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18日

野地旅0423:六家林氏古厝群[新竹竹北]


  *林家祠,大門雖掩,不掩氣派。

  因緣際會之下,一個人開車來到了新竹竹北,由於毫無事先規畫,也不知道要看些什麼。印象中知道著名的平埔族土地公廟「采田福地」就位於竹北,但不知切確位置,只得開車亂跑,偶然之下,看到自強南路旁有間古色古香的合院式建築,附近停車也算方便,就下來走走,這一停,才發現原來是到了竹北六家的林家祠、大夫第和問禮堂。

  竹北位於頭前溪與鳳山溪之間,地形上屬於頭前溪的沖積平原。在漢人入墾之前為竹塹社地,清代稱此處荒埔為「霧崙毛毛」,乾隆二年(1737)周姓家族入墾此處,稱「六張犁」,為開墾單位,每一張犁代表五甲地;乾隆十七年(1752)饒平林先坤等人亦來入墾,種植水稻;大正九年(1920)改稱六家。整個聚落為林姓血緣聚落,早期於周圍栽植刺竹,並建有東、西、南側三座隘門以防止械鬥,北面有溝渠,南面則為田地。現存相關建築八座,其中林家祠、大夫第和問禮堂(下圖編號A、B、C)為國家三級古蹟。

  *Google地球上的航空照片,六家林姓聚落一覽。現在四週開發中,此區規劃為客家民俗公園,東側為高鐵新竹六家站。


  *台灣堡圖上的六張犁聚落,北側有溝渠,南側為農田。

  我從聚落的西側開始走起,在入口處迎接的是福德祠(伯公廟),名為永昌宮,裡頭有人在拜拜,我並沒有入內一探,只知永昌宮附近即為原本六張犁聚落的西隘門所在。一旁則是另一間已經完成整修的問禮堂,現為交大國際客家研究中心;另有兩間忠孝堂於此區,目前都暫用鐵皮遮頂,避免雨淋等待修復。

  建築群中已修復的是林家祠和問禮堂(編號C)。林家祠原為次聖公嘗,林先坤在乾隆五十五年(1790)於六張犂買下第一塊田地做為聖公嘗祭田,隨後逐漸擴充,於明治四十四年(1911)改建為今日規模,奉祀太始祖比干公、林氏始祖堅公、閩林始祖祿公、九牧公、五十九公、六屋祖百一公、千六公暨一派宗支祿位,成為六屋祖祠,遂改稱為林家祠,並改部分祭田為學田,供做獎學金之用。林家祠建築基礎採用河床卵石,牆面則塗白色泥灰,風格簡樸;祠堂正後方有一「化胎」,是客家建築中,代表孕育萬物之一切事務以及承受天地之氣之地,亦是客家傳統家宅最重要的區域,而在風水上象徵安穩;一旁則有間石造小廟「義靈祠」,為死於閩客械鬥的家僕朱阿羅的衣冠塚,現仍固定祭拜中。


  *永昌宮。


  *問禮堂,現在的交大國際客家研究中心。


  *交大客家文化學院。


  *忠孝堂(E)。


  *林家祠正面。


  *義靈祠。


  *林家祠後方類似墳塚狀的化胎。

  問禮堂位於此一區域的最東南側,為林先坤之孫林秋華於道光十一年(1831)中武舉人後所建造,亦做為林家家法審判之地,這種以家族為主體的審判單位,在台灣可以說是僅見。在問禮堂旁,樹木茂密之處,即為大夫第,這次造訪內部正在裝修,並未走近一探究竟;大夫第初建於乾隆三十五年(1770),原稱慶善堂,為林家議事之地,嘉慶二十三年(1818)因林家曾助平定林爽文事件,追封上二代林衡山、林先坤為「奉直大夫」,並增建前堂,成為今日規模;大夫第與問禮堂合稱南北二廳,共組成一個曬穀場,曬穀場旁仍保留兩個旗桿座。


  *問禮堂外的旗桿座。


  *問禮堂,前方則是曬穀場;左側斜對面為大夫第。


  *大夫第遠景,空地為曬穀場。

  在大夫第東北側,還有另一處同樣以林姓為主的老聚落,由於興建年代略晚於上述的聚落,因而稱做「新瓦屋」,與林家祠、大夫第和問禮堂一樣,因為高鐵興建而列入重劃區中徵收,目前兩地都做為公園綠地使用,仍待整建,這次並未造訪。

  冬天在此處閒晃,可以很明顯的感受到「竹風」之冷冽,就算耐寒如我,在台北一年四季穿短袖,在此也不免要瑟縮一下,只得趕緊躲回車中,前往當天預訂的目的地。以後若有機會,希望可以入內參觀據說是相當豐富的歷史文物。


一、參考資料
1.新竹縣政府文化局-竹北林家祠
2.客家委員會-竹北六家舊事
3.行政院文建會文化資產導覽-竹北問禮堂
4.六張犁林姓聚落與竹北新瓦屋忠孝堂


2011.12.16造訪
2012.01.18完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絕推銷、商業行為、情色與謾罵字眼,違者將逕行刪除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