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30日

野地旅0351:再遊東河橋[台東東河]


  *東河橋中央橋墩,在平靜無波的河面上顯得威武。

  臺灣的東海岸,人口較少、開發較晚,整體而言,天然觀光資源遠比人文觀光資源豐富,因此,每次當我來到東部,一般不會想到要去造訪「古蹟」,就算是走古道,其實也是以賞景為主,至於史前遺址,更因常常找不到位置或者要收費(如長濱八仙洞),多次經過總是沒有一窺究竟;因此整個海岸山脈東側,對我而言,較值得一觀的人文史蹟只有兩處,其一是在成廣澳的廣恆發商行(野地旅0224成廣澳),另一個,就是橫亙於馬武窟溪口的舊東河橋,這次,也是我第四次造訪東河橋(野地旅0157東河橋與美蘭劇場河階)。

  只要走台十一線省道,便能夠很容易地抵達東河橋,現在供做交通通行使用的新橋,是紅色的大跨距鋼樑斜拱橋,落成於民國八十二年;舊橋則為日治大正十年(1921)由台灣總督府撥款初建,日籍技師吉田氏所設計,吉田氏於橋梁落成前病逝,為紀念之而稱「吉田橋」,最初為鋼索吊橋,因而存有現在東河橋的中央橋墩,大正十四年(1925)曾因大水而重修;民國四十一年,改鋼索吊橋為鋼筋水泥橋,寬4.7公尺,長約130公尺。

  東河橋的中央橋柱,坐落於一塊大石上,橋柱以北,利用堅硬砂岩(八里灣層)往兩側支撐,建成拱橋狀,中央橋柱以南,則因為是較鬆軟的階地堆積層,因而改採一般的列柱式橋墩,一種橋有兩種造型,也成為東河橋的最大賣點。


  *後方即為紅色鋼樑斜拱造型的新東河橋,下方為馬武窟溪出海口。


  *要寫網誌才發現,顧著幫女生們拍照,忘了留給東河橋一張獨照。


  *大正十三年(1924)所印行的日治五萬分之一地形圖即可看到吉田橋的標示。東河舊名為大馬武窟,現名為戰後所改。


  *民國七十四年的經建版第一版地形圖,舊東河橋仍舊肩負著主要的交通功能。


  *民國八十一年的經建版第二版地形圖,新東河橋已完工,舊東河橋功成身退。


  *東河橋一景。(資料照片:2009.05.25攝)


  *東河橋的兩種型態,北端(右)為拱橋式,南端(左)為列柱橋墩。

  來到東河橋,除了看橋以外,橋下有很多巨大的白色岩石,俗稱白雲石,正式名稱則叫做「港口石灰岩」,是以秀姑巒溪口的地名「大港口」命名的,此種地層出露於秀姑巒溪口長虹橋附近,以及三富川、水母丁溪、都威溪、三仙溪、新港溪跟八邊溪中游,另外就是東河橋上游峽谷處。地質學者陳文山(1988)認為港口石灰岩是原生於火山島弧周邊的淺海生物群,港口石灰岩下部與都巒山層(火成岩)有整合接觸,是因為淺海生物群(如貝類、珊瑚等)直接生長於火山島海岸,可作為海岸山脈原為火山島弧之一部份的證明。

  秀姑巒溪口的港口石灰岩,又被稱做「秀姑漱玉」,其潔白如玉,好似秀姑巒溪不斷清洗的結果,成為建材商眼中的極品,因而被大量開採,現在秀姑巒溪河道中,已經不見秀姑漱玉的蹤影;東河橋下的港口石灰岩雖也有被採集,但仍有不少留存,或許也可以從東河遙想秀姑漱玉的模樣,來個馬武窟漱玉。


  *東河橋下的港口石灰岩。


  *港口石灰岩在豔陽照耀下更顯白淨。


  *來比比看誰比較白!

  東河橋以其獨特造型,受到遊客青睞而獲選為「臺灣歷史建築百景」之一,而從東河橋沿著富東公路往山裡頭開去,會先進入一處峽谷,名為登仙峽,接著就進入到泰源盆地的區域,別有一番特別的景致,也值得有興趣的人,花一些時間慢慢走訪體會。


一、參考資料
1.王源、楊昭男、陳文山(1992),《五萬分之一台灣地質圖說明書-玉里》,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
2.羅煥記、陳文山、宋聖榮(1993),《五萬分之一台灣地質圖說明書-成功、東河》,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
3.台東縣東河鄉北源數位機會中心-東河橋
4.走讀台灣-東河鄉-東河橋
5.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台灣百年歷史地圖


2011.04.03造訪
2011.04.30完稿

2 則留言:

謝絕推銷、商業行為、情色與謾罵字眼,違者將逕行刪除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