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1日

野地旅0432:芝山巖淺遊[台北士林]


  *芝山公園的百二崁石階,為日本時代芝山巖祠的參道。

  芝山巖是我國小時期最常去的公園之一,但升上國中之後陷入升學壓力的漩渦(這是藉口),就再也不曾造訪過這個小山丘,殘存的記憶僅止於西隘門和漳、泉械鬥有關,以及芝山巖貝塚這兩個部分,其他的我可是忘的一乾二淨。喔,當然還有個有趣的回憶:其實我是在陽明醫院(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出生的,小時候經過這裡,媽媽都會說要把我塞回肚子裡,讓我很害怕。

  這次造訪芝山巖,其實也跟肚子有關。我和峻鳴兩人離開頂八仙(野地旅0431八仙聚落)之後,苦於找不到中餐吃(或找不到停車位),在北投繞了好大一圈,最終才來到芝山巖附近,時序已近兩點,趕緊進到一家餐廳吃掉他們最後的白飯,填飽自己的肚子。吃完,還有些時間,才順道上芝山巖走走,很意外的,像是峻鳴這麼愛往外跑的人,居然對芝山巖也沒什麼印象,或許是距離近,以為來的機會很多,就一直錯過吧。

  芝山巖是一座孤立於外雙溪沖積扇上的小丘,主要以大寮層堅硬的砂岩構成,高約52公尺,頂部較為平坦,四周陡峭,由於高度大約與海水侵入台北盆地中時的湖水面位置相當,在地形判識上「有可能」是台北湖時期,因湖岸侵蝕而形成的湖階地形(laccustrine terraces),由於地勢較高,早期便有原住民(凱達格蘭族或其祖先)居住,並形成芝山巖貝塚等多達七層的文化層,被指定為國家二級古蹟,這次未仔細探訪。


  *芝山巖一帶地形模擬、街道圖,左上為芝山巖放大圖。


  *芝山巖地圖(資料來源:芝山文化生態綠園)。

  我們從北隘門的方向上芝山巖,這是一條我應該沒有走過的路。芝山巖的隘門建於道光五年(1825),是漳州籍的移民所建立,用以保護宗廟惠濟宮,並做為平地地區漳州人在械鬥時的緊急避難所;咸豐九年(1859)泉州人大舉攻入八芝蘭(今士林),漳州人撤入芝山巖,並展開長達數月的對抗,也因隘門的設置,最終八芝蘭地區的漳州人得以存續,遂在械鬥結束後,亦於八芝蘭設置四方位隘門。

  如今的芝山巖北隘門是重建過的,東隘門和南隘門則已經拆除,西隘門則還大致保存著當年樣貌,上頭有八芝蘭人潘永清所書之「洞天福地」,已被指定為國家三級古蹟,這次亦未造訪。在芝山巖上,被指定為古蹟的還有漳州祖廟芝山巖惠濟宮,乾隆十六年(1751)漳州居民決議於現址興建祭祀開漳聖王以及觀音菩薩的兩間廟宇,祭祀開漳聖王者為惠濟宮,祭祀觀音菩薩者為芝山巖;道光二十年(1840)潘永清再倡建文昌祠,並設義塾;同治十年(1871)舉人施贊隆等人發起將芝山巖、惠濟宮合併,成一兩層樓廟宇建築;嗣後經過火災,於光緒十六年(1890)再整併文昌祠,三廟合一,稱做「芝山巖惠濟宮」。近年廟體結構大肆整修,舊物則大多置於廟左的懷古園碑林之中。

  芝山巖惠濟宮中目前最值得一看的,是正殿後方水池中,有一塊「開校十周年紀念」基石,為紀念明治二十八年(1985)總督府學務部長伊澤修二創辦芝山巖學堂滿十周年。芝山岩惠濟宮曾充做總督府學務部辦公處,芝山岩學堂為台灣第一所國民學校,招收國語(日語)傳習生,在台灣教育史上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北隘門遺址,現在的隘門是重建的。


  *芝山巖惠濟宮。


  *芝山巖惠濟宮正殿後方水池上,開校十周年紀念基石。


  *芝山巖惠濟宮廟左懷古園中的芝山巖合約碑記(道光二十九年,1849)、惠濟宮碑誌(道光二十五年,1845),都是記載芝山巖地區的重要碑記;懷古園中也有大量舊建築所遺留下來的石柱、楹聯,右圖為詩人洪以南所寫的對聯。

  離開芝山巖惠濟宮,轉往六氏先生之墓。明治二十九年(1896)任職於芝山巖學堂的六位教職員遭殺害,震驚日本,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親撰「學務官僚遭難之碑」,設立於芝山巖,明治三十六年(1903)再設「台灣亡教育者招魂碑」與「故教育者姓名碑」於六氏墳墓附近;昭和五年(1930)祭拜六氏的芝山巖祠(並未升格為神社)鎮座完畢,雖然戰後遭到破壞,芝山巖祠本殿改建紀念戴笠的「雨農閱覽室」,拜殿也改建涼亭,石燈籠等芝山巖祠的配件也悉數破壞,但其格局、參道仍能見諸一二,現在的雨農路以及芝山巖百二崁石階即為當年的芝山巖祠參道。


  *大正十年(1921)兩萬五千分之一台灣地形圖上,已有學務官僚遭難之碑的註記。


  *六氏先生之墓。


  *同歸所(大墓公),葬的是械鬥而死的漳州人。


  *學務官僚遭難之碑,右後方為雨農閱覽室。


  *學務官僚遭難之碑碑文近照,碑文為「台灣全島歸我版圖,革故鼎新聲教為先,正王位等六人,帶學務派八芝蘭士林街專從其事,會土匪蜂起道明等,死之時明治廿九年一月一日也。內閣總理大臣大勳位族爵,伊藤博文書」。


  *雨農閱覽室,原芝山巖祠本殿。


  *原芝山巖祠拜殿改建成涼亭。


  *參道右側有手洗缽,外觀字樣已遭抹除。


  *百二崁石階,原為芝山巖祠參道,也是芝山巖南隘門所在。

  我們兩人在芝山巖祠附近晃晃,沒有去找其他紀念碑,就當作來此簡單一遊,打發時間,結束了元旦日的行程。除了看這些人文史蹟之外,其實芝山巖也有相當豐富的自然景觀,例如許許多多的參天大樹長在土壤淺薄的山頭上,也有一些大寮層砂岩內的生痕化石,都是在台北都會區中少見的景觀。芝山巖在日本時期就已被指定為保安林和天然紀念物,戰後以其居高臨下的地位又被列為軍事重地(同時充做軍事情報局彈藥庫),因此生態保護良好,遂於民國九十四年成立芝山文化生態綠園,為台灣第一座文化生態公園,值得喜歡文化、自然的旅人們來好好走一趟。


一、參考資料
1.中央研究院-台灣百年歷史地圖
2.芝山文化生態綠園
3.神社殘跡-芝山巖祠
4.維基百科-芝山巖惠濟宮
5.台灣大百科全書-芝山巖隘門
6.維基百科-六氏先生
7.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0203)士林.芝山岩
8.士林國民小學校史館-重要記事


2012.01.01造訪
2012.02.01完稿

2 則留言:

  1. 版主你好
    請問芝山巖一帶地形模擬、街道圖是哪裡找到圖資的?以及是如何製作的

    回覆刪除
    回覆
    1. 你好
      是我自己製作的
      利用GIS軟體將數值地形模型加工

      刪除

謝絕推銷、商業行為、情色與謾罵字眼,違者將逕行刪除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