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將從南端駛入山佳的區間快車。
撿完了大棟山一等三角點(野地旅0306大同山、青龍嶺、大棟山連走)之後,我們預計從山佳站搭火車返回台北。之所以選擇從較小的山佳站離開,而不選擇走環形回到樹林站,主要是受到山佳站那被指定為古蹟的站體吸引,想在健行的最後尾端,來一點點文化的氣息。山佳站原本有兩大賣點,一為日治時期的車站建築,二為站體北側獨特的S形軌道與月台,不過後者在去年已經在線形改善、提高車速的需求下,施工改建而消失了,目前僅保留部分舊月台上的鋼梁遮雨棚,以及日式風格的車站建築。
山佳站位於樹林站與鶯歌站之間,現為三等站,最初於明治三十四年(1901)設置山仔腳驛,大正九年(1920)改稱山子腳驛,昭和三年(1928)則將木造站房改為水泥、磚造站房,使用至今;民國四十九年,於山子腳與鶯歌間設立台灣砂石採運公司線,並由山子腳站管理,隔年鐵路局收回後改稱石碴-山佳線(該線於民國六十八年廢棄);民國五十一年,取山子腳閩南語音直譯為山佳。由於山佳站是樹林與鶯歌間唯一的火車待避區,因此站區寬闊,平均日運量約2500人次。
去年山佳站進行了外觀風貌的大整容,除了前面提過的線形調整以外,也開始增建跨站式的月台,以取代以往都要橫越鐵軌的小徑;車站主建築體旁也開始興建新的站體,舊站體將保留作為歷史文化遺存;另外山佳站前原本有成排的老舊建築物,阻隔車站大門與幹道中山路三段,站前僅有小巷,車子無法駛入,但去年拆除站前建築,並改設廣場,因此今日已能從中山路直接看到山佳站。

*站前的山佳街,很窄小,但今日前往山佳車站不必再走山佳街。

*山佳車站,前方已經整為廣場。


*圓柱方基座,中間還有W形造型;站前騎樓的木衍架,整體看起來相當樸實,有昭和時期日本軍國精實的風格。

*牆面上的W形紋飾。

*站體內部,小巧而整潔。

*山佳站月台的遮雨棚,特色是鋼樑為鐵軌所製成。

*從天橋上可以看到日本社殿式建築,屋形採折角式,黑瓦與屋脊保留原有樣式。

*折角式屋頂,下方還開個小窗,屬西洋閣樓式建築,因此可說是東西合璧的建物。

*站體東側股道(原S形軌)已拆除,線形改良過後在站體北側打了隧道繞過山腳。原本進入月台要翻越鐵軌,因此山佳站是全台首個使用火車進站警報系統的車站,且是由車站職員親自設計,別有一番人情味,但今日建好天橋,以後跨站式站體啟用後,該系統也將走入歷史。

*站體本身正在建築如樹林站一般的跨站式站體,使得整體天際線構圖受到阻礙。
簡單看了看山佳站,拍了幾列火車,我們就搭上了區間快返回台北。我本身不是鐵道迷,不過小時候也超愛看火車,我可能不清楚鐵道文史工作者對於山佳站改建的堅持,但我知道在不久的將來,山佳站將會改變成另一個形貌。就地保存的舊站體與所剩無幾的舊遮雨棚可能是山佳歷史將會僅存的印記,而著名的S彎與山佳那小小車站的人情味,可能會隨著逐漸現代化的設施,而流逝在時間裡面吧。
在午餐的麵店裡巧遇山佳老里長,從言談中我們可以得知,地方人士對於這個站似乎有很深厚的感情,不知道當他們有一天要面對這個嶄新的山佳站時,會是什麼樣的心情?拭目以待好了。
一、參考資料
1.台灣鐵路管理局-台北運務段-小站風情-山佳站
2.人生的腳步-山佳百年火車站介紹
2010.11.07造訪
2010.11.09完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絕推銷、商業行為、情色與謾罵字眼,違者將逕行刪除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