路,不過路況良好,與一般登山級路線的林道相比,簡直是高速公路。大約上午十點左右,抵達浸水營古道登山口,比我們稍早一些,也有另一隊由阿伯們組成的登山隊抵達,據說當天高師大登山社也前往浸水營古道,不過時間比我們晚,就這樣緣慳一面。


  *歸崇派出所,在此繳交入山申請。


  *派出所前可以眺望七佳村與力里溪沖積扇,綠油油的一片大多是台糖造林地。


  *浸水營古道登山口,禁止腳踏車進入。

  浸水營古道當年作為日警的理蕃道路,自然是開的又大又平,相當好走,除了在一開始的路段有上有下外,到第一個岔路(左往大武,右往穗花杉保護區)後,基本上就是一路下坡,不過沿途爛泥遍佈,霧氣籠罩,不愧其「浸水」之名,還好整天天氣雖然陰溼,但沒有下雨。隨後,來到稜線,也就是日治時期的州廳界。不久之後,遇到第二個岔路,左往姑子崙山,右續行往大武。


  *這趟浸水營古道之行唯一的展望,其他地方要不森林密佈,要不濃霧籠罩。


  *沿途不少這種泥濘的道路。


  *第一岔路,左往大武,右往穗花杉保護區。


  *赤楊次生林。


  *州廳界,位於鞍部處,有告示牌解說。


  *第二岔路,左往姑子崙山,右往大武。

  續行下坡,不久後會看到右手側有人造建築物基礎遺址,此處即為浸水營盤、浸水營駐在所遺址,當年駐在所基礎的砌石仍在;未做久留,直奔中途的展望點涼亭處休息午餐,這個展望點之所以能夠有展望,是因為前方的山體崩塌,露出了一大塊天窗。在此簡單休息半小時,繼續前行趕路,希望一定要在天黑前下山。

  一段路之後,抵達「古里巴保諾駐在所遺址」以及部落遺址,遺址並不在步道上,而是要從步道左側爬一段小斜坡。續行不久,抵出水坡駐在所遺址,同時也是出水坡神社所在,從僅存的基礎中,我並未能看出神社的規模、配置。

  一段路之後,抵達一處岔路口,標示寫沿稜上攀通往古里巴保諾駐在所遺址,然而此處應為標示錯誤,實際上抵達的地點為「出水坡祠」,是日本時期出水坡一帶的神社遺址,原本有木造鳥居,已腐朽。過出水坡祠後繼續下行,不久就有大片人工的石造基礎出現在步道旁,是為出水坡駐在所,從遺跡的規模來看,大概是沿線最大的一個駐在所。


  *浸水營駐在所遺址。


  *浸水營駐在所平坦的基礎。


  *午餐休息的展望處,有霧,展望不佳。


  *古里巴保諾舊聚落遺址,但這個型制怎麼看也比較像神社,沒有足夠的解說牌。證實為出水坡祠遺址,步道標示錯誤。


  *我從僅有的資料判斷這是出水坡駐在所遺址,也就是神社遺址,但看起來不像

  續行,不久會抵達岔路,有明顯指標是通往出水坡山(665公尺),二等三角點(共兩顆基石),雖然撿二等點對我來說吸引力不大,但因為基點離步道不遠,所以還是順道去撿了一下。此後路旁還有大型木炭窯遺址,雖然是民國時期的產物,但在山林之中能夠看到這麼大的木炭窯(比起能高越嶺道的木炭窯大很多),還是挺開心的。

  看到木炭窯,就知道浸水營古道步道部分已經接近尾聲,隨後經過新姑子崙駐在所遺址,整個遺址只剩下平坦地一大片,以及一個看起來較新,不知用途的水泥槽。新姑子崙駐在所旁有相當碩大的鳳凰木,應該是早年還有人駐紮在此時所栽植的。最後,略往大武溪上游茶茶牙頓溪上游側走一些,再呈之字形下坡,最終抵達清軍溪底營盤址,隨後就到姑子崙吊橋,吊橋的那一頭,也就是浸水營古道步道段的終點,至此,約是下午三點半多,約15.6公里長的山路,走五個多小時,比預計的六小時略快。


  *出水坡山基點。


  *大型木炭窯。


  *新姑子崙駐在所遺址,一片平坦的樹叢而已。


  *新姑子崙駐在所遺址旁的巨大鳳凰木。


  *清軍溪底營盤址附近,整齊的「行道樹」,感覺或許是日本人種的。


  *姑子崙吊橋遺址。


  *新建的姑子崙吊橋,橫跨茶茶牙頓溪。

  在吊橋東側的涼亭略作休息,預估還有六公里的路才會到大武,首先要走一段溪床,許多登山隊都有租車,請車輛開溪床便道來載,我們則為了節省經費,並沒有叫車。結果這段溪底便道比想像的還要長,走了更長的時間,好不容易抵達加羅坂,都已經五點了,更令人感到崩潰的是,從加羅坂到大武還有好幾公里的公路要走,偏偏在我們大部分人體力已經耗竭的時候,這個公路居然還有上坡!


  *過姑子崙吊橋後,一般取左走溪底便道,河水暴漲時則要取右高繞。


  *溪底便道,這一段得用走的。


  *可以看到遠處,已有別隊的車子久候多時。


  *一望無際的溪底便道,走起來挺累的。


  *抵達加羅坂之前,唯一的一次涉水。


  *從加羅坂高處的公路望向大武海邊,離濱海公路還有一段絕望的距離。

  還好,聖誕夜,天主有保佑,一台車,載走了我和伊特以外的所有人到大武,而我和伊特兩個體力最好的人,則在夜間的公路上狂奔,終於在晚上六點時,抵達大武街,而客運也在十分鐘後抵達(下一班要多等兩小時),正好可以趕上台東鐵花村胡德夫的歌聲。


  *到大武街,天都黑了。

  總結這趟浸水營古道之旅,除了親身體會歷史的厚度之外,也看到不少野外生態,各類的植物,還有很多穿山甲的掘痕;此外,這次雖然估對時間,但比預計晚了一個小時出發,導致最後必須狂奔到大武,所以還是得九點就從登山口出發才行。簡而言之,是一趟難忘的旅程,扣除最後的狂奔,其實浸水營古道並不難走,也不疲憊,比起南橫公路的記憶,只是小菜一碟囉!





  *浸水營古道上的各種植物生態。


  *沿途隨處可見的穿山甲掘痕。

  但最重要的是,走過台灣,才知道有多愛這片土地,縱使累的像條狗。


●備註:
  這篇寫的匆匆忙忙的,是看了GPS軌跡之後發現從登山口到大武街有25公里之後,才知道比當初估計的多了3到4公里長。


一、參考資料
1.國境之南文化觀光網-石頭營聖蹟亭
2.台灣大百科全書-石頭營聖蹟亭
3.王一婷,2002,《台灣地理百科-台灣的古道》,遠足文化。
4.林澔貞、郭育任、翁儷芯,2007,《台灣地理百科-台灣的國家步道》,遠足文化。
5.台灣原住民族傳統聚落與古道-浸水營古道
6.台灣原住民族數位典藏知識入口網-出水坡祠


2011.12.24造訪
2012.01.25完稿
2012.04.05修改

2 則留言:

  1. 是歸崇派出所,不是崇歸。有空記得改一下 XDD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到底哪根筋不對一直以為是崇歸.......

      刪除

謝絕推銷、商業行為、情色與謾罵字眼,違者將逕行刪除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