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22日

野地旅0637:麥積山石窟[甘肅天水]


  *麥積山石窟是個集宗教與藝術之大成的所在。圖為上七佛閣的護法神,以及七佛龕中的第一龕,上書「菩提場」,佛龕外部則有薄肉塑石刻裝飾,頗具西域風格。

  隨著這次中國西北行的行程逐漸進入尾聲,該是從青海趕回陝西的時候了。途經甘肅省,我們在此停留一日,準備造訪一處台灣人不見得熟悉,但對於歷史、宗教和藝術領域都相當重要的地點,那便是位於天水的麥積山石窟。麥積山石窟的重要性,在中國僅次於莫高窟(野地旅0273莫高窟)、龍門石窟和雲岡石窟,但麥積山石窟可以補足這三大石窟的一段時間與空間的空缺,其重要性不言可喻。


  *麥積山石窟景區地圖。

  中國佛教的石窟造像、壁畫藝術,長久以來一直受到相當廣大的重視。其中最被人們所熟知的,是位於甘肅敦煌的莫高窟,莫高窟始建於五胡十六國的前秦(記載於西元366年),而山西大同的雲岡石窟則是北魏興安年間(記載於西元453年起)所開鑿,河南洛陽的龍門石窟亦始建於北魏太和(記載於西元494年起)期間。莫高窟的開鑿到雲岡石窟的開鑿之間,有將近100年的時間落差,這段期間的佛教石窟造像藝術,已由莫高窟早期石窟頗具西域特色的濃烈色調與渾厚線條,到雲岡石窟內已出現許多漢式服裝、五官較為世俗化的形象。

  麥積山石窟始建於五胡十六國的後秦(記載約於西元384年起造),在開鑿的時間點上,補足了三大石窟間的遺缺。佛教石窟造像由西域向東傳入中國核心地帶,麥積山石窟位於居中位置,甘肅天水一帶東臨漢文化,西觸西域,處於民族、文化相交之地,石窟造像也由原本莫高窟的天神形象,至此轉為慈眉善目,且多為眼神朝下觀看世人的世俗化形象,此形象相對於雲岡石窟又相對接近神格化一些。因此,許多藝術家或歷史學者認為,麥積山石窟事實上是佛教石刻、繪畫藝術正在轉變的作品。

  前往麥積山石窟,可以先在窟外的農家樂住一晚,品質大致上都還可以,隔天搶一大早進入景區,因為麥積山石窟主景區的面積十分有限,是一片幾乎垂直的丹霞山壁,走在不甚寬敞的棧道上,如果人擠人,一來旅遊品質嚴重下降,二來若你有懼高症,大概會完全無法行動吧。買了門票後,步行前往主景區門口,遠遠就能先看到麥積山石窟的外型,其山形就有如麥垛,因而得名,三尊大佛造像俯視著往來的遊人,使我們已經開始感受到麥積山石窟的雄偉與莊嚴。石窟群前有一寺廟,名為瑞應寺,是麥積山石窟祭拜之處,早期名為靈岩寺、淨念寺、應乾寺,宋朝時皇帝則賜名瑞應寺至今,現存建築為2000年整修後的結果。


  *麥積山,是一處丹霞絕壁,並在絕壁上鑿有許多洞窟。


  *三尊大佛俯瞰世人。


  *瑞應寺,後方便是麥積山石窟。


  *東崖大佛,中間的一尊是最巨大的。大佛右上方為千佛閣。


  *遠眺上七佛閣,為七個連續的佛龕,上方崩壞前曾有樓閣式雕刻。右下方為千佛閣所在,照片左下角為牛兒堂,上七佛閣與牛兒堂間以小洞相連。

  瑞應寺後,就是麥積山石窟主景區的入口,開始爬階梯逐級往上。整個主景區現存石窟194個,造像7800餘尊,最大的大佛高約15.8公尺,從五胡十六國至宋朝皆有作品,且每個時代佛像作品風格也不盡相同,從後秦的剽悍雄健,到北朝的清秀消瘦,至隋唐的豐滿誇張,最後到宋朝的寫實風格,展現出不同時期的石窟藝術形態。但由於此處在歷史上曾發生過數次大地震,麥積山的丹霞山體曾多次自然崩落,最終將整個石窟群分隔成東、西二崖,東崖有54窟,包含最大的佛像,西崖則有140窟。

  儘管景區入口附近已有介紹,但實際走上這石窟群,卻還是看得眼花撩亂。景區有付費的導覽人員解說,簡單一聽覺得還算專業,不像許多景區的導覽專講些附會之說,如果想更深入了解石窟藝術,不妨可以去請個導覽。


  *開始走上棧道,麥積山石窟真的是在絕壁上開鑿的。據說,當年開始整修時,大概都是30公分寬的木板棧道。


  *除了佛像,一些侍者的形象也被雕塑的栩栩如生。


  *近看東崖大佛,為開鑿砂岩壁後的泥塑造像(石胎泥塑),中間是大佛,兩側是菩薩,在整修時,曾從大佛臉中取出一本手抄的《金光明經》。這三尊造像為編號013的石窟。


  *編號009石窟,為北周時期所建,風格逐漸轉為創新(隋唐風格的前身),此窟又稱「中七佛閣」,連續七個佛龕並列,前方則鑿砂岩成樓閣形式,壁畫為明、清重繪。


  *這一段步道保留了麥積山石窟千年來原本的階梯。


  *編號003石窟,稱為千佛閣,共有上下六排(照片為其中兩排)並列的佛像,為北周時期所建的石胎泥塑造像。


  *編號004窟,稱為上七佛閣,或散花樓,同樣由七個大型佛龕並列,且佛龕外有壁畫、「薄肉塑」雕刻裝飾,此亦為北周時期作品,並在窟內共有七百餘尊佛身。


  *上七佛閣其中一窟,法像莊嚴,彩繪精緻。


  *上七佛閣的另一窟,每窟都有不同的主題,各異其趣。


  *離開上七佛閣前往下一窟牛兒堂,必須鑽過這個小洞,可見當時雕刻行動都非常的克難。


  *編號005窟,稱為牛兒堂,共有三個佛龕與踏牛天王(左,右圖可見該天王腳下有踩踏之物,是頭牛)。為隋唐之際的作品,風格雄健。


  *行到高處,往下一看可真不得了。


  *正好遇到有師傅在修復佛龕泥塑,他說已經做這個工作將近二十年了。


  *一尊造型清秀的人形造像(左)。西崖的大佛,已經部分毀損(右)。


  *編號078石窟,北魏時期所建,風格明顯受西域影響,此佛龕的配置為麥積山常見之一佛、一菩薩、一供養人。


  *編號191石窟,佛龕下方為力士,並雕刻有獅子一對,風格獨特,為西魏時的作品(左)。編號055石窟,北周時期作品,佛身肌肉線條明顯,體態由清瘦轉為豐腴。


  *另一個一佛、一菩薩、一供養人的佛龕。


  *麥積山腳還有許多地震崩落的石窟建築殘骸。

  走了這一圈,了解了麥積山為何稱為「東方雕塑館」。就一個旅人來說,相較於莫高窟每個洞窟都在昏暗的洞內,麥積山石窟的佛像有更多是面向世界的,參觀更為簡便。當然其被自然破壞的可能性也就更高,但或許是因為莫高窟長年遭人為破壞後,洞窟藝術的保存受到重視,加上麥積山石窟建於難以接近的絕壁上,因此人為破壞比較少。

  不過,比起眾多的遊人,以及不知為何燒香的信眾,我們更加敬佩的是一直在此修復造像的師傅,數十年如一日的專注在一件事情上,使得被時間所帶走的形象又能重現,雖然默默無名,但卻把精神長留在佛龕之中。老爸因此詩興大發,又作詩一首:

    《遊麥積山》
    莊嚴諸佛立危丘,萬姓朝香訴萬求,
    有相定生成住壞,無形何計夏商周,
    迷祈身外皆行妄,悟卸皮囊即得庥,
    可敬壁龕泥塑匠,置心一處浮圖修。

  下次如有機會再造訪類似的石窟造像群時,或許會有一點不同的心態吧。


註:
1.本文僅介紹麥積山主景區,尚有其他次要景區、洞窟,但路途較遠,數量較少,且危險性較高,一般遊客較少前往。
2.麥積山主景區有數個大型特窟,需開門進入,其價格如下圖,如有需求須於入場前預約繳費:

 
 
一、參考資料
1.百度百科-麥積山石窟
 
 
2014.07.21造訪
2015.02.22完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絕推銷、商業行為、情色與謾罵字眼,違者將逕行刪除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