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4日

野地旅0675:北埔海濱道卡斯族石滬群[苗栗後龍]


  *合歡石滬一景,正在漲潮時,可以看到滬內與滬外的差別。

  自從在好望角(野地旅0673好望角、過港貝殼化石層)得知後龍沿海有許多石滬,還沒有真正見過石滬樣貌的我便興奮異常。儘管在海角樂園已經看到疑似石滬遺跡,但還想再看更典型的石滬,網路資料上都告訴我們,目前苗栗所存的石滬僅剩兩座,是位於後龍溪以北的外埔,分別稱作合歡石滬與母乃石滬,其中合歡石滬的規模較大。我們早早查好了退潮時機,正巧是在下午的三點左右退至最低潮位,於是我們速速告別同興老街(野地旅0674公司寮港與同興老街),驅車往外埔海邊前進。

  講到石滬,身為普通的台灣人,大家第一個想到的應該就是澎湖雙心石滬,居住在四面環海的澎湖,居民們有效利用海洋資源,建造石滬以便捷的捕撈潮間帶豐富的魚、甲殼類、貝類等。而台灣本島同樣四面環海,在陸地資源不是那麼充足的時候,向海岸潮間帶前進,發展出類似石滬的潮間帶文化,倒也不足為奇。目前網路上常見台灣本島的石滬,除了苗栗後龍的北埔石滬外,尚有新北市淡水沙崙子石滬群、桃園新屋石滬群,台灣鄰近北端的石門麟山鼻(野地旅0184麟山鼻),也有石滬建造的案例。

  早在小學時代,資優班的老師就曾帶著我們一群小毛頭,到麟山鼻的石滬去,記得那時石滬有水,有看到魚游來游去,但印象就是海水很冰涼,然後撿到了一顆淺綠色的浮石,除此之外別無記憶;此後幾次造訪麟山鼻,卻都沒算準潮汐,無緣見面。這次這麼急切地尋找北埔石滬,大概就是想找回有關石滬的記憶吧。

  合歡石滬與母乃石滬位在外埔漁港的東北側海岸,此處原本為平埔族道卡斯族後壟社社地,據說可從一些清代的契約書中,推知這些石滬原為道卡斯族人所建。今日所存的兩座石滬,以合歡石滬的規模較大,因此我們決定先去合歡石滬走走。沿著海堤,不久後來到一處海岸淺灣,爬上海堤後,退潮海水盡退的石滬就出現在眼前了。合歡石滬是半圓弧狀,以桃竹苗一帶海岸常見的大型卵石堆砌成長堤,並利用這個淺灣澳的地形節省材料,因而可以建成面積較大的石滬。

  由於正值乾潮,好奇的我們便走下石滬,一探究竟。面對永不止息的浪潮,石滬卵石的堆砌真是門不得了的學問,卵石間的空隙要盡量以相似大小的卵石塞滿,並將滬堤築成半圓形切面,降低波浪沖蝕的力道。我們選擇了一處較不溼滑的地方,踏上滬堤,看著滬外那波浪未曾歇息,滬內卻是近乾涸狀態,十分的神奇。石滬內部也不是就這樣空空的,我們倆發現石滬內還有其他小滬,有方有圓。


  *合歡石滬全景,此時正值低潮位,滬內幾乎沒水。


  *走進滬堤,較靠近岸邊的滬堤沒那麼高。


  *越往海的方向前進,灘沙開始少了。


  *差不多走到三分之一處,滬堤已有大約1.5公尺高,目測最深入海中的位置滬堤應該接近2公尺高。


  *從滬堤上回望岸邊。照片左側那一條石堤,疑似是另一個已經嚴重損壞的石滬。


  *伸入海中的石滬滬堤。其實可以看到迎海面有些許的垮塌。石滬必須仰賴股份持有人的悉心照料,才能長時間使用。


  *在滬內看到有規模較小的方形石滬。


  *另一個比較小的圓形滬,裡頭真的有魚。


  *看看石滬那緊密的卵石堆疊技術。

  在合歡石滬內也走了一個多小時,我感受到海水已經開始湧入滬內。從衛星影像可以知道,當潮水上漲時,合歡石滬會整個沒入海中。台灣的西部潮間帶地勢低平,潮位上漲一公尺,海水就可向陸地推進數十到數百公尺,為了避免成為漲潮時受困於石滬中的陸地動物,我們便速速回到了陸地上,再次慢慢欣賞石滬全貌。

  這時想起還有一座母乃石滬,趁著太陽光線還算充足,海水還沒漲到把石滬淹沒,繼續驅車前往母乃石滬所在地。母乃石滬面積較小,呈現長半圓形。緊鄰母乃石滬的兩側,似乎各有一個損壞的石滬殘跡,約略可以看得出礫石散落成半圓形,波浪也分布成半圓形的模樣。


  *夕陽下的母乃石滬。


  *把鏡頭拉遠一些,海水正在慢慢進入母乃石滬。

  從一份日文文獻《近代期の台湾における定置漁具石滬の利用と所有-1910 年代の漁業権資料の分析を通じて》中,引用的大正三年(1914)《台灣總督府公文類纂》中,記載在案的石滬共有13座,包括四坪仔、新坪、會番、到櫃仔、乾鼻仔、武乃、新滬仔、大新滬、深塭、外湖、河狗、沙仔坪、新頂(這些名稱比好望角解說牌上的石滬名稱,如狀元滬等,看起來更道地),其中武乃滬應該就是母乃石滬的諧音名,推定修築的年代以新坪的西元1810年最早,但目前網路上絕大多數人認為,北埔石滬的年代應有三百年以上。至於合歡石滬是哪個,由於文獻中缺乏對照、地圖,實在無法確認。

  外埔石滬內水產的採集與石滬建造、維修,均是採取多人(多戶)共同出資分擔股份的方式進行,以武乃滬為例,大正三年(1914)時的石滬股份持有者,以朱寶傳為漁權申請者,包括葉闖、朱福祺、謝權、朱達、陳天賜、葉天送、呂坪、陳萬典、朱海山等共十人,由各股持有者每天輪流派人採集,分成十股的武乃滬,便是每十天會輪到一次採集;若石滬有所損壞,則需共同出資維修,保持石滬的狀態良好。一旦缺乏資金,持有人也可選擇將手頭的股份賣掉變現,因此有的人並不見得只擁有一個滬的股份,例如呂坪,同時擁有大新滬、河狗、新頂滬的股份。若沒有買賣,則石滬的股份大多是繼續傳給持有人的男性子孫。

  這些石滬股份持有者大多並不是專職的漁夫,大多是半農半漁,入滬採集的時間通常得看退潮是否為農暇時間。長久以來,便是建了又修,修了又建,想必在外埔到過港這一帶,形成了特殊的農、漁社會組織,不過目前還沒看到相關文獻介紹。倒是隨著近年來海洋汙染、海岸工業化等因素,導致沿岸漁產減少,加上以機動漁船為主的近海漁業越來越發達,年輕人並沒有投入石滬的採集行動,使得石滬的收益越來越低,也導致現在的股份持有人缺乏修繕的意願,以地方政府、鄰里為主的修繕力量,逐漸取代了傳統的石滬股份制度,潮間帶漁業也逐漸被觀光所取代,古老的壘石工法是否能保存,就變得十分關鍵,石滬的修築不能使用水泥等黏著劑,否則容易一整片被海浪打破,進一步加速古老石滬的崩解。

  利用Google地圖的正攝影像,我試圖找出殘存的石滬殘跡,正確性或許不高,但給大家參考一下,有興趣的人可以按圖索驥。


  *後龍北埔-過港一帶石滬殘跡推測分布圖,可放大觀看。最北端的兩個黃色石滬,為合歡石滬與母乃石滬。

  石滬不僅僅是一個產業的工具、建築,背後更有豐富的社會文化,希望以後有機會能更進一步的認識,台灣各地的石滬文化。


一、參考資料
1.和田正孝,2013,近代期の台湾における定置漁具石滬の利用と所有-1910 年代の漁業権資料の分析を通じて,国際常民文化研究叢書。
2.道卡斯族的合歡石滬


2015.06.15造訪
2015.10.04完稿



1 則留言:

  1. 游牧笛先生您好,我是台灣地質公園學會實習生,近日在剪輯一部以苗栗過港貝化石層為主軸的地景介紹短片,在搜尋後龍外埔石滬時,看見您拍的相片很覺得很棒,想使用幾張照片剪輯。而剪輯完成的短片會放置於地景保育網供一般民眾點閱用。想詢問可否使用您此網誌上的石滬相片?我會在影片中及結束致謝註明來源及您本人,謝謝~

    回覆刪除

謝絕推銷、商業行為、情色與謾罵字眼,違者將逕行刪除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