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5日

野地旅0583:三鬮二林家古厝[宜蘭員山]


  *林家古厝正門,是間古色古香的鄉間宅第。

  單就漢人文化而言,在台灣的拓墾史至今不超過五百年,且直到清朝統治後期才有比較具規模的建設,是以每當發現歷史達兩百年-即開拓時間前半葉的史蹟時,總會不由得讚嘆一番。這種狀況到台灣東部,時間還要再更縮短一點,從嘉慶二年(1797)吳沙成功入墾蘭陽平原至今不到兩百二十年,同理推算,只要超過一百一十年歷史的漢人史蹟,在蘭陽平原都算是相當古老而珍貴了。很碰巧的,就在經過員山鄉「三鬮二」這個地方時,地圖上標示著一間「林家古厝」,其年代剛好就跨進了蘭陽平原漢人開拓史的前半葉。

  林家古厝這邊的地名十分特別,稱作三鬮二,亦有另一個名稱「大三鬮」,兩個應是指稱不同的位置,但十分鄰近,而林家古厝應是較靠近三鬮二。「鬮」(音同糾),類似抽籤的意思(稱鬮分或抓鬮);「三鬮」代表當墾眾合力拓墾一片土地後,將土地分為三份進行「鬮分」的動作進行劃分;而「三鬮二」的意思便是這三份土地中的第二份。這樣的地名至今仍隱藏在蘭陽平原的土地上,見證了過去兩百多年來,漢人拓墾的歷程(參考野地旅0215林彪城聚落)。

  下巴很想弄清楚「三鬮」這三片土地的範圍大致是如何的,然而,短短時間內所蒐集的資料並不明確,從第一份引入現代三角測量技術測繪蘭陽平原的台灣堡圖來看,只能知道三鬮庄的範圍。大三鬮、三鬮二的地名都出現在三鬮庄的東北隅,而整個庄境的西南佔超過三分之二的區域,則都是屬於宜蘭河(今稱大湖溪,宜蘭河的支流)的河床地、沙洲範圍,由於三鬮二地區拓墾時間約為嘉慶七年(1802),與台灣堡圖出版的明治三十七年(1904)相差達一百年,而到日本時代初年河床地大多尚未開墾,因此推測三鬮範圍應該僅限於三鬮庄東北隅,大三鬮應該就是三鬮一(說不定面積還略大),至於三鬮三是哪一塊地就是個謎了。


  *明治三十七年(1904)出版的台灣堡圖,黃線範圍為三鬮庄境。


  *對照經建四版地形圖(2003年出版),三鬮庄的範圍。


  *林家古厝空照位置圖。

  回過頭來看看林家古厝。林家於嘉慶七年抵達三鬮二定居後,並沒有馬上建起大厝,而是在來此的第三代林萬盛於蘭陽溪南的二結地區,因設立糖廍累積錢財後,才回到三鬮二興建大厝。整間大厝的格局為一進多護龍式三合院,座西北朝東南,背靠雪山山脈。由於族中曾出一名武秀才,名為林朝英(事蹟不詳),故大厝有許多燕尾翹脊。建築基礎採用附近河床中的大顆卵石堆砌,屋牆則是用青磚堆砌,十分堅固;內埕前建院牆與山門,增強三合院的防禦功能,並在牆上設有槍眼。整體建築保存完整,但外護龍已改建。山門上有門額書寫「菊美矣」三字,看到網路資料稱此三字台語音念起來音雷同「就水耶」,真的是饒富趣味!可惜現場無人可問,不知林家後代是否也是這樣認為?(但宜蘭腔的台語應該會念成「勁水」,這就不用太認真了)


  *磚石砌的院牆。


  *山門,上書「菊美矣」。


  *從院牆外拍攝內埕與祖堂。


  *祖堂背面,亂石砌的基礎以及青磚堆疊的牆面,窗戶還用紅磚裝飾。


  *整個三合院背面的模樣。

  其實除了古色古香的建築之外,最值得一提的還是四周仍保存屬於沖積扇扇端湧泉帶的水田景觀,在林家古厝附近並沒有需要打水的水井,而是在斜後方有一座看似不起眼的小屋,實際上那可能是一口自流井,附近的農田則是利用山麓地區豐沛的水源灌溉的,整體自然環境與當年林家拓墾後,可能還相去不遠,能遙想當年的情景。林家古厝雖然就位於北橫公路不遠處,但並不喧鬧,來此體驗一下水田風光,能得浮生半刻閒。


一、參考資料
1.台灣大百科全書-大三鬮林宅
2.319旅行事誌--隱野民居之員山林家古厝


2013.11.10造訪
2014.02.05完稿



2 則留言:

謝絕推銷、商業行為、情色與謾罵字眼,違者將逕行刪除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