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18日

野地旅0502:三叉公學校奉安殿[苗栗三義]


  *三叉公學校(三義建中國小)校內的奉安殿現況,建築體大致完整,屋頂整修過,尖端有一隻鳳凰。

  離開馬那邦山(野地旅0501馬那邦山)後,一時興起想到尚未停留過的苗栗三義走走看看,循著地圖,開了一大段彎而窄的山路,穿越苗栗丘陵,終於從大湖來到了三義。三義,舊名為三叉河,因雙連潭之河川與十六份湧出之河流相交會成三叉狀而得名,位於火炎山與關刀山之間的谷地,是一個狹長的聚落,長久以來以木雕聞名於臺灣。清代已有客家人在此開墾,日本時期置三叉河庄,屬苗栗一堡,後來改名為三叉,隸屬苗栗郡。三叉河聚落在明治三十七年(1904)創設「銅鑼灣公學校三叉分校」,兩年後改為「三叉河公學校」,大正九年(1920)再改為「三叉公學校」,昭和十六年(1941)再改為「三叉國民學校」,戰後改名「建中國小」至今,有百餘年歷史。

  日本時期的教育單位裡面,通常會有個地方,放置明治天皇於明治二十三年(1890)所頒布的「教育敕語」,針對當時日本國內偏重歐美的器物教育,而偏廢道德、國族主義的教育而頒發,做為戰前全日本教育的最高指導方針。明治三十年(1897)台灣總督府將教育敕語翻譯為漢語,並將敕語和「天皇夫婦御真影」(相片)一同頒發至各個學校。昭和年間,由於太平洋戰爭的發生,教育敕語變成絕對化與神聖化,強制學生背誦,並在昭和十三年(1938)通過《國家總動員法》後,教育敕語的地位更形重要。當時的學校必須要設置存放教育敕語跟天皇夫婦御真影的妥當位置,有些會建造獨立的庫房,稱為「奉安庫」或「奉安殿」,有些則用精良的保險櫃存放,稱為「奉安櫃」,通常會設於重要位置如校門口,當時的台北高等學校(今台灣師大)的禮堂內部,也設有「奉安室」(野地旅0433原台北高等學校講堂奉安室),若新聞中看到某某學校,又有日本時期留下卻打不開的保險櫃,都非常有可能就是存放教育敕語的奉安櫃。

  大約在昭和三年(1928),三叉公學校也建立了奉安殿,位置就在公學校的校門旁,所有的學生進入校園時都要先行注目禮,學校有重要的活動,也都會在奉安殿前合照。奉安殿的建造規格頗高,大多是使用混凝土造,三叉公學校奉安殿也不例外,奉安殿的基座還有挑高以防潮,外觀則採洗石子的工法,入口有鐵門,門上可見到五七桐紋,這個桐紋與日本皇室菊紋類似,都是代表著日本皇室的紋章(不過是內閣總理大臣使用居多),奉安殿頂部則有鳳凰雕像。


  *兩根柱子便是三叉公學校的舊校門,今日已半埋地下,當年只要上學,就可看到一旁的奉安殿。


  *敕語奉安所碑,昭和三年三月三十一日竣工。


  *鐵門上的五七桐紋。


  *奉安殿基座加高,有如神社的形勢。


  *奉安殿基座還有透氣孔,底下架高隔絕濕氣。


  *屋簷下方仿木構建築,雖然已是堅固的混凝土造,但還是展現出對天皇的敬意而將建築加以美化。

  有不少人會把奉安殿與「校內神社」混談,不過兩者在戰後的命運是相同的,戰後,日本時期所留下的物品、建築逐漸失去整修或者被破壞,與日本斷交後,政府更公告《清除臺灣日據時代表現日本帝國主義優越感之殖民統治紀念遺跡要點》,各地的神社建築、石碑、以及建築上的天皇年號一律破壞或抹平,臺灣各地神社仍保存較完整的只剩下桃園神社,而奉安殿也是幾乎被拆除、改建殆盡,仍留存當年形制的奉安殿僅剩下建中國小以及台南新化國小的兩座,另外花蓮壽尋常小學校的奉安殿則被改為福德祠。

  或許是建中國小校門改了位置,讓奉安殿得以逃過一劫,心念一轉,就走到了現在建中國小的校門看看。現在的校門與老校門如出一轍,也是兩根方形水泥柱外覆洗石子,用簡單的線條營造出類似現代主義風格的樣式,校門前那一大排階梯,也真頗有神社一般的氣勢。仔細一看,校門門柱後方還有塊碑,上面寫著「慶祝母校五十周年校慶」,落款年代則是民國四十三年,往前推算五十年,便是成立「銅鑼灣公學校三叉分校」的年代,日本的痕跡在台灣四處被抹平,但在三義,被學校所保存了下來。


  *建中國小今日的校門口,也是由兩個方型水泥柱所組成。


  *建中國小前很陡的階梯(左);建中國小左側門柱後方嵌入的沿革碑,慶祝母校五十周年校慶(右)。

  由於時間的關係,沒有安排在三義停留太久,不過這個地方透露出來的山城氣息,倒也令人有種獨特的享受。若忽略掉省道上的繁忙交通,三義這個地方,悠悠閒閒的,同時有藝術跟歷史的薰陶,而沒有太多的商業氣息。奉安殿則是安安靜靜的待在建中國小的一隅,由一旁的大象溜滑梯陪伴著,身為僅存的少數奉安殿,這般愜意的景況,或許是當初設立時滿身光環的它所想像不到的吧。

  最後附上位置圖,有興趣的人可以自行前往一探究竟。


  *三叉公學校奉安殿位置圖。


一、延伸閱讀
1.維基百科-教育敕語
2.ㄚ榮的寫真日記-皇民化運動中的教育敕語

二、參考資料
1.神社殘跡-三叉公學校奉安殿
2.二魚的古蹟歷史建築之旅-建中國小奉安殿


2012.10.14造訪
2012.11.18完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絕推銷、商業行為、情色與謾罵字眼,違者將逕行刪除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