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1日

野地旅0448:五峰部落淺遊II[新竹五峰]


  *日暮黃昏,陽光從魚鱗天中射出,照耀高聳的鵝公髻山與造型特殊的五指山。

  正在執行的國科會計畫在五峰鄉尚未結束,由於需要一些素材,因此又挑了一天在五峰的山區繞繞,繼上一次(野地旅0422五峰部落淺遊)跑了一些部落之後,這次主要前往上次沒有去的地方,包括清泉部落(野地旅0043清泉部落0199清泉部落II)上方、白蘭部落、河頭部落、比來部落、花園部落、竹林部落以及和平部落,目的是去蒐集計畫中可以使用的素材和照片。


  *五峰鄉部落分布圖。

  原住民的老部落,其實大多不在河岸兩側,在五峰鄉中,河頭、五峰、泰平、高峰、茅圃、洞口、桃山、民都有和清泉等部落,大多是在日本時期移住,或者在民國時期搬遷來的,原來的老部落則大多分布在海拔較高處的緩坡地。例如白蘭、和平和舊十八兒等,河川雖然在指向和族群遷移上有重要的角色,但對於捕獵、取水卻不是那麼的重要,而河川與山稜線則經常是各部族之間的「領域界線」,例如上坪溪為加拉排(加拉拜)群和十八兒群的界線,而霞喀羅溪流域的分水嶺之內則大致是石加鹿(霞喀羅、石鹿)群的傳統領域。在緩坡地上,原住民們進行火耕,種植多種作物;水源則來自於山溝或者壁湧泉。此次主要就是前往這些老部落所在的緩坡地進行素材蒐集。

  以下就看一些照片。


  *上坪溪側一處離水較遠的平坦地,已有人開墾。


  *從清泉部落上方看清泉部落與上坪溪的關係。


  *從白蘭道路看清泉部落所在的土石扇。


  *上坪溪與土場溪會合處,匯流口處的平坦地可能是土場溪堆出來的土石扇。


  *位於海拔較高處緩坡地的白蘭部落。


  *從白蘭往下看清泉部落的土石扇地形。


  *從白蘭道路看五指山(五峰地名的由來),以及茅圃、高峰等部落。


  *舊十八兒部落,也是在較高處的一個緩坡地。


  *河頭部落,屬於新遷移的部落。


  *花園部落,在三條小溪匯口處的緩坡地。


  *竹林部落,也是接近稜線的一處坡地。


  *從和平部落道路看向五峰與五指山。


  *從和平部落看鬼澤山。

  素材是收集了不少,也看到了很多很棒的風景,只是對於這些素材的整理還沒有太多的頭緒,不過有時候大概也不用這麼計較這些,偶爾放空自己來享受一下悠閒的氣息,不也是忙碌人生中難得的美景嗎?所以這篇就寫到這裡,讓大家自己去體會了。


2012.03.15造訪
2012.05.01完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絕推銷、商業行為、情色與謾罵字眼,違者將逕行刪除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