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9日

野地旅0343:慈濟宮的藝術饗宴[台南學甲]


  *學甲慈濟宮三川殿,古樸而華麗。

  說到學甲的名勝古蹟,不可不提的就是慈濟宮了。慈濟宮的創建年代不詳,根據昭和四年(1929)的慈濟宮沿革碑記以及《諸羅縣志》記載,為康熙四十年(1701)時,所建立;另外日本時期所著之《學甲庄鄉土誌》則稱慈濟宮為嘉慶十一年(1806)年所建;另外在民國時期所編纂的《台南縣志》,以及民國七十二年學甲白礁宮碑記中則記載為清乾隆時期所建造。無論何者,都顯示出了學甲慈濟宮的歷史悠久。

  慈濟宮主祀保生大帝,此信仰為閩南同安一帶的居民所帶來;保生大帝又稱吳真人、大道公,為一本名「吳夲」的醫生,因此也被奉為醫神。在大陸,保生大帝信仰來自漳州白礁村的白礁慈濟宮,以及廈門青礁村的青礁慈濟宮,前者又稱為西宮,後者稱東宮,距離約兩公里遠。相傳在北宋年間吳夲逝世立祠祭拜時,曾雕刻三尊神像,後世稱為「大大帝」、「二大帝」與「三大帝」,大大帝奉祀於白礁慈濟宮,三大帝奉祀於青礁慈濟宮,而二大帝則被同安縣民隨鄭成功軍隊而迎奉來台,原為學甲李家私祀神明,後來成為學甲的信仰中心。

  今日在學甲慈濟宮仍能看到二大帝的身影,相較於身處大陸的大大帝和三大帝,都已經毀於文化大革命,二大帝更顯得珍貴。慈濟宮除了有約八百年歷史的神像外,還有許多古匾、龍柱,以及極富藝術價值的葉王交趾陶和何金龍剪黏燒。交趾陶是一種低溫軟陶雕塑,製作成本高,但十分的精美,曾有一段時間在台灣的骨董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也因此台灣許多廟宇的交趾陶慘遭盜賊之手。學甲慈濟宮的交趾陶出於大師葉王之手,數量之多、品質之精冠於全台,現存八十幾個交趾陶作品,部分仍在宮內牆上,其他則保存於慈濟宮旁的葉王交趾陶博物館。


  *廟中古碑,左為乾隆年間的石碑(左);交趾陶作品,雖然褪色,但仍可看到其行雲流水般的質感,與一般廟宇石刻大不相同(右)。


  *供奉著二大帝的神龕。

  來到慈濟宮,眼睛比較銳利的,還可以看到牆壁上嵌著一個「開基二大帝神像復歸慈濟宮協議書文勒石」,原來是因為慈濟宮的二大帝神像曾被迎去其他廟宇供奉,但遲遲未予歸還,經過多方交涉之後,慈濟宮終於順利迎回二大帝,兩宮廟便立碑記載始末與協議內容,但為了保護兩宮廟間的聲譽,因此石碑正面僅有一行字,而協議內容據說便封在壁中,至今已無人知曉協議內容為何,但這種因宗教紛爭而立碑協調的例子,十分少見!


  *開基二大帝神像復歸慈濟宮協議書文勒石,據說協議文嵌在牆壁裡。

  當然慈濟宮還有許多有趣的地方,例如正殿左右巨大的「龍飛」、「鳳舞」字樣,是當地文人用類似長柄刷般的大筆直接寫上去的;而廟牆接近頂部也有一些紙張剪貼,類似「五方」的作用,用以安定整個廟宇。


  *古匾眾多。


  *龍飛(左)鳳舞(右)。


  *有趣的剪貼,各處都不太一樣,代表不同的意思。

  我們只在這具有豐富歷史文化、藝術成分的地方待了短短的時間,一旁的葉王交趾陶博物館也正好休館,或許是二大帝要我改天再來,下次來之前,得先多做功課,才不會對著這些古老而極富價值的遺產乾瞪眼。



一、參考資料
1.維基百科-保生大帝
2.慈濟宮

2011.02.14造訪
2011.04.09完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絕推銷、商業行為、情色與謾罵字眼,違者將逕行刪除留言。