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9日

野地旅0848:二次大戰博物館[美國路易斯安那]

  *二戰博物館中的亞洲戰場各國領導人照片。

  在紐奧良必逛的點位中,二戰博物館是最後一站。其實下巴一直以來對於博物館、展覽大多興致缺缺,還是比較喜歡在戶外那些活生生的實景,不過像是二次世界大戰這種已經事過境遷的例子,博物館倒也是一個能快速了解的好方法。

  對於二次世界大戰,一般人的認知是美國多在別人的領土、領海上作戰,僅有珍珠港事件、中途島之役等是在美國控制區域範圍內啟戰,更別說位於美洲的本土了。儘管美國本土未曾發生過二戰直接戰事,但紐奧良在二次世界大戰實際上佔有重要地位。紐奧良在二次世界大戰中扮演的是後勤補給的角色,彈藥、服裝、武器、交通工具等大規模生產,是美軍後勤補給傲視全球的關鍵,也因此,以「二戰為主題」的博物館,便設在紐奧良。

  紐奧良的二戰博物館,原名是「D-Day博物館」。這裡指的D-Day是1944年6月6日諾曼地登陸的起始日,當年的登陸艇Higgins boat(美製LCVP)就是由紐奧良的Higgins Industries(希金斯工業)所製造。希金斯工業的創辦人Andrew Higgins於1922年率先成立木材出口公司,並組織帆船船隊;為了船隊的運作,希金斯設立了造船廠以進行維修,而為了達成此目的,希金斯還自行研修了海軍製造項目的函授課程,並以此為基礎在1926年設計了平底快船,並且可以滑上河岸。希金斯的木材出口公司隨著汽船的演進而失去競爭力,但平底快船受到一些私人公司以及美國海岸警備隊的青睞。日本在1937年戰爭時,首次使用了登陸艇運兵,希金斯便改良了快船,並在二戰期間內大量生產了23000艘作為登陸艇,成為了全球最大的製造商之一。

  二戰博物館內的展示,主要是以美國認知的歐洲戰場為主要展示,我這個台灣人看得是津津有味,因為下巴是在彈藥庫服役,也是後勤部隊,而且國軍很多彈藥、武器的相關規定、技令其實是承襲美軍系統,所以看到一些二戰當年的彈藥,它的彈體標示、規格等跟國軍的或多或少有共通之處,覺得很有趣。

  當然,裡面也有亞洲戰場,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核彈投下去造長廣島、長崎原爆的一間展廳。這間展廳營造出一種非常哀傷、肅穆的景象,一些戰爭的慘況影片讓來參觀的人(無論國籍),都揪著心甚至落淚。在這種氛圍裡,我深刻地感受到「戰爭博物館不是為了展示戰果,而是為了防止下一次戰爭」的目標。

  博物館非常的精美,雖然與台灣近年流行的互動式展覽相比,比較屬於靜態展示,但內容十分具有深度,除了戰場外,也展示了參戰各國國家社會狀態,能夠更完整的理解整個戰爭背景。當然更別說裡面的各種展品、模型、劇場等,增加了不少臨場感。也難怪二次大戰博物館雖然不在華盛頓特區,可是卻名列美國三大必訪博物館之一。對了,台灣的學生證也可以買學生票喔!

  有關博物館的介紹很多,我這邊就不囉嗦了,以下放一些館內照片。

  *各種武器與砲彈。

  *日本於二戰期間所畫的羅斯福形象。

  *不同軍種的配備。

  *戰鬥機。

  *歐洲戰場入口意象。

  *飛機掛在博物館裡。

  *飛行員的配備。

  *砲彈,舊式美軍標記。

  *納粹的符號。

  *大日本帝國的擴張。

  *亞洲太平洋戰場的戰局變遷影片。

  *美國國內報紙。

  *二戰期間美國一般軍人家庭的模樣。

  *一些重要人物。

  *機槍。

  *諾曼地登陸的地圖,整面圖讓大家看個清楚。

  *亞洲戰場,看到台灣了。

  *大日本帝國控制範圍。

  *叢林戰模擬環境。

  *原爆場景。

  下巴自己逛過二次大戰博物館後,有幾個感想:第一,許多展場採用「半沉浸式」的設計,把整個展場設計成叢林、雪地等不同環境,讓大家有身歷其境的感覺;第二,儘管互動不多,但不是為了互動而互動,像台灣常見一些不知所謂的翻牌或按鈕,這邊拿起電話,話筒另一頭就會真的傳來人聲,與經驗相似;第三,戰爭的描述運用了大量地圖,而且跨館、跨展區通通都有相同的地圖視覺設計(不同陣營不同色彩、統一圖徵等),使得博物館內非常有整體感;第四,一些周邊物品設計很有趣,例如門票不是一張紙,而是設計成類似徽章可以夾在衣領上。

  特別把參觀的感受寫下來,以後可以更進一步體驗其他博物館。也在此推薦二次大戰博物館給各位。


2018.04.17造訪
2019.01.09完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絕推銷、商業行為、情色與謾罵字眼,違者將逕行刪除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