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25日

野地旅0347:漢本車站與和仁展望點[宜蘭南澳、花蓮秀林]


  *太魯閣國家公園和仁展望點,南側公路穿越崖壁,像個象鼻一樣。

  今年的春假,以師大來說共有五天的連假,是上了研究所之後難得的機會可以出去走走看看。既然時間長,就想去遠一點的地方,目標預設是在台東,因為要自己開車,所以沿途許多平常比較不容易抵達的地方都在規畫之中。成員由我、伊特、純鎰、春梅,以及搞錯自己學校放假日的偉珊(因此第一天的行程記錄中沒有她)。

  路線基本上是略過整個宜蘭縣,但在途中在蘇花公路停留一些展望好的點位,讓來自大陸的春梅可以好好看一下四大洋①之一的太平洋。講到蘇花公路,春梅可是嚇得要命,去年大陸旅遊團在梅姬颱風時所發生的不幸事件,讓她仍心有餘悸,我們花了好長一段時間才說服她好天氣時其實沒這麼危險。

  由於從蘇澳到東澳的路段,除了一開始在南方澳附近有比較寬闊的路肩可停車,其他地方則因為梅姬颱風影響,使得路基流失嚴重,或者正在道路整修,不方便停車,只好在車上欣賞東澳灣的景色,並未下車一探究竟;過了東澳到南澳,這一段則因為路很蜿蜒,加上出發時間很早,暈車的暈車、補眠的補眠,也未多作停留。直到南澳以南,即將進入花蓮縣境的時候,經過了一個著名的小火車站漢本,才稍作停留。此時春梅早已沒有什麼在此一探究竟的精神與體力,一下車就衝進火車站廁所嘔吐。

  漢本,舊地名稱「百里分」,大致位於蘇花公路中點的位置。蘇花公路肇始於清代羅大春率兵開路,從蘇澳至花蓮以人工斧鑿而成,今日在蘇澳朝陽里仍保存羅大春開路碑(野地旅0217羅大春開路碑),全長約一百里,而漢本的位置就大約在五十里處,因此被稱作百里分,日治時期則稱作「半分」,因其日語諧音類似「漢本」,因而在日本結束統治之後,被改名做漢本;今日我們挑在這個蘇花公路一半之處,讓春梅嘔吐,實讓我們有發思古之幽情的感覺啊!


  *漢本車站,在小站中算是很精美的。


  *車站前的百里分勒石。

  離開漢本,就正式進入了蘇花斷層海岸中,從北數來第一個凸出海岸線的扇洲地形。台灣東部的河川,因坡陡流急,加上地質長年受到板塊擠壓影響而顯得破碎,所以河川都會攜帶有大量的沉積物,當河川流出山谷之後,水流流幅加寬,流速減緩,運輸沉積物的能力也降低,就會開始沉積出沖積扇的地形,而在河口處更進一步受到潮汐、海浪的作用,使得河水搬運能力更低,沉積了更多的物質在河口形成三角洲。蘇花斷層海岸因為山地緊鄰深海,因此當河川一出谷,馬上就進入海中,此時沖積扇與三角洲界線不明顯,就稱之為扇洲地形。

  蘇花沿線的大大小小河流中,僅有宜花交界的和平溪和切出太魯閣峽谷的立霧溪,有較明顯凸出於斷層線的扇洲,主因是河流長度和集水面積較大,本身水流能量與輸送的沉積物較多,因而能壓過海浪、潮汐等侵蝕作用而逐漸向外堆積;其他如東澳溪、南澳溪等較小的溪流,則沒有足夠的能量與沉積物,因此呈現平行於斷層海岸或內凹形成海灣的形態。

  我們在和平並沒有多做停留,因為此處有許多水泥礦場和砂石車,空氣不甚良好。繼續往南,經過了另一個小站和仁,隨後公路繼續爬升,再度進入斷崖的區域;離和仁不遠處,有個國家公園的展望點,可以眺望和仁所在的小海灣。這個小海灣之中有一條良里溪,與東澳溪相同,是個因沉積物較少,海浪與潮汐作用較為優勢所形成的略微內凹的小海灣。

  這個展望點還有個有趣的地方,就是可以看到蘇花公路鑿穿斷崖一小部分,所形成的象鼻洞,在日治時期,曾有一張風景明信片,就是當時蘇花臨海道穿越斷崖,形成一個如明月、如象鼻的山洞,在日本造成震撼,因此,許多日本人來到台灣,也指定清水斷崖為必遊景點,就像陸客總認為到台灣就要去阿里山和日月潭一樣。後來這個象鼻隧道也出現在台灣早期的鈔票上,成為長一輩的人的共同記憶。


  *和仁展望點往北眺望小海灣。


  *如象鼻般的隧道,當然不是當年那個著名的象鼻隧道就是了。


  *民國五十年的一元紙鈔,蘇花臨海道的四號隧道(日治時期為八號隧道)的風景。現在此處幾乎無法抵達了。

  我們並未在此久留,因為計畫的行程還很遙遠,隨後我們到去年外埠教學參觀停留的一小段蘇花臨海道走一走,見識過了曾經是台灣封面的清水斷崖,帶著一點歷史的感懷,我們準備前往更南方,台灣最美的東部地區,繼續認識與發現台灣的美好。


  *漢本、和平、和仁一帶地形圖。


一、備註
①四大洋:洋,主要稱呼面積廣大的水域;海,則稱呼被一群島嶼或陸地所包圍的較小水域。一般台灣人習慣稱太平洋、大西洋與印度洋為三大洋,在大陸習慣將北極海納入洋的範疇,稱為北冰洋。

二、參考資料
1.眼前有景道不得-蘇花臨海道--姑姑子斷崖

2011.04.01造訪
2011.04.25完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絕推銷、商業行為、情色與謾罵字眼,違者將逕行刪除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