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24日

野地旅0498:前進北方三島(二)-棉花嶼和花瓶嶼[基隆中正]


  *北方三島之棉花嶼,以及旁邊的屏風岩(圖右)全景。

  依依不捨的搭船離開北方三島中最大的彭佳嶼(野地旅0497前進北方三島(一)-彭佳嶼),船老大把船往南開,準備前往北方三島中的另外兩個島嶼,也就是棉花嶼和花瓶嶼。此二小島由於列入「棉花嶼、花瓶嶼野生動物保護區」,且在分級上為保護區的核心區域,因此除了極少數的學術研究外,是任何人都不准登島的,我們的行程也僅是繞島,很快的瀏覽一次兩島的地質、地形景觀。還好因為彭佳嶼逛的夠徹底,未能一親二島芳澤又本在意料之中,因此沒有什麼遺憾的感覺。


  *棉花嶼和花瓶嶼地形圖(等高線參考自這裡),棉花嶼和花瓶嶼的位置應如小圖所示,從彭佳嶼經棉花嶼、花瓶嶼返航至野柳漁港約需4.5小時。

  其實在去程就已經遠遠的看到長的像駱駝的花瓶嶼,而在燈塔上也可以清楚的看到棉花嶼就在不遠處;儘管如此,搭船前往棉花嶼還是花費了大約半個小時。棉花嶼是北方三島中次大的島嶼,是臺灣地區的極東領海基點(彭佳嶼是極北),外形略呈南北走向,面積約0.12平方公里,整個島嶼大致呈緩波浪起伏的台地形態,最高點位於島東側的61公尺高地。島嶼四周多為陡峭的海蝕崖,崖底則有濱台地形,其上碎石巨礫大量堆積,由於島嶼低平,無法擋風,並沒有適合一般船隻靠岸的位置,僅島西北側有一約50公尺寬的小海灣,可勉強容小船泊岸。島的東北側有一巨岩獨自聳立於海面上,某個角度形似關公,稱屏風岩,高約25公尺;屏風岩與棉花嶼間的水道暗礁遍布,船隻無法通過。

  根據學者研究,棉花嶼的地質主要是玄武質安山岩流所形成,部分地區覆蓋有火山灰或火山渣,就形態上判斷,棉花嶼的形成可能是肇因於熔岩流而非猛烈性噴發,定年結果與彭佳嶼相近,約在260萬年前噴發。北方三島與釣魚臺列嶼,同樣位於大陸棚和沖繩海槽的邊緣處,形成一個次島鏈(主島鏈為琉球群島)。

  棉花嶼的名稱,則有兩種主要的說法,其一是因為有許多野鳥在此生存,因而在島上堆積了較厚的鳥糞層,看起來有如棉花遍地一般;其二則是因為島上的優勢植物蘄艾(又稱海芙蓉),外形低矮而呈球形,像是棉花一樣散布在島上。因為距離的關係,除了屏風岩上有看到少許之外,並沒有發現什麼鳥糞,反到是蘄艾真的是覆蓋了大半個島嶼,確實有一點點棉花的感覺。棉花嶼海岸低潮位線向外延伸500公尺為保護區的緩衝區,整座島嶼則為核心區,禁止登島。


  *從棉花嶼北側遠望整座島嶼和屏風岩,可見到棉花嶼是個起伏不大的台地地形。


  *島嶼周邊有濱台與海蝕崖,濱台上也堆積了不少落石和被浪打上來的雜物,例如壞掉的船。


  *屏風岩,威武如關公。


  *屏風岩側面,相當的扁平。


  *白色是屏風岩上的鳥糞。


  *山頭爬上了許多蘄艾,在紅色的火山渣上。


  *棉花嶼旁的一座島礁上,站了幾隻鳥類,船上沒有鳥類專家,認不出來。


  *棉花嶼南側,有發達的海蝕崖地形。


  *海岸邊的落石堆變成巨礫灘。可以看到山坡上蘄艾正在逐漸蔓延。


  *下層為熔岩,上層為火山渣。


  *棉花嶼的西側,較為低平,其中西北側海灣是唯一可勉強靠岸之處。

  離開棉花嶼,續往北方三島中的「小個子」花瓶嶼前進,也是大約半小時的船程即可抵達。花瓶嶼和另外兩島外形上最大的差別,就是整座島都是懸崖峭壁,完全無可登陸、靠岸之地,島嶼面積僅約0.03平方公里,最高點約53公尺,東側有一裂隙切斷島嶼,使得花瓶嶼在某些角度看起來,真的是有如駱駝一般;島的中央有一海蝕門,已經離水有一段距離,可證明地盤曾有抬升。花瓶嶼的地質主要為橄欖石古銅輝石玄武岩,顏色深。島嶼四周懸崖成為鳥類築巢的地點,與棉花嶼共同列為野生動物保護區,島嶼主體為保護區核心區,海岸低潮位線向外延伸200公尺為緩衝區。


  *花瓶嶼東側。


  *換個角度,可以看到大裂隙讓整座島嶼一分為二,與棉花嶼的屏風岩相似。


  *逐漸有點駱駝的樣子了。整個花瓶嶼四周俱是懸崖峭壁。


  *島頂端也長有蘄艾,還可以看到照片左側高處有一不知名的鳥正在歇息。


  *花瓶嶼西北側,我認為最像駱駝的角度。


  *約在花瓶嶼正北側,可見花瓶嶼的東西向其實是很狹窄的。

  繞了一圈花瓶嶼,也該是時間返航了。老天作美,一路上風平浪靜,本來還在擔心會不會吐的亂七八糟,把方才在彭佳嶼吃的泡麵全部餵魚。一直到再度接近基隆嶼,天邊的一道雲才突然下起了一陣不算太大的雨,稍解在海上曬整天太陽的燥熱,還意外的給我們上演了一場「從海平面到海平面」的霓虹大賞!清晰的虹搭配低調的霓,一道完美無缺的拱橋架在海上,連廣角鏡都須要拍好幾張才能完整入鏡。

  天色漸晚,野柳岬再度出現在面前,捕小管的漁船又要再度出港,而我們也終於重新踏上了臺灣本島的土地,宣告這次北方三島行圓滿結束。在野柳我們不急著離去,先於附近的海產店飽餐一頓,聽餐廳老闆分享數年前漁民保釣的「壯舉」,和日本船艦的對峙、突破策略如何運用、看到釣魚台本尊的感受,還有那一份現在被炒得很熱,但往往只有曇花一現的滿腔愛國熱血。姑且不論釣魚台是誰的、也不論在彭佳嶼宣示釣魚台主權是否有用,我想,這片海域是承載了漁民們長久的生活和記憶,誰都不能輕易抹滅的。


  *大彩虹!


  *霓虹落海。


  *基隆嶼。


  *野柳岬與準備出海的漁船。


  *終於再度踏上臺灣土地。

  接著,這是後話。回過頭來要寫這篇紀錄時,才發現一個弔詭的地方,也就是棉花嶼和花瓶嶼的舊名,到底分別是什麼呢?在同治十年(1871)隨著《淡水廳志》附上的〈淡水廳輿圖〉中,出現了抬轎嶼和花矸嶼兩座小島,其中抬轎嶼在西、花矸嶼在東;光緒四年(1878)的〈全臺前後山輿圖〉和隔年的〈臺灣輿圖〉中則是寫為扛轎嶼和花矸嶼,不過變成了花矸嶼在西、扛轎嶼在東;大峙山嶼是從未出現,之後的各項清代地圖中也都未標明北方三島,算是有一段時間消失了在官方史冊上。

  沒出現在史冊上,但說法統一的「大峙山嶼就是彭佳嶼」,似乎也沒什麼爭議;有問題的是棉花嶼和花瓶嶼,〈淡水廳輿圖〉的位置標註,異於後來的〈全臺前後山輿圖〉跟〈臺灣輿圖〉,因此棉花、花瓶二島的舊名,居然出現了眾說紛紜的狀況。我的切入點是利用地名發音。舊名「花矸」的到底是誰?用閩南語發音,花矸很明顯就是「花瓶」的發音,就像「圭籠杙」實際上就是「基隆嶼」的音名,至於「抬轎」或「扛轎」該如何解釋我並不清楚,還請手邊有相關文獻的人提供資訊。

  我並不認為花矸這個名字,會用一用就從現在的棉花嶼身上跑到花瓶嶼那裡去,一個地名「換位置」或許比消失還要困難許多(扛轎便消失了),而我也比較傾向是〈淡水廳輿圖〉這個比較老的地圖畫錯了位置,而不是後來的〈全臺前後山輿圖〉跟〈臺灣輿圖〉畫錯,這並不是多數決,而是沒有理由相信連續兩個後人都弄錯,反而前人是對的(就像做研究通常都要引用最新發表的期刊),葉高華等人所說的棉花嶼舊名花矸嶼、花瓶嶼舊名扛轎嶼我並不認同,就我自己的認知,應該是棉花嶼舊名扛轎嶼、花瓶嶼舊名花矸嶼。當然,我閱讀過的文獻不多,或許是我理解錯誤。

  不過從島名的混淆,倒是聯想到葉高華曾提到「清國對於北臺灣離島的認識,也未免太漫不經心了」,這點倒是萬分認同。中原王朝長期以來以農耕為主,是陸上大國,海上勢力雖曾興起,但在明朝之後自廢武功,對於海洋的認知與開拓能力,長久以來嚴重不足(可參考我所寫的另一篇文章);因此講到中國的海權,最近代的只會提到鄭和下西洋,而海上資源的開發也只停留在海功號(去南極撈蝦、做實驗的那艘船),臺灣人民雖然號稱飄洋過海而來,具有進取開拓之心,但除了真正從事航海、漁業的人民以外,其他臺灣人對海只能停留在「湛藍的水」、「廣闊的大洋」,接著就進階到了「陽光、沙灘、比基尼」,對於海洋的認識遠遠不足。臺灣,作為一個海島國家,應該要多重視、認識環繞著我們的海洋,民國九十六年,教育部公布《海洋教育政策白皮書》,希望能夠扭轉國人們對海洋的漠視。

  這次造訪北方三島,除了讓我一探這個陌生的海域,使我萬分興奮之外,更深深覺得一定要更加認識我們所在的環境,尤其是這片無垠的海。


一、參考資料
1.楊貴三、沈淑敏,2012,〈地形篇〉,《臺灣全志‧土地志》,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2.莊文星,1992,《臺灣之火山活動嶼火成岩》,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3.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臺灣地貌-彭佳嶼、花瓶嶼、棉花嶼圖檔資料庫
4.自然與人文數位學習館-火成岩學習資源-北方三島彭佳嶼、棉花嶼、花瓶嶼的岩石
5.農委會林務局-自然資源與生態資料庫-棉花嶼、花瓶嶼野生動物保護區
6.地圖會說話-清代北臺灣離島考

二、附錄
1.北方三島之旅回程軌跡(伊特提供)


2012.09.05造訪
2012.10.24完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絕推銷、商業行為、情色與謾罵字眼,違者將逕行刪除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