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14日

野地旅0710:探索土牛溝[桃園大溪、平鎮、八德]

  *這個毫不起眼的小凹溝,居然是羊稠仔段土牛溝的遺存。

  藉著一次大溪高中社會領域的研習,邀請了已退休的吳進喜老師帶領大家尋找土牛溝遺跡之便,我也自己開了順風車一同亂入這個研習。早在大一的時候,吳進喜老師就帶著我們看過了土牛溝(野地旅0002土牛溝),這個看起來毫不起眼,且位置相當偏僻的土溝,居然有如此大的時代意義,深深感到震撼,大概也開啟了我喜歡到處亂跑,尤其是往些現在的窮鄉僻壤跑的習慣吧。隨後又有幾次自己找到當年去的草湳土牛溝(楊梅永平工商後方的河階崖上,野地旅0102再到土牛溝),發思古之幽情,順便餵餵蚊子。

2016年4月6日

野地旅0709:小琉球乙未正科迎王祭[屏東琉球]

*其中一個光影效果絕佳的神轎隊伍來到三隆宮。

  民國104年的秋天,下巴我終於從軍隊退伍,隨後馬上去了新疆大半個月,終於在十月中踏上了我心目中的「實踐之旅」,也就是徒步環島。在出發前,跟朋友約好了要在11月初一起到小琉球去,因為正逢三年一科的乙未正科「迎王祭」,算計好了時間,為了趕上迎王祭,徒步環島只得捨去了恆春半島,直接從南迴趕往東港,和朋友們會合。

2016年4月3日

野地旅0708:和美金刀比羅社與和美公學校校內神社遺跡[彰化和美]

*和美公學校校內神社的狛犬。

  離開秀水後,想趁著還有時間,繼續找一些以前漏網的神社殘跡,於是向北來到了和美鎮。和美最著名的史蹟,莫過於清幽的道東書院(野地旅0369道東書院)了,幾年前造訪過後又曾幾度經過。不過最想找尋的,還是資料不算多的和美金刀比羅社跟和美公學校校內神社,這兩個神社建築。

2016年4月2日

野地旅0707:秀水鄉史蹟[彰化秀水]

*秀水國小內的秀水神社狛犬,像是在草地上玩耍的兩隻小狗。

  這天和伊真在彰化亂晃,最終選擇前往沒有停留過的秀水鄉作為目的地。網路上並沒有太多秀水鄉的資料,只知道秀水曾經有過一間「秀水神社」,日本時代的秀水公學校內則可能有校內神社或大麻奉齋殿的存在。從彰化市一路往秀水開過,沿線鄉間有不少三合院,其中華龍國小附近就有好幾間,建造年代不詳,不過有些在正廳的部分會有些仿山牆的裝飾,這對我這個喜愛老建築的人來說,可真是處處有驚喜。

2016年3月30日

野地旅0706:田中神社遺跡[彰化田中]

*田中神社鎮座紀念碑。

  離開二水(野地旅0705二八水老街)後還有一點時間伊真才下班,於是繼續繞行南彰化,想說去探訪一座神社好了,距離員林市區最近的員林神社(野地旅0686百果山公園員林神社遺址)已經造訪過,那就換另一個也在八卦山腳的田中神社吧。大概找了一下位置,田中神社位於150縣道旁,達德工商東邊的鼓山寺,於是開車前往鼓山寺一探究竟。神社的位置距離田中市街(野地旅0591員集路田中老街)有點遠,格局與員林神社相似,事實上這也是神社設置的考量之一,要距離既有市街遠些,以求取神社社境的清靜。

野地旅0705:二八水老街[彰化二水]

*二八水老街四開間洋樓張老嚶宅。

  離開二崙之後,前往另一個地名有二字的地方走走,此處是彰化的二水。很小的時候曾經跟媽媽來過一次二水,是為了要去搭集集線火車,在此轉車。印象最深的是喜歡吃滷蛋的我,在二水火車站前不遠處的小吃店,吃到了滷得很入味的滷蛋,心花怒放而記住了二水這個地名。以這種記地名的方式,下巴我現在沒有成為美食地理學家,也真是奇怪了。

2016年3月28日

野地旅0704:二崙市街與水神祠[雲林二崙]

*二崙水神祠。

  趁著一次要到員林與伊真會合,等待下班的時候,我便一個人驅車沿著台一線往雲林前進,想花點時間找尋已經在心中掛念一陣子的「二崙水神祠」。不過網路上有關二崙水神祠切確位置的描述並不多,只知是在二崙附近的一個納骨塔旁。資訊太少,決定先到二崙市街上繞繞,看看有沒有什麼值得一逛的。

2016年3月23日

生活札記:美濃地震四個不同尺度的啟示(投稿文章)




除夕時一場「驚天動地」的地震,除了把睡夢中的人們嚇醒以外,更震碎了許多受災戶的生活,可喜的是,臺灣人再度發揮了人飢己飢、人溺己溺的精神,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竭盡所能讓受災戶盡快回歸正常生活。此時,更有一批學有專精的人,發揮專業試圖讓大眾更認識地震災害的各種相關議題,使人們能在下次震災前有更多準備。歷經近一個月的沉澱與資訊更新後,可以大致彙整出四個不同空間尺度的地震啟示,做為未來進行地震防災時的參考。
首先,是全臺灣尺度的啟示「一處地震,全臺警戒」。地震的官方名稱是以其震央位置為準,如這次10526日的「高雄美濃地震」、近年來較大的「南投集集地震」、「高雄甲仙地震」等,但地震受災最嚴重的地方,或是震度最大的地方,卻常不在震央附近(1,文首圖)。以這次美濃地震而言,受災最嚴重的是臺南永康到新化一帶。可能的原因很多,包括了雙主震、盲斷層與地下孕震構造、場址效應、土壤液化、建築耐受力等。但無論如何,整個臺灣島都位於聚合性板塊交界帶上,地震防護意識應該是不分地區的。

2016年2月29日

生活札記:第一屆地理系桌球老人賽

  *第一屆地理系老人桌球賽成員合影。

  自從上了地理系之後,心中常常有些想法,當然在系桌球隊裡面也是,所以常常帶著系隊隊員們一起考察,最近去年底開始實驗自導式考察,未來甚至還想模仿大四外埠教學參觀的模式,也來個系隊環島考察。除了出遊、聚餐之外,我在系隊最重視的其實是盃賽時與其他人的聯誼,因此建立了所有地理系在地理盃跟大地盃都要大合照的傳統,接著又思考著還能做什麼,最後,就在一次與彰師地理老對手宋上仁的聊天中,決定了要來辦「畢業老人」的桌球聯誼賽。

2016年2月13日

野地旅0703:巴里坤大草原[新疆哈密]


  *巴里坤近郊與天山北坡一景。

  在新疆的倒數幾天,反正閒著也沒事,就繼續開車從吐魯番(野地旅0702交河故城)往哈密的方向並住一晚,在哈密,只造訪了曾經去過的回王墳(野地旅0272回王墳)。隔天一早,因為不想走回頭路,查了地圖之後,決定往北第四次穿越天山山區,再走天山北側的公路回到烏魯木齊。哈密北邊有S203和S303兩條省道可以穿越天山,我們選擇了較東邊、路程稍遠的路,途中會經過「哈密天山」國家森林公園,然後再往北,前往巴里坤大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